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样卷2

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样卷2

200 级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B卷)1.对于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学理上采用的是()。

A.一元论 B.二元论 C.三元论 D.四元论2.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中最核心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了()的原则。

A.综合治理 B.从严处罚 C.预防为主 D.污染者付费4.对于()的环境噪声污染的限期防治,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A.小型企业、事业单位 B.大型企业集团 C.中等规模企业、事业单位 D.所有企业、事业单位5.排污收费制度是()原则的体现。

A.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 B.污染者负担 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D.清洁生产6.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事故危害的程度,可分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A.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B.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C.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D.个别、一般、特殊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应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的是()。

A.土地资源保护 B.海洋污染防治 C.噪声污染防治 D.大气污染防治8.因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使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承担环境行政赔偿责任,受害的个人死亡的,()有权要求赔偿。

A.受害人所在单位 B.受害人所在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C.受害人的直系亲属 D.受害人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到的亲属。

9.针对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我国现在只颁布了一部综合性的法律,即()。

A.海洋环境保护法 B.大气污染防治法 C.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环境保护法10.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在用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的,不得()A.生产 B.销售 C.上路行驶 D.使用11.对船舶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A.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 B.各级水利管理部门C.各级公安机关 D.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12.《海洋环境保护法》特别对船舶油污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作出规定,确定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的原则。

A.船东与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 B.货主承担风险C.船舶登记国承担风险 D.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13.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A.居委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4.世界上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一部立法是美国1976年制定的()。

A.《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B.《有毒废物倾倒法》 C.《废物处臵法》 D.《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1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保组织16.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

A.均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B.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C.经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D.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每人每年应义务植树()。

A.1棵至2棵 B.2棵至4棵 C.3棵至5棵 D.1棵18.我国法律()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A.允许 B.鼓励 C.禁止 D.限制19.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所有。

A.个人 B.集体 C.单位 D.国家20.可以属于集体或私人所有的文物是()。

A.古建筑 B.古文化遗址 C.古墓葬 D.石窟寺21.文化娱乐场所排放的噪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

A.排污许可证 B.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C.营业执照 D.文化经营许可证22.我国将监控化学品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是()A.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B.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C.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D.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23.国家()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A.禁止 B.允许 C.限制 D.鼓励24.在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中,被称为“软法”性规范的是()。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法 C.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重要宣言、决议、大纲 D.一般法律原则25.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税务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减征和免征()。

A.所得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26.《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适用于在我国领域内及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的企事业单位。

A.排放电磁辐射波 B.排放污染物 C.排放工业噪声 D.产生固体废物 E.建筑施工噪声27.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E.大陆架28.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包括()()()()()。

A.防止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B.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C.防止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D.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E.防止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29.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在()()()()()禁止猎捕和进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A.自然保护区 B.风景名胜区 C.禁猎(渔)区D.禁猎(渔)期 E.森林公园30.在国际环境领域,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中,国家承担责任的情况可分为()()()()A.政府赔偿责任 B.国家直接赔偿责任 C.国家间接赔偿责任D.国家为个人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E.国家为政府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3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32.环境法律责: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当事人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3.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是通过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

34.防止污染转嫁:是指防止国外、境外地区的厂商或我国企事业单位,将污染严重的设备、技术工艺或者有毒有害废弃物,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生产、加工、经营或者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35.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制度: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也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36.国家的国际不当行为:指的是违背该国的国际义务的国家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37.试列举法律上对环境进行定义的方式。

抽象定义方式;列举定义方式;结合定义方式;间接定义方式。

38.我国环境法中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任何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出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目前实施公众参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和强化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法律对公民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权予以保障,规范公众参与的各种途径和程序。

39.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免责事由主要包括哪些情形?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加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损害的,才可免责;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过错;战争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40.对环境行政处罚不服时,行政相对人应如何处理?对环境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向作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行政诉讼;当事人也可以不经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1.为节约使用土地,法律对非农业建设用地进行了哪些严格限制?为节约使用土地,法律对非农业建设用地进行以下严格限制: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臵、荒芜耕地。

五、论述题(10分)4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与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在1987年由布兰特伦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代表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1)。

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来组织和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2)。

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

其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统一,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机会平等,环境保护是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放弃传统发展的方式(1)。

这一观点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对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和深刻的影响(1):第一,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即由原来的着重对污染物产生后的排放限制或废物产生后的处理、处臵等方面转向着重对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即推行清洁生产的预防污染战略(2分);第二,在环境保护内容上,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中想到联系的组成部分,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轻自然保护的做法(1分);第三,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想到关系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去,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协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优先或环境优先的做法(1分)。

六、案例分析题(12分)43. 山东省某县农民伍某,承包一水塘用于养殖鱼虾等水产品。

一天早晨伍某起床后,看到许多死鱼虾漂浮水面,且水面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伍某意识到可能是水体受到上游清远化工厂污染所致,于是马上到县环保局要求察看水塘死虾鱼现场。

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渔业水污染事故应由渔政管理机构调查处理。

于是伍某又马上到负责渔政管理的水库管理局渔政管理站要求其调查处理死鱼虾事故。

但渔政管理站的站长说,不可能是污染致鱼虾死亡,所以既不组织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也不到现场调查死鱼虾情况。

为了固定证据,伍某只好让县公证处对其死鱼虾情况进行公证,证明损失达40多万元。

此事件后不久,清远化工厂就收到渔政管理站发出的因渔业污染事故罚款15万元的决定。

由于缺乏渔政管理站的现场调查监测资料,伍某无法向排污者索赔,于是便以渔政管理站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以渔政管理站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死鱼虾损失40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