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XX中心小学迎接教育局主题调研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规模及生源构成情况(面积小学生多)
我校座落在红XX军组建地XX镇--村,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3平方米,服务9个行政村及镇直街道,约10000人口。
目前在校生含学前班共808人,其中正规班623人,学前班185人。
共18个教学班,其中一至六年级14个班,学前4个班。
这些学生大都是服务范围内的学生,随着XX集镇建设的发展,人口相对集中在镇街道,我校的生源将会越来越充足。
2、教师队伍情况(呈“三化”格局)
我校现有教职工X人,其中在编在岗教师X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老龄化比较严重,50岁以上有X人,占50%,55岁以上有6人,占20%,30岁以下的教师6人仅占20%;从学历层次上看,可算标准化,大学本科学历6人占20%,专科学历7人,中师学历15人,基本达到国家原定标准;从任教学科上看比较单一化,绝大部分是语数老师,只有英语一科专职教师,体音美教师都是由语数教师兼任。
3、学校特色及教育质量(体现“四个化”)
我校的特色可用“四个化”来概括:
校园精致化。
我校校园小巧、精致、紧凑,初步达到了绿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浓缩的是精华,置身其中给人以清新舒服的感觉。
氛围文气化。
我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美德的传播。
具体体
现在对国学经典的弘扬。
校园西头的文化长廊,教学楼道及室内的古诗词牌匾,都在说话,都在呼唤,学生目之所及倍受教益。
管理人性化。
我校在对师生的管理上体现在“两个本”上,即办学师为本,育人生为本。
对教师用情,情感管理;对学生给爱,爱护每一个学生。
关心师生生活,关注师生疾苦,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
我校目前呈现一派和谐共处、友好共存、阳光进取的大好局面。
教育教学优质化。
我校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上升,二0-年全县四年级抽考,进入全县前三名;二0--年六年级抽考跻身前三名。
全镇调考位居前列,各项竞赛比赛都取得好成绩。
二0--年我校学生陈XX同学参加全省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比赛荣获第七名。
近五年来,我校三次被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我校尚存两大困难两大问题:
困难一,校园场地窄小,房屋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
困难二,教师的老龄化及工资低待遇带来的职业倦怠,加之体育美专职教师的缺乏给学校的发展套上绊脚绳。
问题一,大量的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读书无用思潮泛起,给学校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成了独木船,前进缓慢还危机四伏。
问题二,学校根基不牢,软实力不足,办学深度不够,办学品位不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
解决的思路:一个争取两个努力。
争取教育局领导的再关怀,解决硬件不足,补充专职教师。
努力创
新留守儿童及学生的管理机制,借力家长学校,借助各种有益的活动,提高引导学生的影响力;努力加强学校软实力,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打造办学品牌。
二、学校文化建设
我校有幸被教育局确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学校,这是我校发展的天赐良机。
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提升办学品位。
目前我们已着手这项工作:
一是在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拟订出文化建设设计报告及实施方案。
主题:阳光生活教育
理念:培养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快乐生活、创造生活的人。
目标:把学校办成西河地区的名片,英山农村教育的窗口,全市农村学校生活教育的品牌。
二是广泛宣传,组织教师学习文化建设设计方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以利文化建设的推进。
三是分步实施
我们打算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分六步实施:
第一步,拟订实施方案。
-年11月至12月份完成,-年3月份进一步完善。
第二步,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年4月份完成,本着“以师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体现“人性化,激励化”方针,修订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案。
装订成册,人手一本。
第三步,完成校报、校微、校歌的设计,创办第一期校报,校微图
案展示,校歌的教唱,20--年至5至6月份完成。
第四步,完成教学楼道的文化布置,20--年8—12月份完成。
主要内容有:感悟校园生活,开启智慧人生;享受校园生活,成就个性人生;融入校园生活,追享快乐人生。
第五步,完成物质文化建设,待平房改造后,校舍全部成形后,对校园的环境布局、绿化、人文景观、校标等合理科学安排,20--年完成。
第六步,结合方案,逐步完善基本到位,向教育局申报验收,20--年5月份完成。
此项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困难一,资金不足。
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大约需投资3万元,制度及精神文化建设需投资3万元,共计约投资6万元。
困难二,人力不足。
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精力,目前学校人手不够。
问题一,实施过程中支撑不足。
一是缺乏先进的理念,二是缺乏前瞻的认识,三是缺乏共同的努力。
问题二,如何利用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灵魂,让教师在文化建设中怎样得到提升还缺乏有效措施。
措施:
缓急有别,轻重有度,分步实施;
培训学习,充电健脑,分工协作;
全员参与,人人上阵,享受其益。
三、高效课堂建设
我校属于教育局指定的第二批试点单位,目前正着手思考拟订方案,
总体思路是:
1、宣传发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组织教师学习长冲推进会的精神,高效课堂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程改革的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2、学习理论,寻找支撑,改变观念。
让教师们懂得高效课堂是一种模式推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与建设为抓手。
以自主、合作、探索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根本落点,以发展学生方向的教育思想体系。
其基本策略是: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求优化,探究学习重突破。
3、外出学习,吸取经验,明确方向。
组织教师到第一批试点学校学习取经,寻找努力的方向,确定自已的模式。
4、集思广益,制订方案,总体规划。
成立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以县市骨干教师为首批对象,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大面积地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
5、借鉴模式,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我们打算借鉴实验中学的“三学一反思”的模式,先在四(一)和五(二)班进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在全校推进。
我们的困难就目前而言主要是理论支撑不足,模式的探索与借用、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的转变。
我们的措施有三,一是强化学习,二是借鉴模式,三是改变传统模式,特别主体主导作用发挥。
四、教育科研
1、校本教研方面,以教研组牵头,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结构,从不同的侧面,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一些定期不定期的研究。
2、课题研究:
①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即将结题
②市级课题——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究已申报。
3、教师专业发展举措
①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
②校内组织学习及自学;
③结对帮扶一传帮带;
④对青年教师重点培养。
五、德育工作
1、德育目标:培养文明勤奋、团结友善、创新进取、热爱生活的新一代;
2、德育内容:
养成教育(三自)文明礼仪(五爱),品行教育(三精神)
3、德育途径:
①思品课为主渠道的课堂德育;
②班会、少先队活动、学校集会;
③家长学校;
④学校管理、后勤服务;
⑤专题活动;
⑥特色创建。
4、德育资源
①教材;
②雷锋精神;
③XX村文明建设;
④红XXX军组织纪念塔;
⑤革命烈士XXX墓
5、德育特色
①“双十”模式,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初探,具体是:“十爱出十星”;
②“五五德育模式”试点。
我校有幸被教育局定为“五五德育模式”的首批试点学校,这是我校德育工作大好机遇,我们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一是成立了专班,二是制订了方案,三是结合我校实际拟订具有本校特色的“五五模式”。
培养文明礼貌的人
培养勤奋向上的人
目标模式五培养培养热爱生活的人
培养热爱学习的人
培养团结合作的人
养成教育系列
民族精神系列
内容模式块五系列理想前途系列
时代精神系列
人文科学精神系列
政教处—班主任—学生
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学生
组织模式五条线总务处—后勤员—学生
少先队—班委会—学生
家长学校—学生——家长
日工作常规
周工作常规
操作模式五常规月工作常规
学期工作常规
学年工作常规
德育工作制度化
德育统一体化
管理模式五量化德育活动系列化
德育过程全体化
德育考核指标化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敬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同时,我们再加努力,全面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长风破浪已到时。
相信,有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有中心学校正确领导,我校的目标一定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