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

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

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总体实施方案2011年8月18日,丽江市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将“高度重视城市形象,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加快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开展国家卫生、节水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启动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动丽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跨越提升”。

为深入贯彻丽江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我市于2012年2月28日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总结表彰暨“四创两申”工作动员大会,全面研究部署“创模”工作,组织编制了《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2012~2016年)》(以下简称《创模规划》),并于2013年1月18日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于2013年4月15日经市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审定批准实施。

现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牢牢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重要桥头堡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推进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高污染防治能力,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宜居、乐居城市;倡导生态文明,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实现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并为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目标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在2016年底全面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把丽江建设成为经济跨越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丽江市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组织机构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丽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指挥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仁彬任创模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肖忠万、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李丽川、县长杨光银、古城区人民政府区长金光闪、玉龙县人民政府县长和慧军、永胜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佐、华坪县人民政府县长曹金明任创模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全市30个部门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技术组、宣传组和督察组,由市、县(区)相关部门根据职能成立创建工作组,各县(区)根据工作需要,比照市级设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综合协调开展我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开展我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局长李丽川兼任,副主任由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启明和杨张兼任,并从局机关抽调5名业务骨干,负责做好创模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四、考核范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对考核范围的规定,将考核范围分为全市(全市域包括市辖区和下辖县)、市辖区(包括城区和郊区)和建成区三个层次。

创模考核指标共26项,分为基本条件、考核指标两部分,其中基本条件3项,考核指标23项。

考核指标又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含4项指标;第二方面为环境质量,含5项指标;第三方面为环境建设,含8项指标;第四方面为环境管理,含6项指标。

全市范围包括一区四县,分别是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考核面积20600km2,涉及考核指标17项;市辖区(市区)即古城区,辖三乡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考核面积1255km2,涉及考核指标5项;建成区考核面积22.4km2,涉及考核指标4项。

五、规划时限《创模规划》以2011年为规划基准年,计划通过2012、2013、2014、2015、2016年的规划建设实施期,使26项创模考核指标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并力争在2016年底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考核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六、指标分解及责任分工认真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第六阶段)》中明确的相关指标要求。

(一)基本条件1.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

考核范围:全市域;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农业局、住建局、交警支队、各工业园区管委会2.近三年城市市域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事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安监局、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卫生局、丽江供排水公司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本省前列。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古城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住建局、公安局、古管局、水利局、统计局(二)考核指标经济社会4.近三年,每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近三年,每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配合单位: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丽江调查队、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

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发改委6.单位GDP用水量逐年下降。

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7.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

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统计局环境质量8.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5%以上。

牵头单位:古城区人民政府、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委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古城区、玉龙县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古城区供排水有限公司10.市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全市域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1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文广局、市工商局、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12.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交通局环境建设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古城区、玉龙县人民政府,市统计局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古城区、玉龙县人民政府,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古城区供排水有限公司1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工信委、各工业园区管委会16.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17.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80%。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古城区政府、市统计局19.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各工业园区管委会20.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局、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安监局环境管理2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各县区政府、市环保局22.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评、“三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人民银行23.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牵头单位:市编办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24.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80%。

牵头单位:国家统计局丽江调查队配合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25.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统计局26.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创卫指挥部成员单位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差距:一是市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难度大。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的增加低于排放量的增长,城镇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日趋严重。

据丽江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市辖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近年来都未能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2011年的达标率仅为41.7%,超标断面为:三束河新城区南郊断面、玉河古城下游断面和漾弓江南口桥断面;另外,市辖区范围内有一些较小的河流未划定环境功能,如中心城区的昌洛河、鱼米河等,其中一些水体已有黑臭现象。

主要污染源均为城市生活污水。

二是基础工作薄弱,不适应考核指标要求。

每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单位GDP用水量和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3项指标未开展统计;尚未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工作,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环保要求,环境管理指标中除“创卫”一项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差距。

三是清洁生产审核按期完成难度大,下一步应加快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度,制定计划,督促企业如期开展。

该指标的达标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常抓不懈的,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滞后,特别是未设立环境信息机构,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不适应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管理要求。

八、重点工作及主要对策措施结合丽江市市整体发展战略重点实施污染减排项目、水环境整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城区综合整治项目、生态保护项目、环境能力建设及环境宣传教育及节水城市建设等8个方面的“创模”工程,确保如期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一)促进经济结构战略化调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落实“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责任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广清洁能源,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