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汇报各位主席、各位委员:市委、市政府做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明确提出了“让咸阳天天有变化,使百姓人人都受益”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安排,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典型引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双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最近,省爱卫办打破常规提前半年对我市创建卫生城市情况进行了暗访调研,标志着我市“创卫”工作已进入了省爱卫会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验收考核程序。
目前,“双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下面,我把“双创”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和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向各位主席和委员作以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进展情况(一)“创卫”进展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创卫”考核指标的要求也在不断完善提高。
近日,国家又颁布了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考核办法》,新标准共有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10个大项、65个分项。
截止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卫生城市68个,包括今年4月命名的东莞市和宝鸡市。
我市从1990年开始创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至今已有15个年头,期间曾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今年“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创卫”标准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XX市“双创”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XX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等15个文件。
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攻坚克难,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7月份省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我市的“创卫”工作,渭南等兄弟省市来咸考察交流都对我市“创卫”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我市国家“创卫”的6项基本条件中有两项(大气总悬浮颗粒年日平均值小于毫克/立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大于5平方米)达标;省级“创卫”的66项指标中,经市行业部门自查自考,有17项基本达标,31项部分达标。
省爱卫办副主任刘保华代表省暗访调研组通报总结时认为我市“创卫”工作,主要领导重视,党政机关带头,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创卫,依法创卫;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整体工作起点高、思路清、措施硬、工作实,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建议我市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发动群众、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并借鉴西安等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扎扎实实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二)“创模”进展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7 年提出“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国共有 120 多个城市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截止 XX 年 6 月,已命名 47 个城市和 3 个区。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指标体系由28个项目组成,其中基本条件3项,社会经济指标5项,环境质量指标5项,环境建设指标10项,环境管理指标5项。
XX年9月19日,我市召开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制定了“创模”方案,市政府与22个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XX年2月市政府向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提出了“创模”申请, XX年12月完成了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的送审稿, XX年4月19日通过了国家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XX年12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XX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四大环境保护工程,切实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截止目前“创模”的28项指标,已有24项达标或基本达标。
二、主要工作(一)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双创”动员大会召开当天,我们组织万名干部职工和群众冒着严寒走上街头,擦洗护拦、捡拾垃圾、清理野广告。
随后,市“双创”办要求市级机关每周用半天时间打扫卫生,并坚持周周检查,月月评比,形成制度。
先后对市级机关院落卫生、餐饮行业卫生、街道市容卫生、社区卫生等分类进行了检查评比。
加强环境卫生执法工作,纠正不良行为,印发了《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监察执法实施方案》,组织市、区两级城管人员走上街头开展综合执法,宣传教育上万人次,签订不违章保证书1300份,罚款8万余元。
清明节前夕,通过新闻媒体和通信工具向公众反复播发禁烧公告,组织两区和城管部门干部职工1200多人次,引导市民不要上街焚烧冥纸冥币,提倡文明祭祀,由于措施得力,禁烧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的控制效果。
组织开展了扬尘污染治理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施工工地的建筑垃圾,同时对拉运渣土进行严查,组织人员清扫,防止扬尘污染。
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集中整治,利用两周时间对24个城中村进行了全面整治,拆除各类乱搭乱建45处;组织环卫部门对毕塬路逐门店调查摸底,针对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将于9月底整治完毕。
组织开展了街道办事处、县级事业单位创建工作检查评比活动,扎扎实实作好自身创建工作。
(二)认真解决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紧迫问题。
一是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编写了除“四害”等基本常识材料,确定城区“四害”监测点9个,对除“四害”指标进行了有效监测。
重点抓了城市垃圾袋装化收集、密闭清运,结合旧城改造,拆除了一大批居民院落的旱厕。
二是狠抓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达标改造工作,强化卫生监督与管理,对旅店业、理发美容业、公共浴池、游泳池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市区供水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健康证持证率和五病调离率均基本达标。
三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组织举办了卫生科普宣传20余场,参与群众万余人次;举办全市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培训骨干500人次,编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宣传资料10万册;开展健康咨询 20 次,接待咨询3万人次。
目前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中小学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和健康教育行业形成率不断提高。
四是解决餐饮店的卫生问题,推进餐饮业改造提高。
市“双创”办组织人员对市区星级宾馆饭店多次进行检查,按较好、一般和较差三个档次排队,在咸阳信息网、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进行了公告,让广大群众知晓并参与监督。
特别是对铁原宾馆由落后整改到基本达标的跟踪督查和报道,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从整体上推动了市区宾馆饭店行业的创建工作。
五是狠抓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市区副食品经营“创卫”示范单位基本做到了产品营业证件齐全,标志明显,符合要求。
(三)规范集贸市场,取缔占道经营。
一是整治工作有的放矢。
针对城区集贸市场存在的市场卫生治理不到位,划行归市不到位,市场设施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层推进的思路,制定了《XX市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XX市市区集贸市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整治改造项目、标准、完成时限,由市工商局牵头抓总,落实了包抓单位和包抓责任人。
二是重点市场改建顺利推进。
狠抓典型,对综合条件较好的中华步行街市场、新阳光市场,从硬件到软件按标准逐项规范,推动了重点市场的改建工作。
三是治理马路市场动作大效果好。
坚持疏堵结合,积极治理马路市场。
秦都区把宣传教育同强制取缔相结合,取缔了胜利街、新纺路等10多处占道经营市场和摊群点,拆除占道经营设施1700平方米,疏导经营者260户。
渭城区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促块保”的原则,取缔永馁街、联盟一路等马路市场、早(夜)市摊群点54处。
四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效果明显。
工商、城管、质检、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多项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规范经营户行为,严格市场各项管理制度,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四)严格“六小”(“六小”指:小餐饮、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整治,促进规范经营。
“六小”牵扯到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涉及众多经营户的生计问题,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症。
针对我市实际,我们采取了明确标准,分解任务,夯实责任,限期达标的方式,制定下发了《XX市“六小”治理任务分解表》,量化指标,分解任务,夯实责任。
秦都区按行业类别对全区1200余家“六小”单位逐个摸排,确定森美理发、长征旅社等单位为示范点,实行驻点督查指导,目前已经按照“创卫”要求通过了模拟验收。
渭城区对辖区427个“六小”经营户集中整治,拆除民生东路“六小”门店24个,拆除破损广告牌40块。
高新区管委会采取以店联点,以点连片,相互监督,共同管理的办法,形成“六小”治理的群众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实施拆墙透绿和街景整治工程,绿化美化城市。
一是组织开展拆墙透绿和退硬还绿活动。
不失时机的狠抓了春季绿化工作,在市区62条道路补栽乔木XX多株、灌木16万株、花卉313平方米、草坪6650平方米,已超额完成全年绿化任务。
大力开展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退硬还绿工作,人民路、渭阳路沿线等单位已拆除围墙XX多米,建透视墙约3000多米,门前绿化7930多平方米。
积极促进社会绿化,在市区各单位、各住宅小区大力开展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花园式住宅小区以及园林式住宅小区创建活动,以此带动社会绿化工作。
严格控制绿色图章和规划绿线,确保新建小区和大型建筑配套绿化或先行绿化。
目前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4520亩,绿化覆盖率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平方米。
二是拆除沿街门面房、整顿户外广告牌匾,推进街景整治工作。
在市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沿街违章建筑和门面房拆除活动,共拆除占道电话报刊亭32座,门面房14080平方米,围墙3100多米,刷新墙面6万多平方米。
农村信用联社、二一五医院等一批“钉子户”在我们耐心工作下即将拆除。
加大户外广告的规范管理力度,对户外广告的设立、审批、管理作了详细规定,目前市区共规范各类门头广告牌匾1800多块,拆除整修1200多块。
对人民路等主要街道进行整体街景规划,对市区120个单位提出了整改设计方案,对58幢大型建筑物提出了亮化方案,现已全部完成。
三是集中治理城市野广告,清除城市“牛皮癣”。
印发了《综合治理城市“野广告”工作实施方案》,秦渭两区、城建、公安、电信、公用事业等单位联合治理。
目前,全市共收缴广告宣传单近2万份,清理野广告13000多张,“呼死你”系统呼进电话500多部,“呼死”300多部,依法消号停机56部,公安部门抓获处理7人。
(六)加快城市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狠抓城市公厕改造建设。
今年以来,城建部门和秦、渭两区采取招商引资和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开放与套建相弥补等办法,新建公厕 15 座,改造 55 座。
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认真抓了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向群众开放工作,一部分将于近期对群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