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更新维护方案新编

数据更新维护方案新编

11.2遵循国家标准及开放技术体系189
11.3逐步完善深圳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环境190
11.4信息资源目录及交换体系的建设190
11.5基于标准,大力推动数据更新工作191
11.6建立项目管理运行长效机制191
1
1.1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带动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政府上网”被列为第一位,其它四个领域分别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1项目综述1
1.1项目背景1
1.2任务综述2
1.2.1总体目标2
1.2.2本期目标3
1.2.3工作任务3
1.2.4建设思想4
1.3实施综述6
1.3.1标准规范与法规建设6
1.3.2专家委员会9
1.3.3项目组织管理方法10
1.3.4数据共享政策13
2需求综述16
2.1用户对象分析16
2.1.1政府类对象16
2.1.2企业类对象16
2.1.3公众类对象17
2.2数据分析17
2.2.1现有数据资源状况17
图形数据情况17
属性数据情况19
2.2.2数据处理需求22
2.3系统功能需求22
2.3.1数据更新子系统24
基本功能需求24
影像管理功能25
电子地图更新功能25
系统对道路专题要素的更新25
系统对建筑物专题要素的更新26
以数据为设计核心94
先进的数据管理模式94
开放的应用结构94
灵活的应用体系95
主流的软硬件平台95
5.2系统功能设计96
5.2.1数据更新子系统96
基本GIS功能96
影像数据管理97
电子地图更新模块98
道路更新模块98
建筑物更新模块99
数据监理入库与更新100
更新流程管理108
5.2.2移动数据采集系统109
6.1.2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安全118
6.2防火墙技术118
6.2.1分组滤波118
6.2.2应用级滤波119
6.2.3线路级滤波119
6.2.4防火墙的特性120
6.3软件安全120
6.3.1存取控制121
6.3.2隔离控制121
6.3.3安全操作系统122
6.4数据库安全122
6.4.1生产数据的安全122
培训地点183
培训时间183
培训内容183
10.3.5内业成图人员184
培训目的184
培训地点184
培训时间184
培训内容184
10.3.6数据整理、监理培训185
10.3.7其他相关培训185
10.4服务体系186
10.5服务承诺187
11项目实施合理化建议189
11.1强化信息资源统一规划189
1.2
随着深圳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筑物普查等项目建设完成,数据库中形成了覆盖全深圳市的各类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这些数据是规划业务系统、全市空间基础平台系统的重要内容,其现势性问题已成为广大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由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完成的“国家科级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持续更新和业务化运行是一个科学数据库存在的根本。目前许多科技数据库是按项目方式一次性建立的,缺乏持续的数据来源,或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很容易变成死库,或逐步地失去应用价值”。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三章第十五条明确要求,对基础地理数据成果应当定期进行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当及时更新。
建立基础的数据处理与更新机制,为快速的地图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建立数据共享的监控机制,为详细了解数据的共享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数据安全机制,整合CA,为整个数据的共享提供安全保障。
1.2.2
根据总体目标,按照“长远发展、分步实施、实用为主”的建设思想,分步实施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本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深圳市各类来源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为基础,结合建筑物普查项目、规划业务等成果,更新2008年及2009年度的深圳市公开版电子地图及公共设施数据;构建数据更新作业和管理维护环境,满足数据更新中内业处理、外业调查、分发应用中多数据库环境同步更新维护的需求,同时建立合理、方便的地图数据更新和分发机制。
根据数据更新要求,提出更新空间基础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和更新手段。
建立数据动态更新的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公共设施数据持续动态更新的工具。
建立基础的数据共享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相应的共享数据库,为数据共享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基础的数据共享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多种数据服务,为专业职能部门、政府公务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空间数据访问支持。
9.6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150
9.6.1开发工具评价150
9.6.2项目设备的评价152
9.6.3项目过程评审任务153
软件产品审查过程153
项目计划过程154
系统需求分析过程154
系统概要设计过程155
系统详细设计过程156
编码和测试过程158
9.7项目文档管理162
9.7.1文档编制计划163
9.7.2文档种类163
接打电话109
短信群呼109
录音拍照110
GPS定位110
地图操作110
表单填写110
用户管理110
信息实时上传110
数据查询111
辅助功能111
5.2.3数据维护子系统111
版本管理111
符号库管理112
日常维护113
5.2.4数据分发115
6信息资源的安全和维护116
6.1通信网络安全117
6.1.1局域网的安全117
2.3.2PDA采集子系统27
2.3.3数据分发服务管理子系统27
2.3.4数据维护子系统28
2.4系统性能需求28
3数据更新框架建设30
3.1数据标准和规范建设30
3.2数据内容31
3.3元数据组织框架35
3.4数据质量控制36
4基础数据更新技术方案38
4.1公开版电子地图要素更新38
4.1.1工艺流程40
利用业务数据更新空间数据76
电子地图更新设计76
道路专题要素更新设计77
建筑物专题更新设计78
5.1.4系统的总体结构79
数据层设计81
业务管理层设计81
应用表现层Leabharlann 计83子系统设计835.1.5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83
基于ORACLE和ESRI的应用模式85
可定制和可配置技术86
OA、GIS和CAD的一体化集成技术86
3)信息网络正在成长为“第四媒体”,将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通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在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资上的比例严重失调状况,极大的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资源。
4 )“政府上网工程”通过政府对信息产业界主要力量的引导和组织,促使政府在短期内上网,实现政府资源的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营造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4.1.2技术方法41
影像数据整理41
修整图形及属性50
地貌晕渲54
4.1.3工作组织55
4.2公共设施数据库的更新58
4.2.1工艺流程58
4.2.2技术方法59
公共设施点更新的要求59
公共设施点更新的方法59
4.2.3工作组织61
4.3图面整理及多比例尺地图制作62
4.3.1图面整理62
配色方案62
在“政府上网工程”中,构建地图化的电子政府,有助于做好以下几件事:
1)更好地树立中国各级政府在多媒体网上的形象,组织和规范各级政府的网站建设,提高政府的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同时大幅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2)将各级政府站点建设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程序,为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资讯互通及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最终构建“电子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10.3.1领导178
培训目的178
培训地点178
培训时间178
培训内容178
10.3.2系统管理员培训179
培训目的179
培训地点179
培训时间179
培训内容179
10.3.3业务技术人员培训181
培训目的181
培训地点181
培训时间181
培训内容181
10.3.4数据库管理员182
培训目的182
8.5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133
8.5.1数据生产工具评价133
8.5.2项目设备的评价135
8.5.3项目过程评审任务136
数据产品审查过程136
项目计划过程137
项目需求分析过程137
项目概要设计过程137
系统详细设计过程138
数据生产和检查过程139
8.6质量控制的内容141
8.7质量控制的方法142
8.8验收内容144
8.9项目文档管理145
8.9.1文档编制计划145
8.9.2文档种类145
8.9.3文档管理职责146
8.9.4文档的质量要求146
9数据更新维护系统质量保证体系148
9.1目的148
9.2范围148
9.3达到的目标148
9.4软件质量保证(SQA)组149
9.5项目评审工作任务149
7.1.2工期安排的内容127
7.1.3工期安排管理的方法和措施127
7.1.4工期安排的实施与检查1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