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重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疼痛的管理
• 使用药物止痛的注意事项 • 了解药物 • 明确病情 • 先给足药量,再加维持量 • 多种药联合应用,尽量使用非麻醉性药 • 不同的病人可能需要不同剂量 • 应随时观察副作用 • 给药后应及时评价和记录止痛剂的效果
部位和范围
• 11点数字评分法
疼痛的程度
101点数字评分法 用于研究
• 视觉模拟评分法
疼痛的程度
• 描述式疼痛评估工具
疼痛的程度
• 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
疼痛的程度
疼痛的程度
• Prince-Henry评分法 • 用于不能说话者,术前训练病人用手势表示疼痛的程度 • 0分:咳嗽时无疼痛 • 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 • 2分:深呼吸时有疼痛 • 3分:静息状态下有疼痛,但可忍受 • 4分: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疼痛的分类
• 根据疼痛的深浅部位分类 • 表浅痛 • 深部痛
疼痛的分类
• 据原始部位分 • 皮肤疼痛 • 躯体疼痛 • 内脏疼痛(牵涉痛) • 神经痛 • 假性疼痛(幻肢痛)
疼痛对病人的影响
• 生理反应 • 内分泌系统:激素分泌↑ • 循环系统:BP↑、HR ↑ • 呼吸系统:R浅快、咳嗽↓ • 消化系统:胃肠蠕动↓、恶心、呕吐、食欲↓ • 泌尿系统:尿少、排尿困难 •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 • 凝血机制:血液粘稠度↑
评估
诊断
评价
计划
实施
疼痛的评估
• 部位和范围 • 性质和程度 • 时间 • 影响疼痛的因素 • 伴随症状 • 对病人的影响 • 既往处理方法
疼痛的评估
• 非药物止痛 • 解除焦虑 • 转移注意力 • 物理治疗 • 体位与活动等
疼痛的管理
疼痛的管理
• 药物止痛 • 药物种类 • 解热镇痛消炎药 • 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达到止痛作用 • 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慢性钝痛 • 饭后服用、不可长期服药、观察不良反应
• 1978年,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 • 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适的感受
•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 疼痛是与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感觉上或情绪上不愉快的体验
• 根据疼痛的程度分类 • 轻度疼痛 • 中度疼痛 • 重度疼痛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
• 据持续时间分 • 急性疼痛 <6月 • 慢性疼痛 >6月
疼痛的管理
• 药物止痛 • 药物种类 • 麻醉性止痛药 • 可能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形成突触前抑制而发挥镇痛作 用 • 直接作用中枢,效果强,但易成瘾、耐受 •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呼吸抑制,其他的副作用还有恶心、瘙痒、便秘等 • 一般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疼痛
疼痛的管理
• 药物止痛 • 药物种类 • 其他辅助药物 • 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惊厥药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
感谢下 载
• 药物止痛 • 给药途径 • 口服 • 肌内注射 • 静脉注射 • 椎管内给药
疼痛的管理
脊髓和神经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腔
疼痛的管理
• 药物止痛 • 给药者 • 护士给药 • 优点:可控 • 缺点:效差 • 病人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 优点:效佳、用量个体化 • 缺点:贵
止痛泵
呼吸抑制
镇静
镇痛
最小治疗 剂量 疼痛
小时
• 并发症 • 恶心、呕吐 • 皮肤瘙痒 • 尿潴留 • 呼吸抑制
WHO三阶梯止痛疗法
原则 阶梯给药 使用口服药 按时给药 药量个体化
非阿片类药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药±辅 Nhomakorabea药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药
±辅助药
±辅助药
镇痛的疗效
• 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 • 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基本正常,能正常生活 • 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感到明显疼痛,睡眠生活仍受到影响 • 无效:疼痛无减轻
疼痛对病人的影响
• 心理反应 • 焦虑 • 急躁 • 哭闹 • 抑郁 • 淡漠 • 注意力不集中 •…
影响疼痛的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2.以往的经历 3.疼痛对个人的意义 4.情绪因素 5.注意力的影响 6.个人心理因素 7.医源性影响 8.年龄因素
疼痛的评估
准确的评估是困难的! • 影响因素繁多,生理、心理因素交织 • 个体感受及表达各异 • 护士主观影响
危重症病人疼痛的管理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路 潜
1. 疼痛的概念 2. 疼痛的分类 3. 疼痛对病人的影响 4. 影响疼痛的因素 5. 疼痛的评估 6. 疼痛的管理
主要内容
疼痛的概念
✓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痛感 ✓ 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
疼痛的概念
• 1972年,Margo McCaffery • 经历疼痛的病人所描述的如何疼就是如何疼,他(她)说疼痛存在,疼痛就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