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回顾与预测

2018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回顾与预测

1 说明文阅读 中考回顾 一、(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測,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

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罝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甚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 B.第②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③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第④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①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第⑤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二、(2017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

可 燃 冰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 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它燃烧值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它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 A.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B.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C.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D.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分类别 B.作比较、打比方 C.作比较、下定义 D.列数字、作比较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 B.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C.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D.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三、(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

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 3

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

量在1 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吃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 000微克以上。 2.对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四、(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 付秀宏 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闻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小楷折扇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佗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 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 ,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荫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⑥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