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二、考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2、化学发展史三、学困点和易错点:1、化学发展史2、化学研究的对象五、板书设计:2六、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二、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学困点和易错点: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3)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3、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再次了解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3)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二、考点:1、二氧化碳的特性2、氧气的检验3、蜡烛燃烧的探究、产物的检验4、蜡烛燃烧熄灭后白烟的成分5、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比较6、排水集气法三、学困点及易错点: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2、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课中活动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前发生哪些变化,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各层有什么特点,拿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拿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把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3、反应后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讨论吹灭蜡烛,观察,试着点燃白烟观察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试着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水 + 二氧化碳总结实验探究的的一般步骤、学习化学的特点[实验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的步骤:1、猜想与假设: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分进行猜想2、收集证据:查阅书籍、网络资料3、实验探究:收集呼出的气体2瓶,收集空气2瓶;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插入燃烧的木条,观察;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向两瓶不同气体中,观察;向一片干燥的玻璃片上哈气观察先产生白烟,再燃烧,火焰分三层,内层最暗,外层最亮火柴梗由内向外,越来越黑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白烟,白烟可以点燃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反应物写在箭头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

学习化学的特点:1、反应前关注物质的性质2、反应中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3、反应后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讨论阅读教材P14,“探究”1—5段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猜想与假设1、2、3、…………….收集证据:1、查资料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越浑浊二氧化碳气体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氧气越多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4、水蒸气遇冷会凝成液滴.现象:1、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慢慢熄课中活动4、得出结论:总结实验结论5、交流评价:探究实验报告书写 小结灭,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迅速熄灭说明:空气中含氧气量较多,呼出气体中含氧气量较少2、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化不大,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二氧化碳量较少,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量 3、玻璃片上有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份较多 总结:空气中O 2含量>呼出气体中含O 2含量空气中CO 2含量<呼出气体中含CO 2含量空气中水分含量<呼出气体中含水分含量自我总结所学,查漏补缺,提出质疑课后活动整理本课题的探究活动记录, 填写实验报告复习完成课后作业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 点燃前:白色(或红色)固体,质地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2、 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发光、放热,有少量黑烟,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3、 熄灭后:冒白烟(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可以燃烧,熔化的石蜡又凝固。

反应表达式: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二、对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高。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1、猜想与假设2、收集证据 3实验探究 4、得出结论 5、交流评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讨论总结实验基本操作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教育2)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六、板书设计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烧杯、量筒、二.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1) 液体的倾倒(2) 用量筒取用液体(3) 滴管的使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三)洗涤仪器(四)连接仪器装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五)托盘天平的使用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左物右码)七、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初步对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大自然、为社会进行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物质的分类;空气中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 课前活动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的准备2、指导学生长代表完成演示实验 预习学生代表完成实验的准备课中活动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空气的组成 汞+氧气氧化汞 2Hg +O 22HgO氧化汞汞+氧气 2HgO 2Hg+O 2↑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的1/5,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阅读P26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拉瓦锡关于空气组成的研究,了解拉瓦锡所做的实验总结拉瓦锡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 记忆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课中活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一定要过量,便于耗尽瓶内的氧气2、装置气密性一定要良好,防止漏气3、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防止热量、瓶内气体逸出现象: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水被倒吸入集气瓶,吸进的水约占瓶子体积的1/5水被倒吸的原因:红磷燃烧耗尽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水被压入瓶内瓶内剩余的4/5气体主要为氮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4P+ 5O2 2P2O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物质保持自己的特性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料阅读P27“实验2-1”,仔细观察图2-3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思考1、红磷为什么一定要过量 2、装置气密性为什么一定要良好 3、为什么要等到装置冷却后才打开止水夹仔细观察实验,归纳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水会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思考:瓶内剩余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了解并记忆阅读P27倒数三、四段,了解空气的成分了解并记忆空气的成分阅读P27倒数一、二段,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练习:P32“练习与应用”阅读P28、29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课中活动1、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2、氮气食品保护防腐气的要求:A、无毒无害B、价格便宜C、不与食品发生反应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制霓虹灯四、保护空气1、三大空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2、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有害气体烟尘3、空气染污a汽车尾气 b工厂废气 c矿物燃烧产生的气体4、三大污染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酸雨)一氧化碳(CO)(有毒)自我总结完成课后习题总结:空气中各成份的主要用途阅读P30、31了解“保护空气、空气质量日报”自我总结,查漏补缺完成课后习题课后活动1、复习(翻看一遍教科书)2、完成课后练习复习完成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拉瓦锡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占4/5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的注意事项:红磷一定要过量;装置气密性一定要良好;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