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调查报告(完整版)

施工调查报告(完整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主要技术指标 (3)3、地形、地貌、地质 (3)4、气象、水文 (3)5、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4)6、主要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需求表 (6)7、工期要求(业主) (8)二、施工条件 (8)1、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8)2、气象、水文条件 (9)3、用地、建筑物拆迁及管线调查情况 (10)4、沿线交通和通信情况 (12)5、沿线供水、供电情况 (13)6、地材供应条件及料源分布情况 (13)7、当地工费情况调查 (15)8、临时工程建设条件 (15)9、相邻标段施工影响 (15)10、民风、民俗及治安状况 (16)三、工程实施意见 (16)1、施工组织机构及工期安排 (16)2、施工临时设施规划意见 (18)3、施工方案意见 (22)4、主材及地材的供应意见 (25)5、主要设备配置意见 (26)6、安全、质量控制要点 (27)四、附件 (28)长莞佛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CZT-6标段施工调查报告2014年10月01~05日,公司领导带领公司工程部、安质部、机备部、人资部、物资部、合同部、长莞佛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项目部主要人员对长莞佛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站房、区间房屋及中堂动车运用所工程CZT-6标段进行了施工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研究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业主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要求,形成施工调查报告。

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长莞佛城际CZT-6标段位于广州市、东莞市境内。

标段分为中堂动车运用所内路基、走行线桥及框架、轨道工程(不含长钢轨)、生产房屋建筑结构以及相关配套工程(全长2.56km),佛莞惠线望洪站轨道工程(2.44km)、广深线新塘站站台及雨棚改造工程三部分。

标段内有特大桥1171.1米/2座(动走上行线特大桥、动走下行线特大桥)包括:摩擦桩192根共计8229.3米、墩台36个最高墩身为18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7孔、连续梁2联;框架涵3座,共计10010.4顶平米;轨道单线16.074公里;建筑房屋21137.87平方米;站场土石方94.7万方。

中堂动车运用所工程平面图示2、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3、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地貌:本工程建设场区主要位于东莞西北部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

地层岩性:表层为素填土、层厚0-2.2m;下为淤泥、厚达5-21m;局部地段中间夹薄层中砂;粉质粘土、软塑、层厚约0-6m;粉质粘土、可塑、层厚约0-6m。

中砂,厚2-7m;粗砂,厚2-6m;细圆砾土,厚4-6m;泥岩、强风化、中风化、全风化岩层。

4、气象、水文气象:本工程建设场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23.1℃。

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

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

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

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热带气旋(台风)季节为5月中旬至12月上旬,登陆台风最强为12级,2分钟平均最大34 m/s,瞬间极大>40m/s。

暴雨及台风为灾害性气候,对工程施工有不利影响。

水文:本线地处珠江流域中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

区内水道密布,西北江三角洲网河相互贯通。

5、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1)工程特点①本标段工程规模大、工点分布长,但主要工程较为集中。

②本工程含路基、桥梁、站场、房建等工程,工程类别多、专业性强、专业接口复杂。

③本工程位于珠三角冲积平原地区软基层厚,路基软基处理量大,前期要完成中堂梁场软基处理节点工期要求,工程量大、对后期路基沉降影响大。

④由长莞佛CZT-5B标施工的中堂梁场位于本动车所中部,占地面积大、占用时间长,对于整个中堂动车所的各阶段施工组织安排和工期造成巨大影响。

(建议将其迁出中堂动车所建设范围)。

⑤桥梁工程梁部工程有预制、现浇简支、现浇连续梁多种形式,施工较为复杂。

(2)工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表6、主要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需求表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材料需求数量表7、工期要求(业主)(1)总工期26个月(792日历天)。

(2)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0月1日。

(3)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30日。

(4)节点工期目标①中堂梁场在中堂动车运用所范围内的软基处理要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②检查库、临修及不落轮镟库、存车场,以及相关生产生活相关工程统筹长莞佛全线开通工期目标安排在2016年8月31日前完成。

③佛莞惠线(DK0+150~DK2+591.092)2.44km轨道工程要求在2016年7月10日前完成。

二、施工条件1、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本工程中堂动车所及综合维修车间建设场区位于珠三角地区,属于东江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地貌,地势平缓、开阔,有利于现场施工开展;但地势低矮、沿线河道纵横、水塘密布、邻近东江,汛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汛期期间做好防洪防涝措施及应急预案;场区大部地段为农田、芭蕉林、苗圃等,局部地段为民居、厂房,对于前期三通一平、临时场地租用等构成了一定的制约。

新塘站为既有铁路运营线站改工程位于新塘市区内,周边地势平坦,路网交错,居民区密布。

望牛墩站铺轨工程位于望牛墩市区,周边地势平坦,水网、路网密布。

(2)地质条件本场区地质如上述介绍所述,上层为土层较薄、中间淤泥软弱层较厚,基底为泥岩为主,原始地基承载力较差,对于繁重的工程材料运输、施工支架施工等不利,因此在进行施工便道规划设计,现浇支架地基处理时要采取有效地基加固措施。

2、气象、水文条件(1)气象条件本建设场区位于珠三角沿海地带,属于东南沿海亚热带地区,长夏无冬,日照充足,无冬季施工要求,可常年组织施工;但雨量充沛、台风频发,对土石方施工及高空吊装施工不利,路基软基处理及土石方施工安排要尽量避开雨季,做好雨季、风季的施工场地内施工排水、防风等施工措施。

(2)水文条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中堂动车所及综合维修车间约 2.4km场区内在DZSDK0+360、JXDK0+190、JXDK0+620、JXDK1+930四处跨越宽约30~50m宽河涌(河涌没有通航要求,水位受潮水涨落影响1m左右),建设场区内水塘较多,进行便道拉通需部分考虑跨河便桥措施。

据桥梁区设计文件叙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轻微腐蚀性,因此不宜作为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用水,施工用水宜考虑邻近东江水或自来水供应。

3、用地、建筑物拆迁及管线调查情况(1)总体情况①本工程中堂动车所及综合维修车间建设场区总征地面积约为524.9亩(含由CZT-5标主线部分),大部分为农业耕地,部分民房和厂区,现大部分路段红线用地已按征地界桩完成征地,动车运用所区路基的施工条件较好,动走上行特大桥9-18#墩台施工条件较好。

中堂动车运用所场区附着物及拆迁数量情况见附图-3《长莞佛城际CZT-6标现场调查情况图示》。

②广深线新塘站站台、雨棚改造工程位于既有线站场范围,目前尚未启动拆迁工作。

③佛莞惠线望洪站相关工程(DK0+150~DK2+591.092)2.44km轨道工程位于铁路新建线路上,基本不存在拆迁问题。

(2)主要用地类型统计表鱼塘面积统计表( 3)建筑物拆迁数量统计表建筑物拆迁统计表(4)管线情况统计表管线拆改统计表注:暂无地下管线调查资料。

(5)征地拆迁存在问题及困难①经现场测量复核发现中堂动车运用所及综合维修车间区段的右侧征地界桩与现场测放征地红线不重合,存在1-12m欠宽情况,需进一步审核无误后与业主协商解决。

②动走上、下行特大桥DZSDK0+130~DZSDK0+550红线征地范围的房屋、厂房、管线较集中,拆迁较难度较大,对桥梁施工影响较大。

③里程JXDK0+200~JXDK0+600段有约50多亩苗圃存在大量苗木需要移栽(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对前期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④中堂动车运用所及综合维修车间终点段里程JXDK1+960砂场,有一台大型输送设备尚在运营中,拆迁难度较大。

4、沿线交通和通信情况本工程场区位于珠三角地区中心地带,路网、通讯网发达,且延边有铁路、水路等,运输及通讯条件非常方便。

(1)铁路线路附近主要有广深铁路,广深铁路在新塘站附近与本线交叉,中堂动车所及综合维修车间建设场区距新塘站约16公里。

(2)公路本工程位于东莞市西北部,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

周边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120公里,G4京港澳高速、G107国道、S120省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中堂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交通十分便利。

新塘站邻近广园快速路和广深高速公路新塘立交路口,中堂动车运用所邻近广深高速麻涌立交路口与中麻路相交,望洪站邻近广深高速望牛墩立交路口,紧挨西部干道。

物资运输可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经陆路运输进入。

(3)水路本工程位于东江下游,中堂动车所及综合维修车间终点紧挨东江,水运条件良好。

(4)通信通信条件较好,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信号及有线网络已基本覆盖,通讯设施齐全。

5、沿线供水、供电、排污情况本建设场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中堂动车所终点为东江河流,可协调为工程施工供水。

本场区内高压电网发达,沿线路左侧有一档10KV高压线,工程用电可就近接入。

据调查,电力安装单位对市场有垄断行为,安装成本较高(含变压器约60~80万/每台)。

本场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地方缺少系统的排污管道及污水处理系统,周边河涌纵横交错,居民生活污水一般经过简单处理后排入附近的河涌。

6、地材供应条件及料源分布情况(1)砂石料①、砂:本标段临近东江,但东江及附近河道河砂开采控制严格,所以主要以珠江口海砂为主。

海砂经过淡水冲洗,外观及酸碱度普遍能达到要求。

附近有三个规模比较大的洗砂场,库存都在三万立方米以上,每日产量能达到3000立方米。

②碎石:项目地处珠三角冲积平原,碎石资源比较少。

运距最近的碎石场都在40公里以上,而且价格较高;周边建筑工地及商品砼搅拌站普遍采用清远的碎石,价格相对有一定优势,但是运距较远,长期稳定的保障有一定的困难。

(2)水泥本工程水泥需求约为33万吨。

项目附近有较大规模的水泥厂三家:东莞华润水泥厂、英德台泥水泥厂、英德海螺水泥厂。

东莞华润水泥厂位于沙田镇福禄沙村内,距离项目部28公里,年产量170万吨。

紧靠港口大道和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但由于出厂价较高,周边的建筑工地使用量并不大。

英德台泥水泥厂位于清远市英德市,距离项目176公里。

公司所属的广州地铁项目已经在用该厂的水泥,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供应能力和质量都能满足现场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