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抗体手册目录中间丝细胞角蛋白AE1/AE3Cam5.2MNF-11634βE12CK5/6常见肿瘤中的特殊角蛋白CK1CK7CK8CK13CK14CK18CK19CK20TTF-1,CK7和CK20的表达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肺腺癌还是转移性腺癌Vimentin(波形蛋白)Desmin(结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s(神经细丝蛋白)Acid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Actins(肌动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HHF35)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SA)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in(α-肌动蛋白)NPM/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AT、AACT (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AFP (甲胎蛋白)α-lactalbumin (α-乳清蛋白)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Mullerian-抑制因子Cyclin D1(PRAD-1,bcl-1,CCND1)细胞周期蛋白D1bcl-2Bcl-6Ber-EP4Ca15.3B72.3 (BRST-3)BCA-225CA125CA19.9CEA(CD66e)CadherinsCalcitoninh-CaldesmonS-100CalponinCalretininCD1CD2CD3CD4CD5CD7CD8CD9(运动相关蛋白,MRP-1)CD10(CALLA,NEP)CD11CD13CD14CD15(LeuM1)CD16CD19CD20CD21CD22CD23CD25CD30(Ki-1)CD31CD33CD34CD35CD38CD43CD44CD45 (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45RA(4KB5,MB1,KiB3,MT2)CD45RO(UCHL1,A6,OPD4)CD56(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Leu19)CD57(Leu 7)CD68(Kp1,PG-M1)CD74CDw75CD79aCD99(MIC2)CD101CD117(c-kit癌基因)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分子,Mel-CAM,CD146Chromogranin(嗜铬蛋白)C-mycCAN.42Collagen (胶原)DBA44DesmoplakinEndosialin (FB5)Endothelin (ET-1)上皮膜抗原(EMA、MUC1)Oestrogen Receptor(ER)Factor VIII-related antigen(von willibranel factor ,VWF)Factor XIII aFascinFerritinFli-1Glucose-transporter-4, GLUT-4HBME-1Hep par 1 , Hepatocyte paraffin 1HLA-DRHMB-45(anti-gp100)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α-InhibinInvolucrinKi-67Ki-S2Laminin(层粘连蛋白)MAC387(巨噬细胞标志物)Melan-A(一种黑色素细胞分化标志物)Microphthalmia transcrftion Factor (mitf)MOC-31MucinsMyogenin和Myo-D1MyoglobinLow-affinity Nerve goowth Factor receptor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NSEOsteocalcin and other putative markers of ostoblastic differantiationgu g 骨钙蛋白和成骨细胞分化其它标志物Osteonectin(SPARC, BM-40)P504SParathyroid hormore-related peptide (PTHrP)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ax gene products (Pax 基因产物)Proliferatiny Cell Nucrear Antigen(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Progesterone receptor(孕酮受体)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蛋白基因产物P53P63Renal cell careinoma marker(RCC Ma)肾细胞癌标志物Rb2/P130Sarcomeric contractile proteins肌肉收缩蛋白Sialosy1-TNSurfactant proteins表面活性蛋白TauSynaptophysin(突触素)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 TERT端粒酶逆转录因子Tenascin-CTerminal deoxynuckotide transferase(Td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hrombomodulin血栓调节蛋白Thyroglobulin甲状腺球蛋白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甲状腺转录因子-1Tyrosinase酪氨酸酶VS38Wilms tumor gene ,WT1中间丝这是一组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它们形成直径8~10nm的胞浆细丝。
其中有一个由31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中心”柱”区域,两侧连接头部和尾部区域,标志着该中间丝的特殊性及具有免疫原性。
中间丝之间氨基酸顺序排列的同源性显示出用单克隆抗体测定时存在交叉反应的潜在性,另外这些细丝在各种细胞系中常为优势表达,共表达在肿瘤中也较常见。
中间丝目前被分成6类:☆Acidic cytokeratin(酸性细胞角蛋白)☆Basic cytokeratin(碱性细胞角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Desmin(结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eripherin(外周蛋白)☆Neurofilaments(神经细丝)☆Nuclear laminin proteins(核层粘连蛋白)☆Nestin(网状蛋白)中间丝的最初作用被认为是构成细胞骨架,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它们可包绕于核酸外,与钙调节蛋白激酶及一磷酸腺苷环化酶(cAMP)作用有关。
当前的观点是它们可调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作为一种中间丝,存在于所有上皮细胞及部分非上皮细胞。
事实上,几乎所有肿瘤类型中都被证实存在角蛋白,包括子宫平滑肌瘤、大部分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浆细胞瘤和某些淋巴瘤。
它们分成两组:I型:酸性细胞角蛋白(Moll数为9~20)。
II型:碱性细胞角蛋白(Moll 数为1~8)。
每种I型角蛋白和II型角蛋白形成一对,所有上皮细胞包括至少两种角蛋白。
角蛋白19是个例外,它以非配对形式存在,I型角蛋白通常和一种大其9KD的II型角蛋白配对。
角蛋白也可以分成低分子量型(通常为8,18和19)和高分子量型(通常为1,5,10,14)。
诊断应用:1.癌的鉴别2.显示不同上皮样分化肉瘤的鉴别☆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3.肉瘤中的异常染色可为间皮瘤、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和内皮细胞肿瘤的诊断提供线索,仅仅只有CK8和CK18(被Cam5.2和35B H11证明)表达阳性,这两种存在于所有组织中的原始角蛋白胚胎源性表达也许可以解释CK8和CK18的异位性表达。
4.在小细胞癌中可以看到细胞核周“圆点状”染色,如麦克尔细胞癌、肉瘤及髓细胞瘤可显示异常免疫反应性。
5.许多儿童的小兰圆细胞肿瘤表达角蛋白,包括尤文氏肉瘤/PNET、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和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现在有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石蜡包埋的组织,由于细胞角蛋白之间的同源性,单抗需十分仔细地筛选以避免交叉反应。
抗原决定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遮蔽,可能反应发生在免疫印迹上而不是在组织切片。
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角蛋白上皮组织分成如下几类:1.“单层”:所有非复层上皮组织2.“复层扁平”:包括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和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3.“复合”:所有其他复层和假复层上皮所有单层、复层和假复层上皮均表达CK8和CK18,复层上皮表达CK8和CK18并不明确,“分层角蛋白”包括CK1~CK6和CK10~CK17。
CK5和CK14/15在基底部表达,其他类型角蛋白根据不同上皮类型在基底以上部份表达。
CK1/2和CK10与角化有关,内脏表面的复层扁AE1/AE3这两种抗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用于由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
免疫组化表达AE1可和大多数酸性细胞角蛋白(I型)发生反应,AE3识别所有已知的碱性细胞角蛋白(II型)。
这种抗体混合物几乎可与所有的上皮组织发生反应,和其它中间丝无交叉反应。
1.鳞状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变异体)2.腺癌●肾上腺样瘤●肝细胞癌3.移行细胞癌4.小细胞癌5.类癌6.多形性腺瘤(上皮成分)7.胸腺瘤8.间皮瘤(包括肉瘤成分)9.脊索瘤10.胚胎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11.滑膜肉瘤12.上皮样肉瘤13.平滑肌肉瘤可能阳性Cam5.2免疫组化表达人类细胞角蛋白中分子量为45kD(Moll数为18)和52kD(Moll数为8),它和正常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发生反应,但不和复层鳞状上皮反应。
诊断应用通常在下列细胞中表达:1.腺癌2.鳞状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癌,在宫颈、阴道及食道鳞状细胞癌中可能呈阴性反应。
3.肾细胞癌4.肝细胞癌5.胆管癌6.神经内分泌细胞癌,包括小细胞癌(可能呈圆点状阳性)和麦克尔细胞癌7.间皮瘤:间皮瘤通常比腺癌染色更深,间皮瘤的纤维细胞表达比腺癌更普遍8.胚胎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9.滑膜肉瘤10.上皮样肉瘤11.胸腺瘤上皮细胞12.平滑肌和平滑肌肿瘤13.一些乳腺肿瘤14.脑膜瘤15.神经母细胞瘤16.间变性B细胞淋巴瘤(WHO将其归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7.灶状阳性染色在黑色素瘤中达10%以上。
MNF-116这种抗体作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它可检测许多角蛋白的表面抗原(Moll数5,6,8,17,也可能19)免疫组化表达1.上皮,包括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腺上皮2.平滑肌3.淋巴结树突状细胞4.合胞体滋养层5.一些皮层神经6.浆细胞7.癌,包括:●鳞状细胞●鼻咽部●小细胞,核周圆点状强染色●肉瘤样/梭形细胞●腺癌8.间皮瘤,包括上皮样和肉瘤样9.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显示灶状染色)10.血管肿瘤●海绵状血管内皮细胞瘤●鼻窦部海棉状血管内皮细胞瘤●上皮样血管肉瘤11.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2.脊索瘤13.肾外横纹肌样肿瘤14.肌上皮瘤15.卵黄囊肿瘤16.平滑肌肿瘤17.浆细胞瘤18.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通常灶状阳性)诊断应用作为上皮性肿瘤的一线标志物,由于其它大部分肿瘤可能表达阳性而具有局限性,如上面所列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