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购和物流()

采购和物流()

采购和物流 概念:指采购人员或者是单位基于各种目的和要求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行为,它具有明显的商业性。

一、采购的定义和内容 (一)基本定义 狭义的定义:买东西。在这个定义下,买方要具备支付能力,也就是要有钱,才能换取他人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广义的定义:就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价格、交货及相关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付款的过程。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之外,还可以用以下列各种途径取得物品的使用权,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主要有租赁、借贷、交换。

采购管理从企业功能而言,是企业为了达成生产或销售计划,从适当的供应厂商,在确保适当的品

质之下,於适当的时期,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此即所谓

的5R: -适当的供应厂商(Right Vendor) -适当的品质(Right Quality) -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 -适当的价格(Right Price) -适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 从管理的功能而言,采购管理系研究在取得物品与劳务过程中,统筹兼顾事前的规划(planning),事

中的执行(Doing),事後的控制(Seeing),以达到维持正常产销活动降低产销成本的目的: -规划:应包括设定目标,建立制度与组织,划分职掌与权限,人员的选用,设计作业流程与表单,拟

定计划与预算,采购规格说明. -执行:应包括选定达成目标的策略,供应商之评选,议价技巧,交货与跟催,品质检验,策略性供应

厂商管理. -控制:包含采购人员行为规范,工作绩效评估指标,内部外部关系之协调. (二)采购的形式和内容 1.根据采购物品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工业采购和消费采购

采购的形式 定义 区别 工业采购 通常是指企业为了经营或生产所需产品和服务,而按一定代价同外部进行的业务活动。 往往通过一次采购以后便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动机是理性的,一般是多人参与,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数量大,价格稳定。

消费采购 是个人行为,而工业采购通常是机关、企业等机构的集体行为。 随意性比较大,主要为满足个人需求,采购动机带有个人喜好,采购量小。

2.根据采购输出的结果分为有形采购和无形采购 采购的形式 定义 对象 有形采购 采购输出的结果是有形的物品,或是参与某个系统运行的组成部分。 原料、副料、机具及设备、事务用品等

无形采购 采购输出的结果是无形的。 技术、服务、工程发包等 3.根据采购数量的大小分为大批量采购和小批量采购。 二、物流及相关概念 1.物流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物流管理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 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 运输(transportation)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储存(storing)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按照一定原则,将物品存放在适宜的场所和位置。 按照一定要求,对物品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物品以垂直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 搬运(handing /carrying ) 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物品以水平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 包装(package/packaging )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注:包装单元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基础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物流信息处理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对于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和服务的活动。 3.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国家标准 供应链 supply chain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领域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 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 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

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 3.战略采购 战略采购是指从宏观范围内确定采购资源、建立最优的供应商体系及战略伙伴关系。 4.前期采购和后期采购 前期采购是指采购过程中下订单之前的相关工作,后期采购则是指采购过着中下订单以后开始的相关工作。

5.采购环境 采购环境是指经过买家认可的信得过的采购资源,由一些供应商组成。 6.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

三、采购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采购的地位 1.采购在成本控制中的地位 2.采购在供应中的地位 3.采购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 4.采购在项目中的地位 (1)采购工作是项目执行的关键环节 (2)控制成本 (二)采购的作用 1.提高质量 2.控制成本 3.建立供应配套体系 4.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5.树立企业形象 6.信息管理 采购的组织与机构 一、采购组织机构的形式

采购组织机构的形式 分权式的采购组织 集权式的采购组织

组织特点 企业把与采购相关的职责和工作分别授予不同的部门来执行。 将相关的职责或工作,集中授予一个部门执行。

不利或有利因素 1.权责不分 1.从整体处理各项作业,降低物料成本 2.目标冲突 3.浪费资源 2.统筹供需,增强采购能力,提升绩效 3.系统单一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改善 4.制度化与合理化,降低管理费用

集权式的采购组织的步骤: 1. 改变观念 2. 生产与计划分离 3. 调整 4. 建立利润中心式的物料 5. 计算机应用 二、采购机构在企业中的隶属关系 1.采购部门属于生产部副经理

2.采购部门隶属于行政部副总经理 总经理 行政副总经业务副总经生产副总经仓储 生产管制 采购 制造 产品管理 3.采购部门直接隶属于总经理 4.采购部门隶属于资材部

三、采购部门的组建 (一)采购部门的建立方式 1.按采购地区分类 2.按采购价值或重要性分类 3.按采购过程分类

总经理资材副总经理业务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人事副总经理采购部长

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 业务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人事副总经理 采购副总经理

总经理 行政副业务副生产副采购 财务 人事 仓储 生产管制造 品管 (二)采购部门组织优劣的比较 采购部门组织 一贯作业 分段作业 优点 综合管理全部采购过程 符合规模经济的原则 与供应商的关系好

缺点 四、采购的职责 (一)以整体企业而言 1.请购单位 2.物料管理单位 3.存储单位 4.采购单位 5.财务单位 (二)以采购部门内部而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