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光对摄影的影响

浅谈光对摄影的影响

学科代码:050416学号:************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光在摄影中的运用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摄影年级:2008级*名:**指导教师:黄涛(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4月13日浅谈光在摄影中的运用【中文摘要】:本文从光的性质、特征及作用等方面介绍光在摄影中的运用,通过对光线的了解,进而体现出光对摄影产生的艺术效果。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from the opt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e aspects of application of light in photography, the light of understanding, so as to reflect the light to produce art photography.【关键词】光质感作用摄影一、前沿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射线组成的,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电磁波,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

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作为摄影一个比不可少的条件,不管是人造光还是自然光,都必须具备明暗度、方向和色彩三个基本特征。

光的研究历史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在自然科学与宗教分离开之前,人类对于光的本质的理解几乎再没有进步,只是停留在对光的传播、运用等形式上的理解层面。

直到19世纪物理学家才对光有了确定性的定义,法拉第在试验中有着惊人的直觉却完全没有受过正式训练,而与法拉第同时代的麦克斯韦则是高等数学的大师。

他在剑桥大学上学时擅长数学物理,在那里艾萨克·牛顿于两个世纪之前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微积分以“微分方程”的语言来表述,描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顺利地经历细微的变化。

海洋波浪、液体、气体和炮弹的运动都可以用微分方程的语言进行描述。

麦克斯韦抱着清晰的目标开始了工作——用精确的微分方程表达法拉第革命性的研究结果和他的力场。

麦克斯韦从法拉第电场可以转变为磁场且反之亦然这一发现着手。

他采用了法拉第对于力场的描述,并且用微分方程的精确语言重写,得出了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方程组之一。

它们是一组8个看起来十分艰深的方程式。

世界上的每一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掌握电磁学时都必须努力消化这些方程式。

随后,麦克斯韦向自己提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如果磁场可以转变为电场,并且反之亦然,那若它们被永远不断地相互转变会发生什么情况?麦克斯韦发现这些电—磁场会制造出一种波,与海洋波十分类似。

令他吃惊的是,他计算了这些波的速度,发现那正是光的速度!在1864年发现这一事实后,他预言性地写道:“这一速度与光速如此接近,看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光本身是一种电磁干扰。

”光线随着色温的变化其冷暖也发生变化,因此色温是决定照片色彩的本质条件。

根据光源的方向又可分为正面光、测光、侧逆光和逆光,从而赋予照片的千变万化。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有史以来第一次,光的奥秘终于被揭开了。

麦克斯韦突然意识到,从日出的光辉、落日的红焰、彩虹的绚丽色彩到天空中闪烁的星光,都可以用他匆匆写在一页纸上的波来描述。

今天我们意识到整个电磁波谱——从电视天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微波和γ射线都只不过是麦克斯韦波,即振动的法拉第力场。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在路过强引力场时,光线会扭曲。

二、光的特征和分类1光线在摄影中主要特征是照明和造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外部形状、结构、颜色和质感,是因为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所致。

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光能增强物体表面质感和颜色的表现。

(2)、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自然界物体主要表现的是三维空间,而摄影是在二维空间表现物体的,因此,要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就必须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透视效果。

(3)、制造特定的气氛:在摄影中,可利用光线的变化来制造特定的气氛。

自然界的光线千变万化,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有光线强烈的中午,有光线较暗的早晨和傍晚。

利用不同的自然光照明能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光线同时又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物体上,受光面照度非常高,则背光面照度非常低,被摄体光比非常大阴影比较重,拍摄的画面反差强烈,影调明朗,立体感强,能充分表现被摄景物的立体形态;散射光又称“软光”是一种不会产生明显投影的柔和光线,使用散射光拍摄的照片明暗反差较小,立体感不明显,影调柔和。

在人物摄影中,运用散射光照明可拍出色彩鲜艳、影调柔和、层次丰富的作品。

在风光摄影中,散射光难以表现被摄景物的立体感和纵深效果,但可拍摄出具有朦胧美的风光摄影作品。

3光线的分类:根据光源的不同照射位置又可将光线分为正面光、测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及脚光。

(1)正面光:正面光又称为“顺光”,其照明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

正面光照明均匀,阴影少,能隐没被摄表面的凹凸不平,影像明朗;但难以表现被摄体的明暗层次,画面平淡。

面光拍摄要注意主体与环境的色调对比,以求主体与环境在亮度和色彩上有明显差异。

(2)前测光: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位于照相机的左右两侧,并与照相机的主光轴构成45。

左右的角度,形成明显的立体感,且影调丰富,色调明快。

(3)正测光:正侧光又称全侧光。

光源位于照相机一侧,与摄影镜头的主光轴呈90。

角。

全侧光拍摄的照片反差大,立体感、质感和空间透视感都很强。

(4)侧逆光:当光源从被摄体的侧后方,与摄影镜头的主光轴构成135。

左右照明时,即为侧逆光照明。

运用侧逆光照明,阴影部位明显,反差很大。

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因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擅长运用侧逆光,故又被称作“伦勃朗光”。

在选用侧逆光照明时,应注意对其阴影部分加辅助光照明,以使暗部的影调层次和质感得到应有的表现。

侧逆光照明是拍摄低调照片的好光位。

只要被摄主体和环境色调均为深色调,就很容易拍摄成低调作品。

(5)逆光:光源正对着照相机摄影镜头的照明即逆光照明。

在逆光照明下,被摄物正面处于阴影中,可以拍摄成剪影照片。

(6)顶光:光源从被摄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明,便是顶光照明。

被摄体在顶光照明下,水平面明亮,垂直面阴暗。

(7)脚光烛光或野外篝火是一种特殊的脚光。

脚光有时作为辅助光可用以消除人物鼻子或下巴底下过重的阴影。

4光比在摄影中的特点:光比是被摄物体受光面和背光面的亮度比,是摄影用光的重要参数。

光比大反应照片影调强,层次少,立体感强,反差大;光比小反应照片影调柔和,层次丰富,立体感差,反差小。

在摄影中一般以拍摄对象的情况和摄影师的拍摄意图来控制光比。

影响光比的因素很多:一是光位的影响,在正面光照射情况下其光比比较小,侧面光照射下其光比适中,在逆光和侧逆光照射情况下其光比大;二是光质的影响,直射光光比大,散射光光比小;三是灯光功率影响,发光功率大则光比大,反之则小。

(1)当自然光或现有光与拍摄者所需的光照效果不相符时,就应进行调整。

降低反差的处理在直射光照明下,被摄景物光比很大,当采用侧光或逆光照明时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出的照片,画面反差强烈,暗部的影纹层次得不到应有的表现。

为了降低反差,可采用以下措施。

加用补光用反光板、反光伞或手持闪光灯对被摄体暗部进行补光,使被摄体暗部的影纹层次得到应有的表现。

也可利用被摄主体周围浅色物体的漫反射光对被摄体暗部进行照明。

同时,还应注意周围环境的色彩,环境的颜色常常会在被摄体的暗部清晰地呈现出来。

(2)提高反差的处理如果被摄景物的光比过小,会使照片反差小,缺乏立体感。

可用以下方法提高画面的明暗反差。

使用人工光作主光照明在阴天,被摄景物的光比一般比较小,为了提高影像的明暗反差,可用电子闪光灯作为主光对其进行闪光照明,其亮度明显强于自然光的亮度,但照明的方向和角度都应符合自然光的照明效果,以防弄巧成拙。

三、光在摄影中的应用1、用光渲染环境氛围所谓环境氛围是指画面整体形象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感觉,给观众一种情绪响应。

相同的环境下,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气氛。

这种特定的气氛可以影响人的情绪。

白天、黑夜、晴天、黄昏等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一样。

白天的阳光使人会使你心情开阔;乌云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压抑;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

2、刻画人物形象在摄影创作中,同样的人物不同的光照可以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

根据人物性格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的描绘作用。

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光线处理,表现被摄者的心理情绪。

3、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光可以作为表现人物情感的语汇,可以作为表现对象,作为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

四、按光线照明观念和效果分类(1)戏剧光效:是一种用光方法,也是一种用光观念。

这种用光方法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气氛的渲染,注重用光揭示人物的内心情绪和用光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是运用光线手段,实现特定的戏剧、绘画造型意图。

(2)自然光效:指的是带有一种纪实美的用光方法,其实质是增强用光的真实感,如实的展现真实自然的光线效果。

五、摄影用光的注意事项5.1逆光的使用在使用逆光拍摄时应该注意:拍摄时要给逆光的景物补光,可以使用照明灯和反光板,尝试利用广角镜头拍摄,用较暗的背景等来增强逆光效果5.2雨天的光线使用由于雨天云层比较厚,光线较暗,没有强烈的对比,立体感差,所以拍摄时应该用角度的变换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利用影调对比来衬托画面主体,可以选择环境中较暗的房屋、墙面及丛林等作为陪衬。

多利用特写加强雨景的特点。

5.3注意光线的变化在摄影中要时刻注意光线的变化,因为光线一旦发生变化,被摄体的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对画面明暗的分布、基调、环境气氛、思想情感和画面的色彩等产生影响。

重而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1】殷强徐国武.世界摄影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2】约翰海吉科.全新摄影手册【3】(法)罗兰.巴特明室文化艺术出版社【4】美国纽约摄影教程中国摄影出版社【5】约翰.洛恩加德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中国摄影出版社【6】摄影用光中国青年出版社【7】王志敏光与影【J】背景电影学院学报【8】程芬萍你会用光吗现代企业教育结束语通过对光线的了解,能够在摄影中充分运用各种光线。

光以独特的方式给我们证实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人们用光来充分揭示大自然的规律,讲述影片背后不同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清了人间的冷暖真情和真实诚恳。

因此,它也正式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