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的心脏检查

完整版的心脏检查

标记点与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 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
44
(六)正常心浊音界(dullness border)
45
(七)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46
(八) 心浊音界(大小、位置、形态) 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病变(重点) 胸腔、腹腔疾病等心外因素引起
47
1、心脏本身因素 (1)左心室增大:靴型心。常见于主
重度右室大
28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1. 心底部异常搏动: 胸骨左缘第二 肋间 胸骨右缘第二 肋间、
2.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3. 剑突下搏动:右心室搏动或腹主
动脉搏动(正常人或动脉瘤)
29
视诊内容小结
1、心脏视诊的注意事项? 2、心脏视诊的内容包括哪些?
30
二、触 诊
方法:
• 全手掌

食指、中指或小鱼际
56
心脏瓣膜听诊区示意图
57
听诊顺序:按逆时钟方向听诊
二尖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 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58
(三)、听诊内容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包摩擦音六大内容
1、心率(heart) 正常成人:60 ~ 100次/min, 多为70 ~ 80次/min。 心动过速:(tachycardia) 心动过缓:(bradycardia)
(录音:正常心音) (录音:第一心音分裂)
87
2)第二心音分裂:常见;肺动脉瓣明显 (录音:正常心音) (录音:S2分裂:)
88
• ①生理性分裂(physiologic splitting)
多见于青少年,吸气末常见。呼吸相关
• ②通常分裂(general splitting)
多为病理性。右室排血延长、延时
钟摆律(pendular rhythm)= 胎心律
(embryocardia):心肌病变+心率加快
85
(3)心音分裂(splitting of heart ounds) 概念:瓣膜关闭不同步 (电活动或机械活动) 生理性或病理性
86
1)S1分裂:
三尖瓣关闭迟于二尖瓣0.03S以上 见于A电延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B机械活动延迟:肺动脉高压
(2)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扩大): (3)左、右心室增大:普大型 (4)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二尖瓣型心 (pear-shaped heart) (5)心包积液:烧瓶型,随体位改变
54
四、听诊(auscultation) 〈一〉、简介:
方法:听诊器 Stethoscopes ,钟型胸件适宜
S1
S1
S2
S2
S3 S4
70
(1)正常心音
• 第一心音(first heart sound,S1 ) :
由四种成分组成,第2、3成分为可听到的成分
产生机制:主要由二、三尖瓣关闭构成
二尖瓣关闭第二成分;三尖瓣关闭
组成第三成分
听诊特点:音调较低,强度较响, 历时
较长,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最
响。
听低频音,扁平的膜件适宜听高频音。
注意事项:体位 意义:
55
〈二〉、心脏瓣膜听诊区( auscultatory valve area)
概念:瓣膜关闭时产生的声音传至体表最 易听 清的部位
常用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mitral area) 肺动脉瓣区(pulmonary area) 主动脉瓣区(aortic area)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rb area) 三尖瓣区(tricuspid area)
流先心, 风心 (录音:正常心音) (录音:S2增强及分裂:)
83
S2减弱
③A2减弱:主动脉瓣狭窄、低血压、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
④P2减弱: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 不全。
84
(2)心音性质改变:
S1与S2特点相似及心动过速造成
单音律:严重心肌病变时, S1失去原来的性质,
且S1与S2明显减弱,即为单音律
闭、高心,又称主动脉型心。
48
(2)右心室增大: (3)左、右心室增大:普大型
49
(4)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二尖瓣型心
50
51
(5)心包积液:烧瓶型,随体位改变
52
53
叩诊内容小结:
心脏浊音界异常的临床意义?
(1)左心室增大:靴型心(心界向左下扩大); 常见于主闭、高心,又称主动脉型心。
18
心脏增大的结果: 左心室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19
左心室扩大
20
心脏增大的结果: 右室大,心尖搏动左移
21
左右心室同时扩大,向左下移位
22
正常肺部
左肺不张
23
肺气肿及其心脏
24
4.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 影响心尖搏动的因素:
心肌收缩能力 胸壁厚度和肋间隙宽度 心脏-心包-胸腔-胸壁之间的震动传导
34
时相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心尖区 心尖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35
(三)心包摩擦感(pericardium friction rub)
1、产生机制: 2、特点:心前区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明显,
59
2、心律(cardiac rhythm) 正常为规则(录音)
S1 S2
S1 S2
S1 S2
(1)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60
(2)期前收缩(premature beat) (录音) (早搏)
S1 S2
S1 S2 S1 S2
S1 S2
61
(3)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录音) 听诊特点: 1)心律绝对不规则; 2)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3)脉搏短绌 ( pulse deficit )

单指
31
触诊 内容: 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震颤 心包摩擦感
32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 进一步确定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 确定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 • 抬举性心尖搏动
33
(二)震颤 (thrill)
• 定义: 用手触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 • 发生机制:心血管存在器质性病变 • 观察内容:部位、时相、临床意义 • 震颤强弱决定因素:
(录音)
71
• 第二心音(second heart sound,S2 ) : 由四种成分组成,第二成分为可听到成分
产生机制:可听到成分由主、肺动脉瓣关 闭所产生。主动脉成分在前
听诊特点:音调较高,强度较弱, 历时较短,心底部最响。
(录音) 72
S1 、 S2 听诊区别 (录音)
73
S1 、 S2 区别方法
• ③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见于房间隔缺损,右房压力明显增高分裂 不受呼吸影响
• ④反常分裂(paradoxial splitting)
特点:吸气分裂变窄。见于右室排血延长、延 时
89
病理性S2分裂的原因
RV排血时间延长 LV排血时间延长(逆分裂)
电源性
因 素 RBBB
LBBB
坐位、前倾时易触知。 3 、意义:结核性心包炎最常见。
36
风湿性心包炎(绒毛心)
37
触诊内容小结
1、心脏触诊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2、试述各瓣膜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包摩擦感的正确检查方法?
38
触诊内容小结演示(点→ 面)
震颤 震颤
摩擦感
震颤 震时颤
39
三、叩诊
(一) 叩诊注意事项:间接叩诊法(轻) 左界轻叩 右界稍重 生理变化: 胸壁厚薄等决定叩诊 力量
• 颈动脉外向搏动与S1同步,可据此确定 • 现在易于区分S1 、S2的区域听诊,默诵
S1 、S2节律,向难以区分S1 、S2的区域逐 步移动
74
S3与S4
• 第三心音 S3 : 舒张早期(S2后0.12-0.18秒 ) (录音) 意义:
• 第四心音 S4:舒张晚期(S1前0.1秒) 意义:
S1
S1
79
S1增强
① 生理性增强:心动过速或心肌收缩力增强 ②病理性S1增强:
二尖瓣狭窄 高热,甲亢,贫血,心肌肥厚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大炮音(cannon sound) (录音:正常心音) (录音:S1增强)
80
S1减弱:
二闭、主闭 :充盈过度、瓣膜损害 P-R间期延长: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脏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1
2
心脏投影
3
4
5
概述
• 意义:帮助诊断心脏病,了解疾病的严 重程度
• 注意事项:安静、专注、听诊器 • 方法与要求:受检者多取(平)卧位,
或坐位 (门诊) 多个体位
6
一、视诊( inspection)
RV前负荷过重 LV前负荷过重
机械性 ASD、VSD
RV后负荷过重 LV后负荷过重
因 素 PS、肺高压 AS、高血压
25
生理条件下:
胸壁厚薄 肋间宽窄 剧烈运动 情绪激动
26
病理条件下: 增强(意义大):强而广 左室增大(抬举性)、甲亢、 发 热 、贫血。 减弱:心肌病变(大而弱),心包积 液, 左侧胸腔积液、积气、肺气肿。
27
负性心尖搏动: 定义: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见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