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幼儿健康与健康评价课件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幼儿健康与健康评价课件
(三)婴儿期或乳儿期(29天至1岁)
体格增长迅速;乳牙开始萌出;呀呀学 语 ;逐步学会爬.坐.站.走;哺乳与辅食 交替,易发生腹泻和营养不良;抵抗力 较差,易感染多种疾病
合理调配营养,适时增加辅食;按时接种和 健康检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生活 护理 ,经常晒太阳,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四)幼儿前期(1—3岁)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各个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 成熟。量变和质变通常同时进行,但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
(二)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独特的特点,各阶段 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每个儿童 的体型、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密切联系
生理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生理功能 生理缺陷会引起心理活动的不正常 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5、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
习和劳动,定时进餐和充足的睡眠,可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6、药物 用药不当或过量,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
7、季节气候 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 8、社会因素 贫困、食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拥挤、缺乏
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 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状态。它标志
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 人的阶段。
二、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 特点: 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健康
状况、情绪、营养、卫生环境等都会影响胎儿发育
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一)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以测出的各种量度
1、体重: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反映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
1~10岁体重(kg)=年龄×2+8(或7)
2、身高: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 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
2-12岁身高(cm)=年龄×5+80(或75)
高
第一年,出生后身长.体重增长最快(20-25cm,6—7kg)
峰 第二个突增阶段: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向心发展规律
身体各部分的增长幅度:头部增加1倍,躯干2倍,上肢3倍,下肢4倍
(四)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神经系统领先发育 ,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90% 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 第一个10年发育特别迅速,第二个10年逐渐萎缩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童年时期进展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二、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二、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
实践与训练:生长发育的测量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 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3、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反映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4、胸围: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
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
5、坐高: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 2、肺活量、呼吸频率 反映呼吸系统机能的指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反映骨骼肌肉系统机能的指标 4、最大耗氧量 心血管和呼吸机能的综合指标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胎儿形态发育: 头部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无意识乱动
一把抓
拿
捏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也不均衡
生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长 突 增
胎儿中期,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胎儿后期,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保健:ຫໍສະໝຸດ 孕妇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摄
取富含营养的食物;防止各种疾病的感 染;避免接触有毒物品和放射源
(二)新生儿期(分娩至出生后28天)
特点: 离开母体独立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变,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
变到初建和巩固
保健: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注意
保暖及脐带、皮肤和粘膜的清洁; 选择衣物;预防感染性疾病
体格发育减慢,四肢增长较快;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逐 渐完善;智力发育增快,理解能力加强,求知欲强,好 奇.好问.好模仿;运动的协调能力逐渐完善 ;抵抗力虽 已增强,但接触疾病和受伤的机会增多
加强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进行体格锻 炼;供给充足的营养;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 养;开发智力潜能
身长.体重增长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 快;乳牙全部出齐,转为普通食物;动作 发展迅速,语言.思维能力增强,智能发育 较快;好奇心强,识别危险能力不足;免 疫力仍较低,易患传染性疾病
给予富含营养、质软易消化的食物;加强 预防接种;防止中毒或创伤;注意早期教 育,养成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
(五)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岁)
都与小儿生长发育有关
(二)外在因素
1、母体健康状况 孕母的营养、疾病、情绪、用药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
发育; 哺乳期母亲的营养、情绪也会影响婴儿发育
2、营养 营养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影响发育,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3、疾病 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有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4、体育锻炼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呼吸、运动和心血管的功能,特别
1、遗传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
身高、体重、皮下脂肪、血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倾向性
(父身高+母身高)
男孩成人时身高(cm)=
2
× 1.08
(父身高× 0.923 +母身高)
女孩成人时身高(cm)=
2
2、性别 男孩比女孩重而高 ,女孩青春发育期比男孩早
3、内分泌 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及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