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目录 绪论........................................................................................................................................... 2 第1章 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 2 1.1 地理环境 ................................................................................................................ 2
1.2 自然资源 ................................................................................................................ 2 1.3 社会与经济 ............................................................................................................ 3 第2章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 5 第3章 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 6 第4章 城市的空间布局 .........................................................................................................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 7 第5章 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 11 第6章 总 结 ......................................................................................................................... 11 参考文献 ................................................................................................................................. 12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 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 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 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被誉为中国“煤都”。 地下热水资源:全市有地热田3处,面积大,总量高,可采量多,并有一定的潜力区。地下热水除热能资源可以利用外,对发展矿泉疗养、养殖和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此外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太阳能,旅游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是一个资源宝库。 1.3 社会与经济 政府部门重点深化农村经济、国有企业、财政、科教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五项改革,努力改善发展环境,使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增势强劲;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内外贸易繁荣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然而大同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仍然脆弱,工业结构调整尚需努力,地方财政尚需努力,城镇下岗再就业压力较大……因此,深入了解大同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仍需尽快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第2章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一、1954年版总体规划(1954-1972) 城市性质:大同市是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的工业城市,是京包、同蒲线上的重要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旧城及城外周边 规划特点: 1、先生产后生活、偏重工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2、规划层次与内容明显欠缺,似为建设计划; 3、典型的“摊大饼”式的空间结构; 4、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二、1984年版总体规划(1984-2000) 城市性质:大同市是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重要能源基地,是华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的工业为重型结构,在发展主导工业的同时,注重轻工业的发展。 城市发展方向:向旧城以外的南部、西南部发展,御河以东地区为城市发展预留用地,避开老城独立发展新区。
规划特点: 1、提出了绿化系统及文瀛湖风景游览区生态目标;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2、划定了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森林保护区等长远发展保障目标;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标不够明确,原则不够清晰,控制不够严格; 4、放弃了古城整体性、真实性的保护理念,由整体性保护降为了片区和点状保护,由此行成了对古城整体风貌大面积建设性破坏的开端; 5、未能将御东区域纳入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范围。 三、2006年版总体规划(2006-2020) 城市性质:大同市是山西省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能源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以御河以东地区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 规划特点: 1、城市空间布局中明确提出建设御东新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 2、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设御河生态公园、文瀛湖公园,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目标更为明确。 3、对城市发展目标预期明显不足,对区域地位下降面临边缘化威胁认识不够,产业结构依然单一,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城乡一元化结构不够明确,空间结构主城单一集中,城市特色缺乏张力。 4、在主城区内散点布置建设的各类大型工业,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不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四、2011年总体规划修改(2011-2020) 城市性质:国家新型能源基地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 城市发展方向:向东(御东)、向西南(口泉)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 规划特点: 1、城市定位中强调了产业、文化、生态并举,明确了发展旅游城市的目标。 2、提出城市发展战略为:主副双城,协调发展;重组交通,优化联系;整山治水,修复环境;文化复兴,再现辉煌。 3、城市交通体系中对轨道交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4、明确了城市产业以园区集聚发展为方向,但产业多元化预期不足,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布置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