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基本知识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无机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1)常用纺织纤维的表示方法棉纤维C,亚麻L,苎麻Ramie,桑蚕丝S,羊毛纤维W,粘胶纤维R,涤纶纤维P(T),腈纶纤维A,锦纶纤维N,丙纶纤维PP,等等。
(2)常用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a手感目测法: 手感目测法是鉴别纤维最简单的方法。
它是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色泽、手感及拉伸等特征来区分天然纤维、麻、丝、毛及化学纤维。
b燃烧法:鉴别纤维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见附表1。
c化学溶解法:根据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在各种化学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各异的原理来鉴别纤维。
这个方法可靠、准确,既可定性又可定性分析。
表1各种纤维在燃烧时的特征1、常见纺纱方式和特点(1)环锭纺: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棉纱被加捻制成细纱,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
纺纱时须条是通过钢丝圈绕在锭子上旋转,进行加捻,是现在最为普遍的一种纺纱方法。
优缺点:纱中纤维内外缠绕联接,纱线结构紧密,强力高,效率低,毛羽较多。
(2)气流纺:气流纺不用锭子,主要靠分梳辊、纺杯、假捻装置等多个部件。
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分梳喂入的棉条纤维,通过它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
纺杯是个小小的金属杯子,根据液体压强的原理,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形成纤维流,杯子外有一根纱头,把杯子内壁的纤维引出来,并连接起来,再加上杯子带着纱尾高速旋转所产生的作用,就好像一边“喂”棉纤维,一边加纱线搓捏,使纱线与杯子内壁的纤维连接,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地输出纱线,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气流纺纺纱时,加捻须条发生断裂,通过转杯高速转动形成负压,使须条加捻。
气流纺现在还只能纺比较粗的纱线,一般在30英支以下。
优缺点:纺纱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纱线条干、毛羽比环锭纺纱要好。
但只能加工低支纱,强力低,耐磨性不是很好。
(3)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
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
纤维须条从前罗拉前口输出后,经过异形吸风管外套网眼皮圈,通过异形管的吸风槽使须条集聚、转动,逐步从扁平带状转为圆柱体,纤维的端头均捻入纱线内,因此成纱非常紧密,称之为紧密纺。
优缺点:紧密纺纱毛羽少,强力比传统单纱高,条干不匀,粗、细节指数比普通精梳纱好。
用相同它织成的布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光洁。
但价格比较高。
(4)涡流纺:是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
纤维条由给棉罗拉喂入,经过刺辊开松成单纤维,借气流的作用,从输棉管道高速喂入涡流管内,风机不断地从管中抽取空气,外面的空气沿风口进入涡流管内,产生旋涡状的气流,当旋转向上的气流到达芯管时,与输棉管道进入的纤维汇合,沿涡流管内壁形成一个凝聚纤维环,稳定地围绕涡流管轴线,高速回转,将纤维加捻成纱。
优缺点:速度快、产量高、操作简单,宜做起绒产品,但适纺原料的范围仅局限于短化纤及中长纤维,强力偏低。
(5)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在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并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的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倂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
又命并捻纺,国内称为AB纱。
优缺点:毛羽少、强力高、耐磨性好、透气性好,手感柔软。
但捻度不稳定。
(6)无捻纺纱:可用两种方法生产a由可溶性的PVA长丝或桑蚕丝包缠在无捻棉束表面构成包缠纱,在织制织物时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承受一定的张力,然后再制成成品后将PVA或桑蚕丝溶解于水中,使织物成无圈无捻蓬松状态处。
b使用粘合剂使纤维条中的纤维互相粘合成纱的一种纺纱方法。
优缺点:柔软、蓬松、吸湿性好,但会有一些掉毛。
2、常见特殊纱线:竹节纱、点子纱、大肚纱、圈圈纱、结子线、双股线、倂花线、花式线、其他金银丝、弹力丝等等。
3、纱线的粗细及捻度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有号数(或称特数Tex),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
我们通常用英制支数来表示。
(1)纱线号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米长的纱线的重量是几克,就称几号纱,也称特数。
号数=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纱线长度,以“Tex”表示。
纱线的号数越大,说明一定长度的纱线越重,纱越粗。
这种表示纱线粗细的方法称为定长制。
(2)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重一磅的纱线有几个840码。
即长为几支纱。
英制支数=纱线长度(码)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磅,以“S”表示。
英制支数越大,说明一定重量的纱线越长,纱线越细。
这种表示纱线粗细的方法称为定重制一般地,18英支以下的纱称为粗支纱,粗支纱一般用来生产牛仔布,粗平布,粗支纱卡和帆布等产品;19-28英支的纱称为中支纱;29-58英支的纱称为细支纱;60英支以上的称为高支纱。
英制支数在纱支右上角用“s”来表示。
例:18支写作,60支写作。
(3)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重一克的纱线有几个1000米长,就是几支纱。
或者说一克重的纱有几米长就是几支纱,是定重制。
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制支数=纱线长度(米)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以“N”表示。
(4)旦尼尔: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的纱线的重量是几克,就称几旦尼尔,是定长制。
旦尼尔=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纱线长度,以“D”表示。
旦数越高,纱线越粗。
(5)纱支的公英制换算棉花的公定回潮率为8.4%,标准回潮率为9.89%。
根据公制英制的关系和上述定义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如下的换算公式。
(6加捻是使纱条的两个界面产生相对回转,当纱条受到拉伸外力时,使纤维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不易滑脱。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实际生产中常用年系数来表示纱线的加捻程度。
以下是常用纱支的捻度,捻系数。
说明:计算公式:捻度/10cm=。
一、纺织面料的分类及风格1、纺织面料的分类面料统称为织物。
根据使用的生产设备不同,有梭织,针织和非织造织物之分。
根据所用的原料不同,有天然纤维面料,人造纤维面料和混纺类面料。
根据生产工艺不同有坯布,染色布,印花布和色织布等等。
(1)梭织物梭织物也称机织物,实际上,这两个名称现在说来都不确切,因为现在大部分都是无梭织机在制造。
梭织物结构上是有两个系统的纱线组成的,即纵向的称为经纱,横向的称为纬纱。
通过这两组纱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上下交织而成为各种织物。
这种相互交织的规律称之为织物组织。
如一上一下交织就称之为平纹组织织物,还有斜纹、缎纹,大提花,小提花和复杂织物组织等等。
经纱一般在布面上密度较高,同时是与布边平行,纱品质及捻度较高,织布时一般要浆纱。
纬纱是有布边到布边与经向交错,不需要浆纱。
根据所用织机的不同,又有有梭织机织物和无梭织机织物之分。
有梭织机织物为光边,质量较差,织疵较多,现在都已发展成为无梭织机了。
无梭织机织物一般为毛边,但是也有光边的,是用织入边装置将剪断的纬纱再折回布边织成的。
因此其布边较厚。
斜纹织物分为左斜“S”和右斜“Z”。
左斜为左高右低,反之为右斜。
为了使织物折射反光给人的视觉以纹理清晰的感觉,通常纱织物为左斜,线织物为右斜。
(2)针织物针织物是在针织机上生产的,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
针织物一般只有一个系统的纱线。
根据工艺的不同特点,针织生产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
在纬编中,原料经过络纱,便可用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垫放在纬编针织机各相应的针上,以编织成纬编针织物,这种机上横向套圈编织成的织物称为纬编织物。
在经编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在经轴上,然后上机生产,从经轴上退解下来的各根纱线沿经向各自垫放在经编机的一枚至多两枚织针上,以编织成经编织物。
这种机上纵向编制成的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纬编和经编织物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具体的种类很多。
如汗布(平纹、斜纹),罗纹,抽条,起圈等。
经编织物一般用于家纺制品,产业用纺织品,内衣面料,泳衣等。
纬编织物用途广泛,各种服装面料都有纬编织物。
因其手感柔软,主要用以内衣面料为主。
纬编织的纱是水平方向由一端到另一端,一般常用的纬编针织布多为圆机针织。
坯布及成品经常成圆筒状,后经开幅成平布。
经编的布是沿布延伸方向,一般经编针织布的弹性较纬编的布差,但尺寸稳定性好。
(3)非制造织物非制造织物也称无纺布,因为它不经过纺纱、织造,直接由散纤维梳理成网后制成织物,因此成为无纺布或非制造织物。
其生产的方法很多,有浸渍粘合法,热扎法,熔喷法,针刺法等。
无纺布一般做产业用纺织品,如土工布,过滤包装材料,医疗用绷带等。
用于服饰领域的大多为衬布、絮片、口罩,还有医用手术衣帽、妇女儿童卫生用品等。
2、纺织面料的风格面料的风格是指面料的外观和触感,是人对织物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包括织物的花型、色泽、色光、鲜艳度、布面平整度和光泽度、纹路清晰度、绒面织物的绒毛长短、稀密程度。
(1)梭织物的规格织物组织、经纬密度、原料、纱支粗细直接关系到织物的外观、手感、厚薄、功能效果和强度要求。
梭织面料的规格一般包括原纱类别,经纬纱支,经纬密度,织物组织,布幅等项目。
国家规定一律用公制,但出口产品都用英制。
A 原料类别是指该面料使用什么纱生产的,原料类别包括了用什么原料,使用哪种纺纱工艺设备,是纯纺还是混纺,混纺的比例是多少(即原料的成分)等。
一般都是在纱支前加一个英支字母代号表示,常见代号如下:纯纺纱棉C,毛W,丝S,亚麻L,涤纶P(或T),锦纶N,腈纶A,丙纶PP,粘胶R;混纺纱是由两个或多个原料的代号共同组成,如:涤纶与棉混纺T/C,腈纶与棉混纺A/C,涤纶与粘胶混纺T/R,亚麻与棉混纺L/C,亚麻与粘胶混纺L/R。
含棉50%以上的涤纶与棉混纺纱称之为CVC,涤纶、麻和粘胶混纺纱T/L/R称之为三合一纱。
纺纱生产工艺的英文字母代号为:精梳纱在原料代号前加J,紧密纺纱加M,气流纺纱加OE,烧毛纱加G。
如前章所述,原料的鉴别一般用手感目测及拆几根纱线燃烧一下即可鉴别,如需分析混纺比,就需用显微镜或化学分析等方法来鉴别了。
B 经纬纱支织物中所用的经纱、纬纱的粗细用的是多少支纱,通常是凭经验比较法加称重法来判断,纱支的公英制换算前章已经讲述。
C 经纬密度经纬密度是指织物中单位密度(或长度)里的纱线根数,称为经纱(或纬纱)密度。
也有公制和英制之分。
按我国法定度量衡规定,经纬纱密度是以10公分中的纱线根数为单位的,而出口产品是以每英寸中的纱线根数为单位的。
公制密度为根/10cm,英制密度为根/inch。
换算关系为:1inch=2.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