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整理:孙彩霞 2012届高三(30)(31)班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实词 1 传记文学中常见文言实词归类
一、官位升迁、任免 (1)辟:征召(2)迁:升官(3)拜:任命,授给官职(4)举:举荐(5)擢:提拔选拔 (6)调:调任(7)累迁: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 (10)除:任命授职(11)转:改任(12)摄:代理 (13)署:委任、代理(14)典:主管(15)知:作某地的知县 (16)相:作某国的丞相(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二、有才能被看重(不重用) (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3)异:认为才能奇特(4)见知:被人所知。 三、遭嫉妒或受迫害 (1)害:嫉妒 (2)短:说某人的坏话 (3)隙:与某人有隔阂 (4)刺:指责。 (5)衔:恨 (6)疾:憎恨、嫉忌 (7)劾:弹劾,揭发罪状 (8)贾祸:招来祸患 四、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 (1)坐:①因犯错而定罪 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2)案(按):考察、审问 (3)论:判罪 (4)当:定罪 (5)狱:案件 (6)牒:文书 五、要求辞官回家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2)致仕:请辞官回家 (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六、与政事相关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2)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七、时间 (1)表瞬间、一会、不久: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以后: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 (一)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俄:顷刻、片刻,一会儿。《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姑:暂且,姑且。《勾践灭吴》“请姑无庸战。” 且: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聊: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旋:不久,一会儿。《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寻:不久。《虎丘记》“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暂:暂时。《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2、双音节词语 刹那:一念之间,一瞬间。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憎衹长,欢荣刹那促。” 俄而、俄顷:不久、顷刻,一会儿。《咏雪》“俄而雪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既而:不久。《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顷之:不久,一会儿。《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收编整理:孙彩霞 2012届高三(30)(31)班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实词 2 顷刻:一会儿。《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霎时:转眼工夫。《长亭送别》“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斯须:片刻,一会儿工夫。《促织》“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少间:一会儿。《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少时:一会儿,不久。《狼》“少时,一狼径去”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弹指:比喻时间暂短。司空图《偶书》“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未几:不久,一会儿。《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无日:没多少日子。《殽之战》“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无何:不久,没多久。《山市》“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须臾:片刻、一会儿。《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一瞬:瞬间,一眨眼工夫。《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有顷:过了一会儿,不久。《柳毅传》“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有间:过了一会儿,不久。《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逾时:过了一会儿。《山市》“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二)表示时间短暂且表明时态或情态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才:刚刚,另“裁”同“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刚刚。《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方:刚、正。沈复《童趣》“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一: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向:刚才。《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新:刚刚。《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乍:刚、才。《如梦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猝:立即。另外卒、倅同“猝”。《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顿: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立: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立诛杀曹无伤。” 速:马上。《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辄:立即、就。《醉翁亭记》“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亟:急、急忙,赶快。《郑伯克段于鄢》中“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双音节词语: 卒然:同“猝然”,突然。《孟子见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忽然:突然,表示事物来得迅速并且出乎意外。《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倏忽:表示时间短,发生突然。《山市》“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倏尔:表示时间短,突然、忽然。周密《观潮》“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八、受到诬陷 (1)中:诬陷,中伤(2)谮: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诬陷,中伤(3)诬:诬陷 九、赞扬 多、嘉、称、誉、与、许、叹 十、内心嫉恨 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十一、责备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十二、宽容 容、贷、恕、宽 十三、跟京城有关的 禁、阙、畿、京、京畿 十四、到往某地 收编整理:孙彩霞 2012届高三(30)(31)班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实词 3 如、过、诣、幸、往、经 十五、拜访 造、过、访、谒(见)、顾 十六、劝说 说、劝、规、讽、讥、谤、谏 十七、其他分类: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