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1版历史课标读后感

人教版2011版历史课标读后感

2011版历史课标读后感
小尖中学杨中仕
2011年版历史课标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做了不同程度的修动。

变化后的历史课程标准便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接受历史,理解和分析历史。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也能从新课标中汲取许多可贵之处,去服务学生。

那么,如何根据新课标引领学生走入精彩的历史天地呢?
首先,应该展示历史细节,生动讲述历史细节,让学生感受历史细节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运用一些历史细节,还原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既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接受,又不容易被学生遗忘。

细节的系统性、逻辑性,还可以留下触动心弦的震撼。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情感的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第二,尊重学生人格,实施民主教学。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以提高师生间的合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强烈的爱,以诚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营造有利于学生走进历史的良好氛围。

教师教学民主,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师生双向平等,互尊互爱,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所在。

第三,营造历史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遥远。

人的认知是从感知开始的,直觉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

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材料教学,有意识地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境,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营造最佳的历史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建立新型评价观,用发展的目光鼓励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

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评价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

教学中,教师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因为历史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多种发展提供可能。

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小尖中学杨中仕
2013年8月2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