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某地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
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玫瑰酒的热销是因为其新颖的设计,折射的是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D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2.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吃饭讲究“顿顿有余”,好像只有多些、浪费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
这就导致了平时大行其道的餐桌浪费。
这种消费行为是( )
A.从众、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C
解析面子观既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切题。
A、B、D三项都不准确。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换客”一族。
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 )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②是勤俭节约的表现③具有正确金钱观的表现④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是在正确金钱观指导下的一种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资源,②③符合题意;“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求实心理的反映,不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①说法错误;“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4.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 B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上重物质消费而轻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现象,告诫人们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选B,排除A、C、D三项。
5.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制果汁,少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少用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低碳社区的建设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③我国消费者已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④建设低碳社区会抑制社会的有效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建设低碳社区,倡导低碳消费,符合绿色消费理念,之所以要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是因为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绝对化,排除。
绿色消费理念会形成新的消费需求,④说法错误。
6.混搭是一门艺术,时尚美观,将古今内涵完美地结合一体,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种消费( )
①属于生存资料消费②有时可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③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表明混搭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7.为了给刚工作无积蓄的儿子买房,工薪阶层的老张夫妇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向银行贷款几十万元。
新房钥匙拿到手,短暂的高兴之后,全家人都开始为沉重的债务忧心忡忡。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租赁消费优于贷款消费,这样的家庭应选择租房
B.买房属于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消费,无需担心
C.家庭消费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D.工薪阶层买房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答案 C
解析租赁消费与贷款消费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A 错误。
买房所需资金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担心是必然的,B错误。
家庭消费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C符合题意。
D明显错误。
8.下面漫画《粒粒皆辛苦》告诫我们要( )
①节约资源,绿色消费②量入为出,减少消费③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④避免盲从,注重精神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学生食堂中浪费食物的现象,违反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要求,会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消费,故①③是针对漫画的正确要求;②错误,量入为出要求适度消费而不是减少消费,因为减少消费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④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9.心理经济学认为,人们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
透视“姚明现象”,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
正是抓住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
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这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①符合题意,排除②;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享受资料消费,④符合题意,排除③。
故本题选择D。
易错警示从两方面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①二者实质与目的不同: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即“随大流”,缺乏主见,目的不是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和“比”,往往是低收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目的是炫耀。
②对两种心理的态度不同:从众心理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必须反对。
易错点二混淆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
10.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
的“求异心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④中的“逐步减少消费”说法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B。
易错警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11.(2016·全国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可知,试客在购买商品前,先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
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D为正确选项。
从众心理表现为盲目地仿效别人,求异心理表现为过分地标新立异,攀比心理表现为炫耀性地向他人看齐,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12.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迅猛发展。
新华社北京2019年2月25日电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在京发布的《2018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家电网购市场增长平稳,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端)规模达到5765亿元,同比增长17.5%。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家电网购规模已占到整体家电市场的35.5%,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小家电实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2018年“双十一”期间,超七成大学生参与“双十一”网购,部分大学生“买买买”导致陷入经济拮据,接下来只能“吃土”;“双十一”后,堆积如“小山”般的快递背后,也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纸盒和塑料包装,令人忧虑。
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谈谈你对网购迅猛发展的认识。
答案①网络购物迅猛发展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提高。
②网络购物迅猛发展有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不应盲目排斥抵制。
③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谈谈对网购迅猛发展的认识。
属解答认识类主观试题,首先要说明网购迅速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的解读: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迅猛发展,故可以从我国经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网购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要说明网购带来的影响,根据材料,侧重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对待网购的正确态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