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农业发展条件和工业区位
一、农业部分的基本概念规律
1.理解农业生产的对象与性质对其生产特点及发展条件(区位)因素变化的意义
(1)自然因素
(21模)
(3 ②农业生产目的:市场经济——社会属性
(4)农业生产类型
①以投入、产出分:(粗放型————————密集型)
②以农产品用途分:(自给型————————商品化)
3.农业生产的问题与对策————“2004年国际水稻年”
①全球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发达国家相对过剩(5个粮食出口国——美、加、澳、法、阿),发展中国家(特别东、中、西非)粮食不足及解决办法。
② 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能量密集型农业;生态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水、土、大气等污染(如无机物污染、富营养化等)
二、做题技巧
1.信息提取
例1:(01高考)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 =0.075QTWS [千克/(公顷·年)]
Q :太阳辐射收入 [105焦耳/(厘米2·年)] T :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 :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 :土壤有效系数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 .1101.6千克
B .11016千克
C .31016千克
D .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
据) 、 ;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 、 。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 。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2.地理规律演变(自然及人文规律)
例2:(00年高考)图示意昆明附近产
业转化的构想,I 表示烟草业的变化,II
表示鲜花业的变化。
读图并回答:
(1)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
候资源优势是 。
(2)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是。
(3)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
地点 Q(105) T W S 拉萨 8.5 0.38 0.5 0.6
酒泉 6.3 0.42 0.1 0.8 沈阳 5.1 0.40 0.9 0.8 武汉 4.9 0.63 1.0 0.8
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
(4)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后括号内):
A.减少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例3:(单选)右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
参考图回答(1)—(3)题。
(1)处于阶段III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2)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区划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
(3)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
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术投入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D.大量使用农药
例4:(02年高考)(双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同期粮食需求却持续增长。
回答(1)—(2)题。
(1)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农用土地退化B.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下降
C.灌溉用水日益短缺D.无机肥料使用减少
(2)为扭转这种趋势,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保持和增加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大量开垦荒地D.控制人口增长
3.对各种地理要素分析、综合、评价。
例5:照片为美国航天飞机所拍摄到的地球表面
某地区,照片中每个圆圈面积约8千公亩。
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照片中的圆圈属于何种土地利用?
A.储油槽B.农地
C.鱼池D.工厂
(2)照片中非圆圈的背景部分是何种土地覆盖?
A.沙漠B.水体
C.草地D.森林
(3)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与下列何种环境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B.土壤C.气候D.地质
(4)本区最可能位在下列哪一地区?
A.美国东部B.中美洲C.南亚D.中东
(5)本区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A.雨水B.河水C.地下水D.海水淡化
三、工业部分基本概念及企业发展过程
1.工业生产区位
(1)投入方向:(4个密集型————注意与工业指向型的区别与联系)
(2)工业生产原则:投入(最少)与产出(最大)
(3)区位因素的变化(关键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的统一
2.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化
(1)跨国公司的作用
(2)科技进步的贡献(交通与通讯)
(3)区域经济的整合与竞争
例6:(01高考)把图11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钢铁工业工区
客运码头
纺织工业区
货运码头
高科技工业区
水厂
城市绿地
污水处理厂
例7: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例8:(01高考)右图中甲、乙图分别反映工业
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
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开拓市场,
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车的多个零部
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该小轿
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
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位于
布雷勒河谷地。
15世纪以来,在水、
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
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
至今集
聚了43个公司,从事制模、制瓶、
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
它们协
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
地。
据图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整车厂所在的3个国家分
别是、、;
乙图中香水瓶生产中心所在的国家是。
(2)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在以下
产品中,其零部件生产布局有类似分散特征的是( )。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
号里)
A.服装 B.飞机 C.二胡 D.沙发
(3)多个企业在一地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于同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原材料的及
时供应,以满足香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
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业的布局应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 )。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瓷花瓶 B.洗发水 C.塑料袋 D.啤酒瓶
(4)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顾客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
从
总体上说,跨国公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生产成本,
产
品市场。
(5)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了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
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
专业化分工、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
例9: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福尔摩沙特展,内容说明17、18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一些历史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就地理位置而言,台湾早期扮演何种角色?
A.石油资源的输出地当局 B.交通要冲与经济的据点
C.倭寇与海盗储藏战利品的金银岛 D.中国大陆往外输出货物到其他国家的输出站(2)在17、18世纪到台湾南部的荷兰人,可以看到何种地理景观?
A.到处都是湾澳,有许多天然良港 B.海岸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地形陡峻 C.充满了硫气、硫磺及温泉与火山的地形
D.到处都有许多沙洲,必须非常小心船只搁浅
(3)17、18世纪来台湾的荷兰人最有可能会购买什么作为贸易商品?
A.廉价的电子产品 B.稀有的桧木与扁柏
C.昂贵的黄金与珠宝 D.一般的樟脑与砂糖
例10:某钢铁企业100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
读图1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年份每冶炼一吨钢所需要的煤、铁矿石(单位: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