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区域卫生规划(2009年—2015年)以党的十七大和海南省委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和《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为构架,编制本规划,旨在加强三亚市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努力实现全市卫生资源的统筹与优化配置,规范全行业管理,建立适应我市“海南南部中心”和“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发展要求、服务琼南地区的高水平医疗卫生保障平台,逐步实现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满足辖区及琼南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同时实施高端战略,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三亚市位于海南省南端,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6.2摄氏度。
陆地面积19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
三亚市是海南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设3个管理区,辖6个镇,境内有5个国营农场。
2007年末常住总人口52.39万人。
三亚是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具有典型的热带滨海景观,阳光、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长209公里,有19个港湾,海域水质良好,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
著名景点有天涯海角、亚龙湾、南山、大东海、鹿回头、小洞天、三亚湾、西岛、蜈支洲岛等。
改革开放以来,三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生产总值122.32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22.1%。
人均生产总值26414元,增长18.6%。
地方财政收入22.09亿元,增长118.9%,城镇居民平均收入11642元,增长23.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376元,增长17.5%。
三亚凤凰机场近期年吞吐量为531.1万人次/年,已开通了96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5条。
(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1、卫生资源卫生机构:2007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9家。
其中,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2家,社会办医疗机构17家。
全市综合医院有8家。
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家(三亚农垦医院),二级甲等医疗机构1家(市人民医院),分别设有医疗急救中心。
市级公共卫生机构有3家,分别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监督所。
市区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六镇设有6个中心卫生院、5个中心卫生院分院,5个农场医院。
全市村卫生室91家,按国家卫生部规定,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
人力资源:2007年全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有32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75人,占78.5%。
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1165人,注册护士1136人,药剂人员120人,技师(士)169人,其中检验师125人,其它技术人员385人。
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68人。
职称分布是:高级职称12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4.27%,中级职称55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18.63%。
学历分布是:硕士以上占0.7%,本科占15.4%,大专占26.3%,中专及以下占57.6%。
此外,全市共有91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91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医生数为0.36人床位数:2007年全市医疗机构有床位1729张,其中市区医疗机构1511张,卫生院218张,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位数3.4张;卫生经费投入情况:2007年,市地财预算内卫生事业费投入9887万元,基本建设经费4360万元。
人均卫生事业费203元,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不含基建支出)3.9%。
各项经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医院30.4%,卫生院28.3%,疾病预防控制11.2%,妇幼保健7.5%,中医事业14.8%,其他7.8%。
表1 2007年三亚市卫生资源情况及与海南省、全国的比较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数(人)每千人口床位数(张)人均卫生事业费(元)三亚市 5.68 2.22 2.170.36 3.40203.0海口市7.73 2.86 3.050.63 4.71——海南省 3.89 1.51 1.490.56 2.49109.2全国(2006年)3.58 1.54 1.10 1.10 2.70178.12、卫生服务状况医疗服务:2007年全市完成门诊量近200万人次,其中市级医疗单位为1624743人次,占82.2%。
农村为351820人次,占17.8%。
平均每名医生年诊疗人次为1696.7人次(海南省为1654.5人次,全国为1506人次);全年住院40005人次,其中市级医疗单位为32231人次,占80.57%,农村7774人次,占19.43%;手术人数为8647人次;病床使用率为53.6%(海南省为59.1%,全国为70.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7.8天(海南省为8.1天,全国为8.9天);住院病人抢救成功率90.27%。
疾病预防控制: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无甲类)12种共2010例,比上年下降7.31%,死亡20例,发病为366.24/10万,病死率为1.00%。
发病前5位病种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共2097例,占发病总数的81.7%。
其中肺结核占40.0%,病毒性肝炎占19.8%,流行性腮腺炎占7.8%,梅毒占7.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6.9%。
计划免疫:全市计划免疫接种实行规范化门诊接种, “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7.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100%,糖丸强化免疫服苗率达97%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卫生监督:2007年全市实施卫生监督检查2889户次;抽检餐饮具4165份,总合格率为75.5%,抽检食品96份,合格率为98.5%;监测公共场所450户次,其中空气质量、微小气候、噪声、照度等指标的检测量为2110项次,合格率为96.5%,顾客公共用具抽检400多份,合格率为96.8%。
另外,我市进一步加强食品与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共组织全市餐馆、幼儿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场所2000多家,2.5万人参加培训,培训覆盖率达80%,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
妇幼保健:以“卫IX项目”和“降消项目”工作为契机,加强孕产妇和0~6岁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2007年住院分娩率为96.12%,高危住院分娩率为99.69%,新法接生率为96.7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59.07%,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53.42%,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提高。
新生儿死亡率为8.33‰,婴儿死亡率为10.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23‰,孕产妇死亡率为35.44/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18‰,各项控制指标均低于省规定的范围。
3、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在三亚市市区和农村分别选取了三个抽样调查点,分别是:市区,河西(红旗、建设社区)60户,儋州60户,月川(本地60户、外来60户)120户;农村,崖城水南村60户,崖城保港保平村60户,崖城三公里村60户。
在抽样中,每个独立的60户分别按经济状况好、中、差各抽取20户,进行入户调查。
调查发现,两周患病率在城市为58.3‰,外来人口101.6‰,均低于全国水平(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3.2‰),而农村151.1‰,高于全国水平(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慢性病患病率农村地区较高,为96.7‰,城市则为75.7‰,外来人口81.1‰,均低于全国水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状况差的家庭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从患者住院就诊单位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在市级医院住院者居多,占61.5%,其次是省级医院23.1%,各类门诊部、卫生室和卫生院各占3.8%,农村居民在市级医院住院者占43.5%,卫生院21.7%,省级医院17.4%,各类门诊部、卫生室13.0%。
城市和农村慢性病人未住院的原因大都集中在经济困难(城市70.8%,农村59.1%),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城市25.0%,农村29.5%)。
4、社会与医疗保障服务2007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9112人(覆盖率为82%),保险费征收19636.64万元,支出14499.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578人,保险费征收457.5万元,支出233.0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3845人,保险费征收7569.68万元,支出5256.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230人(覆盖率为95%),保险费征收658.27万元,支出66.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255994人(覆盖率为98%),资金筹集1459.16万元,支出1069.2万元。
5、其他卫生工作中医事业得了长足发展,市中医院开办的按摩、针灸等中医特色专科吸引大批国外游客到三亚来进行治疗和康复疗养,中心卫生院开设中医科,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扬。
“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共派出医疗队24批次,医务人员126人次,为4230人次义诊,免费药品1.8万多元。
健康教育蓬勃开展,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稳步提高。
红会发动组织无偿献血人数10507人次,无偿献血达306.4万ML,全市临床用血全部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
卫生救护培训、善款筹集、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
医疗市场整顿成效显著,取缔大批非法行医诊所,食品、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
(三)主要优势1、卫生资源总量呈增长态势2007年全市医院卫生院床位达1729张,比上年增加138张,增长8.2%;卫生工作人员达3290人,比上年增加276人,增长9.2%;卫生技术人员2975人,比上年增加724人,增长32.2%。
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2.22人、护士数2.17人、床位数3.40张,均高于海南省以及全国水平。
近年政府对卫生投入不断增加,2007年市地财预算内卫生事业费投入9887万元,比上年增加5456万元,增长1.18倍;人均卫生事业费203元,比上年增加100元,增长97.0%。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医疗方面,以农垦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为核心,农村卫生院为枢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为基层网底;预防保健方面,有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结核病、麻风病、慢性病和中心卫生院防保所、社区预防等专线网络。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投入的增加,全市卫生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和改造,尤其是通过改造业务用房和购置先进医疗仪器,较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
城乡三级医疗预防网的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缺医少药的状况,为全市防病治病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市卫生事业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