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欧洲文化的认识

对欧洲文化的认识

对欧洲文化的认识2012-8-14 14:2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时间:2011年10月13日江时学:感谢各位在百忙中参加我们所网站主办的讨论会。

网站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想活跃我们的学术空气和丰富网站的内容。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作为研究欧洲文化的科研人员,我们有义务搞清楚欧洲文化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来回答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什么是文化?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在、妇孺皆知的词。

我在(A. L.Kroeber A•克鲁伯和C•克拉克霍恩撰写的《评文化的概念和定义》(1952年)and C. 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Papers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American Archeology and Et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Vol., XLVII - No. 1, 1952, pp. 41-79. )一书中看到,1871~1951年期间出现了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

我还在I•贾米森撰写的《资本主义与文化:英、美制造业企业的比较分析》(1980年)(Ian Jamieson:Capitalism and Cultu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Gower, 1980, p. 9. )一书中看到,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使用的定义,也有160种之多。

你们在研究欧洲文化时,究竟是如何定义文化的?邝杨:文化的概念应从两个角度看。

从一般的学科角度看,特别是社会学,文化主要体现为价值观、规范、认同以及符号体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应特别注意到文化是一个被使用的概念,含义有变化。

从英语词源学上看,文化起初有“培育、培养”之意,后来,在浪漫主义时期,又着重指精神层面的发展,再到后来,文化概念又包含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含义。

因此,文化概念从历史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客观的、可以被明确界定的概念,要注意到它在具体使用时候的界定方式,不应用单一的方式来看待文化概念。

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精英文化在哲学观念、政治观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大众文化含义则更侧重于生活方式及基本的生活价值观。

赵晨:文化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是,当经济、政治等其它因素无法做出有力解释的时候,学者们就会求诸文化,归结为文化因素。

田德文: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

按照泰勒最初的定义,在人类社会中,所有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以及习惯性的东西都应该属于文化。

20世纪之后,这一概念逐步缩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他将文化概括为价值观和意义体系。

中国的文化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里。

《易•贲卦•象传》称:“(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这两个字形成一个整体词,则始于西汉。

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

简单地说,在中文语境中,“文”意为“好”,取褒义,“化”是一个动词,意为将“不文”变成“文”。

因此,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中,“文化”是指社会中文明的方面。

而西方的文化概念多强调一个民族特有的赋予客观事物意义和价值的方式。

张海洋:有位教授说过,“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所有非生物意义上的存在”。

文化实际上表现为本体论和认识论,文化既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来源,也决定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实际上影响着人类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江时学:据说在18世纪,欧洲的贵族在谈论欧洲上流社会人士的教养与非欧洲人或欧洲的穷人的原始人品之差异时,经常使用“文化”一词。

18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赫尔德率先将culture这个词用作名词,并认为所有民族都有一种“文化”。

欧洲有那么多国家,我们可以说欧洲只有一种文化(及欧洲文化)吗?如果有,那么欧洲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赵晨:文化具有相对性,要看它的参照物是什么。

比如说欧洲文化,主要是就其规模而说的,是人们在谈及东亚文化或美国文化的时候,才说欧洲文化。

而欧洲文化内部自然存在着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等不同文化。

实际上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文化也同样存在差异性,州与州不同,县与县,甚至乡与乡都有自己的特点。

邝杨:欧洲文明中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

田德文:文化与文明都是人为概括的概念。

如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大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欧洲文化,指的是多样性中的共同性,即欧洲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性,如在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法制观念,经济上的自由市场经济等。

张海洋: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首先从国家层面,可以看到其共性;再者从历史层面,从古拉丁文化再到古罗马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文化是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当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存在”。

江时学:国际上许多人在分析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发展时常说,南北美洲在历史上曾经都是欧洲的殖民地,只是宗主国不同而已。

而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南美洲则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其根源是两个地区的文化不同,而文化不同的原因与其历史上的宗主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不同有关,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宗主国英国信奉的是新教,而南美洲国家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信奉的是天主教。

这两种不同宗教产生的文化不同,所以南北美洲的经济发展业绩也不同。

你们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如果说天主教文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这一事实?张海洋:现代化后欧洲文化的特点正如田德文老师所说。

(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法制观念;经济上的自由市场经济等)现代化之前的欧洲文化,一是理想的普世主义,另一个是反霸权存在的文化,有一种尊重少数多元的精神蕴含其中。

杨解朴:我们归纳文化的普世意义何在?田德文:任何人归纳的文化均有其人为性。

有可能被认同,也有可能并不被理解。

赫尔德将文化称为民族精神,他认为所有民族的精神都是平等的。

李靖堃:有人说,欧洲文化除了基督教与工业革命,没有其他的共性,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田德文:无论是基督教,还是工业革命,它本身是个性中的共性。

基督教与工业革命都属于一种概括范畴。

基督教有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之分,工业革命在各国的进程和形态也都不同。

因此,即使是如此概括,也只能在“共性”的意义上来进行理解。

邝杨:不宜用纯客观的固定观点去看欧洲文化,文化特性的表达受多种历史因素的影响。

不存在一个辞典式定义,来定义欧洲文化是什么。

近代以来,虽然形成了关于欧洲文化的某种历史叙事,但这种叙事传统亦受到后现代学派的许多挑战。

江时学:欧洲所的社会文化研究室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能否说说社会文化室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田德文:首先是以战后问题为主,但不划分绝对的界限。

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文化研究,最近结项的院重点课题“欧洲政治文化研究”对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北欧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了研究;第二,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对欧洲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进行研究;第三,欧洲认同研究,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洲”的概念是一个人为建构的过程;第四,中欧关系中的文化交流与观念因素研究;第五,欧洲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

杨解朴:我们也做了有关民间组织、公民社会及宗教问题的研究。

赵柯:研究文化应加入经济文化研究。

经济文化,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

邝杨:从经济发展的政策层面来看,德国在二战后重塑经济体系时,受到社会市场经济理念的影响。

江时学:文化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欧洲文化的哪些特点是有利于或不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能否说的具体一点?最好举出一些例子?杨解朴:德国文化中的结社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压力,令民间、个人承担的责任更大,个人责任感变强。

另外,还有志愿工,他在无偿付出的同时也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赵晨:比较英法的“纳税人”一词:在英文中,意为“纳税人”(taxpayer),潜在涵义是个人因为纳税,所以对于国家来说,处于道义上的高地,强调的是个人应对应享有权力。

在法文中,它是le contribuale,意为“贡献者”,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的义务。

相对来说前者的文化意义偏向个人主义,后者偏向集体主义。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不同影响,比如法国在欧债危机中的摊款数额并不比德国少多少,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法国国民对政府的批评要比德国少得多,对欧洲的救援计划也没有太多非议。

江时学:我不懂德语,但我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德语的“债务”与“罪恶”意思相近。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不能说明,在德国的文化环境中,德国人一般不太愿意负债,从而使德国的负债率低。

这或许还能说明,为什么德国人不愿意替希腊人还债。

邝杨:关于文化与经济问题,有两点应加以研究:第一,欧洲当代的创新精神状态如何,特别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新精神状态如何;第二,欧洲当代的一些观念,如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对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影响。

赵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欧洲文化中信任强于其他文化,对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降低成本有利。

张海洋: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些重要因素,理性主义带来科学与技术进步,打破权力崇拜及等级制度,推动社会层面上的发展。

江时学:国际上许多人在分析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发展时常说,南北美洲在历史上曾经都是欧洲的殖民地,只是宗主国不同而已。

而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南美洲则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其根源是两个地区的文化不同,而文化不同的原因与其历史上的宗主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不同有关,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宗主国英国信奉的是新教,而南美洲国家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信奉的是天主教。

这两种不同宗教产生的文化不同,所以南北美洲的经济发展业绩也不同。

你们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如果说天主教文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这一事实?赵晨:资本主义兴起与新教兴起密切相关。

田德文:西葡扩张是前现代产物,与文化、宗教等因素无直接关系。

邝杨:新教中的个人主义、以及后来的创新精神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同时要注意到美国与南美在社会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如美国的公民社会较为发达,而南美天主教对社会等级制有较强的影响。

不应将经济发展单一地归结为文化影响。

另外,早期美国巨大的规模,也比小国更有发展优势。

赵柯:在13世纪和14世纪,欧洲奉行重商主义,此外西班牙首先发现金银,因此西班牙与葡萄牙当年的辉煌偶然性野战了很大的比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