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市场行情之我见

中国市场行情之我见

中国市场行情之我见
——绿色产业,我们共同的未来
俗话说,绿色的就是最好的。

现如今,同样的一颗小小的白菜放在绿色食品区的要比普通区的贵上数十倍,但仍然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们在选购手机、衣服、家纺等时,也越来越青睐于选择打上了绿色标签的产品。

这也反应了绿色产业发展所拥有的无限潜力和必然趋势。

绿色产业的兴起与意义
所谓绿色产业是指那些用绿色方式生产和提供绿色产品或绿色劳务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产业也开始悄然崛起。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绿色现代化的重要起点。

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首次提出了“绿色规划设计”,绿色产业成为中国未来产业化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绿色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对过去几年工业化的发展,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

通过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日渐成为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

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拉动内需,以及在全球现实大背景下又一轮激烈竞争中占领先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绿色产业的引领者。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涡轮机市场。

“十二五”规划中,中
国政府设定了提高能源效率和利用新能源发电的宏伟目标,并正在采取果敢措施,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在出口方面,中国的绿色产品已占到全球市场近20%的份额,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为了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更进一步,并确保绿色产业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还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那样,中国需要遏制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的盲目扩张,促进绿色产业更有序、更有规划的发展。

规划的改善与投资的加大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释放潜力降低生产太阳能设备的成本,支持中国风能企业把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提高所有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性能。

健康生活离不开绿色食品
谈到绿色产业,首当其冲的当然要数绿色食品,这一关系着人类饮食健康的产业。

特别是近几年来,食品问题频繁告急。

常喝的三鹿奶粉被查出三聚氰铵,必吃的馒头添加了染色剂,火腿肠加了瘦肉精,黄瓜原来是避孕药养大的,炒菜用的是地沟油……人们简直是掐着喉咙什么也不敢吃。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瞳孔又更加地放大到绿色食品上。

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当你去超级市场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奶粉,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袋(盒)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除必须符合一般食品的营养标准外,对产品原料地的生态环境标准、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产品质量标准和外包装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所谓“特定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11月,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和指导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工作。

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7个大类的29个分类,涉及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和饮料领域。

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已由1997年的544个发展到2009年的6 003个,而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由1990年的127个发展到2009年的15 707个,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15%和28.86%(图1、图2)。

从发展趋势上看,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在前期增长比较缓慢,然而由于前期的宣传等为后期的发展做好了铺垫,故在后期,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

产地环境监测已达到2008年的1 666万h m2,实物产量达到2008年的9 000万t,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50%和27.35%(图3);绿色食品的年销售额以及年出口额也分别从1997年的240亿元和7 050万美元分别增长到2009年的3 162亿元和21.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3.00%和23.97%(图图5)。

由此可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普通食品来讲,其所占比例还是很小。

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企业数均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于2009年稍有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所致。

由我国政府及时实施了经济刺激政策,本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出口型企业影响大,许多订单被取消。

出口减少带来的是企业品种和产品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食品的继
续申报。

二是因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绿色食品认证管理部门实行风险预警,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认证数量。

我国地大物博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拥有五千年的生产经验,并且具有较强的绿色食品科技开发优势。

但也存在着产销量不足发展缓慢,发展起步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销售渠道,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

我相信未来绿色食品会有很大的发展,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绿色节能打造新IT产业链
绿色产业当然不仅仅局限于饮食,也成为了IT产业的一大增长点。

在飞速发展的IT 领域,“绿色IT”已经从一种营销方式升华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一种自觉行为标准。

专家指出,在推广“绿色IT”的过程中,仅从节能一项就能避免浪费大量财富。

从2011年初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电脑出货来看,蝉联排行榜的就是节能优势明显、采用“威盛中国芯”C7-M处理器的Everex StepNote NC1500笔记本电脑。

此外,IBM也于今年6月在中国发布“绿色创新工程”策略,旨在帮助更多中国客户建设能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保护理念的IT基础架构。

正如戴尔CEO迈克尔·戴尔所言,“绿色”是IT产业未来的关键。

众多企业纷纷开打“绿色”牌,一个新产业增长点正在形成。

将“绿色”使命与潜在的技术相结合并转化为现实优势,是所有企业必须迈出的一步,但这一步蕴涵着巨大的契机。

以威盛电子为例,
从其创立之初便确立了绿色节能的企业理念,并在11年间始终致力于绿色节能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刷新计算平台小型化的纪录,把电脑做到比名片还要小;推出全球第一款“无碳净氧”处理器;在南太平洋萨摩亚建立太阳能信息社区中心,辅助当地居民实现电子教学、电子医疗和电子控管,帮助乡村和远程地区跨越数字鸿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绿色”浪潮所掀起的机遇为竞争激烈的业界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是在获取利益的同时,IT企业还需要肩负比“节能”卖点更多的环保责任。

抛开眼花缭乱的绿色促销,及早全面地投入到环保事业中,真正释放“绿色经济”的能量和魅力——对世界、社会与各种致力于用“绿色”包装品牌和创造利润的公司来说,才是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双赢的正确途径。

随着绿色产业逐渐显现其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的巨大潜力,把绿色产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仅仅在南美洲,绿色产业市场规模过去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5.5%,远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率。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日益逼近每桶110美元的能源危机“警戒线”,西方各国前几年推出的双动力概念车陆续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现在国际车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产品。

南美洲用乙醇代替石油的动作也非常快,以至于让国际粮价上扬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而使用甘蔗下脚料制造乙醇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

显然,绿色经济拥有庞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低碳环保观念的不断递升。

终有一天,即使我们使用的是最现代化的工具,但是推开窗户却像置身于原始大森林一样,看到的是鸟语花香。

我们过着健康的大自然规律的生活,地球母亲恢复她最美的样子,甚至人类还可能在另一个天地开发一个美好的绿色世界。

虽然说这可能只是个动画般的幻想,但却是我们,特别是生活在地大物博的中国的人们共同的梦想,也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