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原理习题
—、计算题:
(1)GDP
例:假如某国某年有这样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消费支出9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
政府转移支付5亿元政府购买支出30亿元
工资收入100亿元租金收入30亿元
利息收入10亿元利润收入30亿元
所得额30亿元进口额7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
要求:(1)计算GDP (2)计算政府的预算盈余
解:(1)有题目可得:C(消费)=90亿,I(投资)=60亿元,G(政府购买)=30亿,NX(净出口)=60亿—70亿=-10亿
GDP=N+I+G+NX=90+60+30-10=170亿元
(2)政府的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所得税—(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出)
=30—(30+5)=-5亿元
(2)真实GDP与名义GDP,平减指数
例:以下是08年和09年两年某些物品的价格与产量
2008年2009年
物品数量单价物品数量单价
书本100 10 书本110 10
面包200 1 面包200 1.5
菜豆500 0.5 菜豆450 1
问:(1)若以2008年为基期,2008年的真实GDP和2009年的真实GDP是分别是多少?
(2)计算09年的GDP平减指数
解:(1)08年真实GDP=100*10+200+500*0.5=1450,
09年真实GDP=100*10+200*1.5+500*1.1=1850
(2)0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100
(3)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
例:设统计局选用ABC三种商品来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所获数据如下表:
品种数量基期价格(元)本期价格(元)
A 20 1 1.5
B 10 3 4
C 30 2 4
计算基期和本期CPI和本期的通货膨胀率
解:基期CPI=20*1+10*3+30*2=110,本期CPI=20*1.5+10*4+30*4=190
本期的通货膨胀率=(本期CPI—基期CPI)/基期CPI*100%=(190—110)/110=0.72727......
(4)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
例:中国农业银行2013年的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25%,2013年的全国通胀率为2.6%,则2013年中国农业银行1年定期存款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3.25%—2.6%=0.65%
(5)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例:设在某封闭的经济体中,有一下数据:单位:美元
名义GDP 10万亿消费支出 6.5万亿
政府支出2万亿预算赤字3万亿
公共储蓄-3千亿
计算税收,私人储蓄,国民储蓄。
解:
税收:因为,公共储蓄=税收—政府支出,则,税收=公共储蓄+政府支出=-0.3+2=1.7万亿私人储蓄=名义GDP—税收—消费支出=10—1.7—6.5=1.8万亿
国民储蓄=投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1.8—3=1.5万亿
(6)投资决策
例:某项工程需要3年建成,现有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第一年年初需投入1000万元,以后两年每年年初再追加投资100万元;乙方案是每年年初投资420万元,若其他条件相同,假设市场利率为10%,从投资成本角度考虑,应选择哪种方案?
解:甲方案投资额现值=1000+100/(1+10%)+100/(1+10%)^2=1173.5万元
乙方案投资额现值=420+420/(1+10%)+420/(1+10)^2=1148.9万元
乙方案节约成本24.6万元,则选择乙
(7)失业率与劳动力参工率
例:某个国家共一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没劳动能力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解:劳动力人口:1—0.2—0.1—0.14—0.05—0.01=0.5亿
成年人人口:1—0.2—0.1=0.7亿
劳动参工率=劳动力人数/成年人人数*100%=0.5/0.7*100%=71.4%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0.05/0.5*100%=10%
(8)货币乘数
设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简表如下:
资产(亿元)负债(亿元)
央行存款500 活期存款2000
贷款1500
假定该存款为原始存款,客户不提现,也不转为定期存款,其他因素不予以考虑。
若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10%,问:该商业银行现在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亿元?该商业银行若尽最大可能,能创造出派生存款多少亿元?
解:超额准备金=500-2000×10%=300亿元
派生存款= 2000×(1/10%)-2000=20000-2000=18000亿元
(9)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例1:若名义货币供给量增长了6%,物价水平上涨了4%,产出增长了3%,根据货币数量论方程式,求货币流通速度增加的百分比。
解:设货币流通速度增加x,P*Y=M*V;
P*(1+0.04)*Y*(1+0.03)=M*(1+0.06)*V*(1+x),x=0.01
例2:设Y=800,V不变,08年M=2000USD,P=5;09年M’=2100USD;
求:09年名义GDP和P,08年到09年的通货膨胀率和09年的CPI(08年为基年)。
解:08年:V=(P*Y)/M=(5*800)/2000=2
09年:P’=(M’*V)/Y=(2100*2)/2=5.25
名义GDP=P*Y=5.25*800=4200
通货膨胀率=(P’—P)/P=(5.25—5)/5=0.05
09年CPI=P’/P*100%=5.25/5*100%=1.05%
(10)贴现率的计算
例:汇票金额10000元,到期日2006年7月20日,持票人于4月21日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年贴现利率3.6%,则贴现利息=10000*90*3.6%/360=90元,
二、讨论题:
(1)GDP的影响因素
以下选项会怎么样影响GDP:
1.张某的姨妈家买了一所旧房子。
2.张某的父母在国内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3.张某本人买了一个烧饼。
答:GDP=N+I+G+NX
1)GDP增加,因为投资有所增加。
2)GDP不变,因为进口增加量与消费增加量相同。
3)GDP增加,因为消费有所增加。
(2)失业率的影响因素
以下选项会怎么样影响失业率:
1)A失去工作并开始寻找新工作,但是4周内并没有找到。
2)去年B因钢厂倒闭失去工作,之后他丧失信心并放弃寻找新工作
3)C失去了一份研究工作。
但很快他在麦当劳找到一份兼职工作,一直做到他在原先的研究领域找到另外一份工作为止
答: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1)失业率上升,因为4周内没有找到工作,劳动力没变的情况下,失业者人数上升。
2)失业率下降,失去信心的工人为非劳动者,但失业者增加的幅度比劳动力减少的幅度小。
3)失业率不变,兼职也算工作,失业者和劳动力没有变化。
(3)净出口的影响因素
以下选项会怎么样影响中国的净出口:
1)中国兑美元的升值。
2)欧洲施行贸易保护主义。
3)中国的人民更乐意接受中国货。
答:净出口=出口—进口
1)净出口减少,人名币对外升值,不利于出口。
2)净出口减少,对欧洲的出口量减少。
3)净出口增加,中国的进口量会有所下降。
(4)总需求曲线的变化
以下的选项会使中国的物品与劳动的需求量总需求曲线怎么变动:
1)某个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到期。
2)美元兑人名币的汇率下降。
3)物价水平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的真实价值。
答:1)需求曲线左移,因为投资减少,对物品与劳动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曲线右移,因为净出口增加,需求量增加。
3)需求曲线右移,因为消费增加,需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