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4
16
《武训传》
17
艺术批评 黑泽明有一句话:“电影就是电影”。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固然可以在电影里看 到政治,看到社会,看到生死,看到其它 等等的一切,但是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表 现形式而存在,理由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艺 术而不是别的什么。而解读电影的第一把 钥匙,也就是能够解读电影的艺术。这也 就确定了电影艺术批评基本范畴。
39
《天生杀人狂》剧照
《野草莓》剧照
40
“纯粹的”符号学主要是以文本为中心 的。那就是说,它不研究该文本制作者的 原始企图或者读者/观众的接受情况,而是 集中于文本“自身”(影视剧、广告、新 闻节目自身)。 将影片视为一套惯例与符码的系统,一 套支配并限制个别影片终极可能性的结构, 将减低个别电影艺术家的重要性。对符号 学来说艺术和非艺术,艺匠和艺术家之间 并无差别。所有事物都逃不出决定文本意 义最终可能性的表意实践的网络中。
11
12
两者的区别 1.传统批评把影视节目看作是“作品”;法则(code)所构成的 “文本”(text)。 2.传统批评强调艺术作品的自律性; 而现代批评则强调文本(即作品)和其 运作法则之间的关系。传统批评以艺术家 为中心;而现代批评则强调文化产品生产 的语境以及作用和引导那种生产的力量。
9
论证:在学术性批评中,批评家通过以下方 法论证文章的论点: (1)展开在中心命题和问题中的观点和 论辩, (2)提供支持这些观点和论辩的证据。
10
第二节
传统批评和现代批评
根据中国大陆的影视批评现实,我们可 以把八十年代初作为区分传统批评和现代 批评的一个界线。 八十年代初以前的批评方法称为传统 批评方法。 八十年代初以后发展起来的方法称为 现代批评方法。
20
对于批评者本身来说,因为艺术批评是 主观心智的活动,它们同样也会是因人而 宜的。这在批评者对于作品的不同选择不 同判断上,以及哪怕是对同一部作品的不 同切入角度上,同时更在于批评的不同方 法和语言风格上,都会显示出来。 艺术批评的个性特点和个性魅力,显然 是批评本身显示成熟的一个标志。
论证:新闻性写作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在文章中充分地展开他们的观点和 论述,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即使在一些 带有观点性的文章中,作者也更多地是通 过他们的机智和感觉来支持他们的评价和 阐释。
5
6
2.学术性影视评论
读者:学术性的影视批评主要发表在专业 学术会议、学术杂志、或论文集中。它对 读者的知识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假设,并在 写作时已经假定读者对批评的方法、词汇、 和形式有基本的了解。提供一种有深度的 批评或理论观点,以促进我们对影视作为 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力量的理解。
24
由于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以及电影进 入中国后的特殊的时代背景,现实主义的 电影创作与批评一直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 主线。中国传统的电影批评方法主要是现 实主义的批评方法。 现实主义电影批评的主题一般有: ① 电影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下现实 或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是否符合 现实或历史逻辑;
21
现实主义批评
现实主义批评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 反映论,强调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并 由此确定了艺术批评中“真实性”的原则。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这种真 实性并不等同于对现实生活的自然主义描 写,而是应该具有“典型性”,即恩格斯 所说的“这一个”。 现实主义批评在苏联的三十年代、中国 的五十年代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批评原则。
37
现在的许多学术性批评中用文本来指称 影视节目事实上揭示了符号学对影视研究 的影响。 电影研究学者克利斯汀· 梅茨(1974)还 发展了一个关于好来坞的符号学系统的电 影理论(著名的8大组合段)。在这个方法 中关键的建构包括符号(图标性的、索引 性的、和象征性的),编码(符号的组合 规则),纵聚合的和横聚合的结构,历时 性的和同时性的分析,外延和内涵,以及 隐喻和转喻。
34
因此作者分析要求把历史研究(确定一 个潜在作者的所有作品)和类型以及结构 性的文本分析结合起来。 电视的作者批评倾向于把制片人作为作 者。但是一些研究则把制片公司、导演、 或编剧-制片人作为作者。一个使用作者 批评的批评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你在作 者的所有或几乎所有作品中--在主题和 概念的双元对立、视觉技巧(某些镜头、 摄影机风格、照明)、人物、对话、和布 景上--发现了哪些主要的相似性。
41
结构主义
欧洲结构主义的奠基性人物是索绪尔, 同时也是电影符号学的奠基性人物。索绪 尔的《基本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思想中 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不是 把语言看作我们抓住现实的工具,而是结 构现实的工具。结构主义关注构成语言和 所有话语系统的内在关系。各种结构主义 和符号学共同的一点是强调语言的深层规 则和惯例,而不是语言交流中的表面结构。
15
第三节 影视批评类型举隅
政治批评 电影承载与表现上的毫无疑义的人文形态, 电影传播的大众方式,都决定了电影的命题在通 常情况下的社会性,这也就从本质上规定了电影 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不论是早期电影 《党同伐异》,还是三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以至此后的“左岸”“新浪潮”,等等,莫不如 此。而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倾向,更是中国电 影的特色,并且始终贯穿于中国电影。政治批评 是电影批评中最基本的批评型态。
3
时间性:一般报章杂志上的影视文章强 调及时性,注重当下的事件和发展。因为 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每一期都要有新 的信息。 词汇:一般报章杂志上 的影视文章用词讲究通俗 易懂,一般采用简短扼要 的报道和评述,避免专业 的批评和理论术语。
4
长度:报纸上的影视文章一般比通俗杂志 上的文章短,大都在500 到1000字之间, 甚至更短。
35
《十诫》 剧照
36
符号学
符号学可以最简单地界定为有关符号的 科学。 符号学的基本前提是:所有的传播形式 (电影、电视、书本、绘画、交通信号灯、 以及其他)都可以分割成个别的意义单位, 它们可以从各自的特征加以研究。更重要 的是,它们也可以从它们如何与其他意义 单位互动的角度加以理解。最小的意义单 位是符号(sign),它和其他符号组合起来 成为系统,这就构成了“文本”(text)。
30
2.某些类型批评运用坎贝尔和贾米森的 修辞学方法于类型分析,通过寻找反复出 现的、实质性的和风格性的特征和情景性 泛文本有组织的集合来对类型进行界定。 3.另一些人则运用奥尔特曼的更基于语 言学的语义和句法的类型理论来界定类型 和追溯和说明类型的发生和演变。
31
《后天》剧照
32
作者批评 作者批评部分是由于作为不同于类型批 评的另一个选择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作 为对大众文化评论的一个回应。 这个分析方法也关注一组文本的语义和 句法的相似性。但是,这里的目的是辨别 个别的创造性艺术家--导演、制片人、 作家、或作家-制片人--在形式、风格、 和主题上的个人印记。这个批评方法是五 十年代发展起来的。
25
② 人物性格发展是否符合现实或历史逻辑;
③ 电影创作手法是否与整部影片的现实主 义风格相吻合;
④ 电影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6
《咱们的牛百岁》剧照
27
类型批评 类型批评是西方最流行的学术性批评类 型之一,这是因为被归类的对象是知识的 一个基本方面。 类型批评关心的是通过辨别和描述一组 文本中基本的结构上的类似性来确定类型 的范畴。 除了对某个类型的特定文本范例的比较 性评价,该方法也从历史的、技术的、意 识形态的、和美学的角度来描述和说明类 型的演变。
42
结构主义是从索绪尔在语言领域内的开创 性成果中发展起来的,但是直到60年代它 才开始广为传播。 结构主义构成一个主导性范式的过程是 相当清晰的。由索绪尔的《基本语言学教 程》所代表的科学方法的发展最初由俄罗 斯的形式主义者、后来又由布拉格的语言 小组转化到文学研究领域。 布拉格小组1929年正式发起了结构主义 运动。
13
3.传统评判通过分析作品来揭示世界永恒 的事实; 现代批评则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被建构的 世界。 4.传统批评把意义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所 有物; 而现代批评把意义看作是读者读解文本 的产物。
14
5.传统批评把为作品建立意义作为它的 功能,而且还担负起把“艺术”从“非艺 术”中区分出来、为艺术作品区分等级。 现代批评则质疑这些评判文本的标准和 批评话语,并把其研究范围扩大到“非艺 术”的文本。
22
《静静的顿河》
23
它强调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和“倾向 性”的结合,即艺术作品一方面要真实地 反映生活,一方面要有社会主义的倾向性。 事实上,它不仅是一种批评方法,同时 也是一种创作方法;不但适用于影视批评, 同时适用于所有文艺批评。 这一批评方法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 初在中国的影视批评中是主导的、甚至是 唯一的批评方法。
28
《少林寺》剧照
29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类型,该方法也提供 对现在和过去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践的洞 见。 使用类型分析方法的批评家采用了多种 手段来描述和分析文本的结构。 举例:三种类型分析方法 1.某些人把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对立的 概念和情节的叙事分析结合起来描述和界 定一种类型。
33
当时一群法国电影评论家深信:许多美 国好来坞的电影导演值得严肃的批评性关 注,因为尽管由于制片厂制度的限制(它 为导演规定了类型、明星、场景和预算, 导演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他们仍然把个 人风格的印记打在了他们的作品上。 电影、现在还包括电视的作者批评分析 一个特定作者作品的不同文本和各种类型 中的反复出现的风格性特征和主题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