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无机化学课件 第一章
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 形式2 该组分PB 气P总体 nn摩总B 尔P总分 xB数的乘摩积尔分数
注意:分压公式中的体积一定为容器的总体积
即:PB
nB V总
RT
而并非:PB
nB VB
RT
T、P不变,n V
ni n
Vi V
其中Vi为组分i的分体积,V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Pi
例
t
时
0
n B
/mol
N123.N20g2 g310H.2302Hg2g
2NHNH3 g3
0
g
ξ
0
t
时
1
n B
/mol
2.0
7.0
2.0
1 =?
t
时n
2B
/mol
ξ1'1ξ.51 Δννnn1NNNN22 225.52.02.130.01/312.30..m00ol
M
(3)计算气体密度
M mRT pV
M mRT M RT
pV
p
pM RT
例:为行车安全,可在汽车 中装备空气袋防止碰撞时司 机受到伤害。这种空气袋是 用氮气充胀起来的,所用的 氮气由叠氮化钠与三氧化二 铁在火花的引发下反应生成。 总反应是:
6NaN3+Fe2O3(s) 3Na2O(s)+2Fe(s)+9N2(g)
5、热力学能 (U)(thermodynamic energy)
系统内部含有的总能量称为热力学能(内能)
包括体系内质点的内动能(平动能、 振动能、转动能)、微粒间相互作用 所产生的势能等,但不包括体系整体
运动的动能和在外力场中的位能。
其绝对值难以确定,只能测定到 U。
状态函数 广度性质(加合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仅适于单一组分气
体,也适于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
P总
n总 V总
RT
(n1 n2
n
)RT j V总
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j
p1组 p分2 气p3体 p分4 压... 之p j和 i1 pi
形式1
B组分:
PB
nB V总
RT
P总
n总 V总
RT
PB nB P总 n总
Δ U=Q+W
[例1]某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热量100J,对环境作体积 功20J,求过程中体系热力学能和环境热力学能的改变量?
解: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由题:Q=100J,W=-20J
U体系 Q W
=100 – 20 = 80(J) 环境热力学能改变量(减少)为-80J
(1)
I
II
(2)
W1= - Q1 - Q2 - W2 = - 836 - ( - 418) - ( -1.6) = - 416(J)
[例3]压力101.33KPa,温度1110K时,1molCaCO3分解从 环境吸热178.3KJ,体积增大0.091m3,求1mol CaCO3分 解后内能的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化学计量数
数值上等于各
设化学反应:aA cC dD g物 但G 质反对应应物系取数负
0 - aA - cC dD gG 值,产物取正
0 νBB
值。
B
式中:B 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B 为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
νA a νC c
: QP与QV之差即反应在恒压过程所做的体积功
无气体参加的反应
W = – p外 V 0 QV Qp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Qp = QV + p外 V = QV+ n(g) RT
[例] 1mol乙烯在290K完全燃烧,测得恒容反应热为
-1390.2KJ/mol,求该反应的恒压反应热?
解: C2H(4 g) 3O2 (g) 2H2O(l) 2CO2 (g)
国际单位制
n —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T — 热力学温度(K)
R —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mol-1·K-1) 或 8.314Pa m3 mol1 K 1
3、应用
计算时一律转换 为国际单位制
(1) 计算p、V、T、n 四个物理量之一
(2)计算气体摩尔质量
pV nRT pV m RT
体系分类: 体系
物质 能量
环境
敞开体系 (open system): 物质 + 能量 封闭体系 (closed system): 能量
? 孤立体系 (isolated system):
最常见
2、状态(state)与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非聚集 状态
状态: 体系所有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
途径: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 A
B
恒温过程 298 K,101.3 kPa 途径(II) 298K,506.5 kPa
恒 压 过 程
途 径 (I)
实
际 过
(II) 程
恒 压 过 程
375 K,101.3 kPa (I) 375 K,506.5 kPa 恒温过程
4 、热(heat)和功(work)
(1)热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 n = n(NH3) + n(O2) + n(N2) = 0.320 + 0.180 + 0.700
= 1.200 ( mol )
pNH3
nNH3 n
p
0.320 133.0 1.200
35.5 (kPa)
pO2
nO2 n
p
0.180 35.5 0.320
状态态函数函。数有特征,状态一定值一定, 殊如途:同△归T=变T2-化T等1,,△周T就而不复是状始态变函化数零。 。
(2)分类:按其与体系中物质数量的关系分为两类。 容量(广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 如:V、m、n等
强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无关,无加合性。 如:温度、蒸气压、粘度、密度等
在25℃、748 mmHg下,要产生75.0 L的 N2,计算 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
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1、分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的体积和温度时所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的分压力,“pB ”示之。
pB
nB RT V
总体积
2、道尔顿分压定律(1807、英国) (Dalton law of patial presser )
(1)含义:只做体积功(Wf=0),反应前后温度相 同 , 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称该反应的反应热。 (2)分类:
恒容反应热 (QV): V=0, Wf =0 , U = QV 恒压反应热(Qp):P为定值,U = Qp+ We= Qp –p V
(3)QV与Qp的关系 QP U PV QV PV
20.0 (kPa)
p(N2) = p - p(NH3) - p(O2) = 133.0 - 35.5 - 20.0 = 77.5 ( kPa )
[例2] 体积为10.0L含N2、O2、CO2的混合气体,
T=30℃、p=93.3kPa, 其中:p(O2)=26.7kPa,
C。O2的含量为5.00g, 试计算 CO 2 、 N2分压
2 =?
2.0mol
ξ
1
n1 H2 ν H2
7.0 10.0 3
1.0mol
ξ
1
n1 NH 3 ν NH 3
2.0 2
0
1.0mol
ξ 2 1.5mol
结. 论
1、 为正值。 2、同一化学反应, 可由参加反应的任一
物质来计算,其数值相等。 3、反应进度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因此必
(2 4) 8.314 290
QP QV nRT 1390.2
1000
1395.0(KJ / mol )
2. 焓 (H) 和焓变 (H)
(1)焓:由恒压反应热 Qp = U + pV 得 Qp = U2 – U1 + p V
Qp = U2 – U1 + (pV2 – pV1)
U环境 80J
[例2]系统在某一状态变化(1)过程中吸收836J热; 当系统以 (2)过程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放出418J热,对环境做功1.6J ,求在(1)状态变化过程中环境和系统之间作的功。
解: ΔU1 = U2 - U1= Q1 + W1
ΔU2 = U1 - U2= Q2+ W2 ΔU1= -ΔU2 ∴ Q1+ W1= - (Q2+ W2)
状态函数: 描述体系状态的物理量(p、V、n、T )
(1)特征: a、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一定
b、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 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理想气体 T=300K
理想气体 T=280K
理想气体 T=350K
△T=350K-300K=50K
c、体系各状态函数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同一状态下状态函数的组合仍为体系的状态函 数,但不同状态下状态函数的组合不能成为状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第一节 气体的计量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ideal gases)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本身体积 忽略 理想气体
真实气体 低压 高温
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
pV = nRT
式中:p — 气体的压力(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