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选择题)1.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C)。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2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B)。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3.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B )。

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C. 始终缓慢地进行D. 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C)有关A. 离子强度B. 催化剂C. 电极电势D. 指示剂5.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A)措施。

A. 增加温度B. 加入络合剂C. 加入指示剂D. 减少反应物浓度6.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B)变化曲线。

A. 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 pH 关系B. 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络合滴定剂用量关系C. 溶液 pH 与金属离子浓度关系D. 溶液 pH 与络合滴定剂用量关系7.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决定(A)。

A. 滴定突跃大小B. 溶液颜色C. 温度D. 酸度8. 用 KMnO4法滴定Fe2+的浓度时,溶液中不能有(B)共存。

A. SO42- B. Ac- C. Cl- D. NO3-9.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B)。

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D. 反应产物浓度10.用 H2C2O4·2H2O标定 KMnO4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D),以防H2C2O4的分解。

A. 60°CB. 75°CC. 40°CD. 85°C11. 下列措施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措施是(D)A 空白实验B 对照实验C 量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2. 下列选项中不是导致NaS2O3溶液浓度不稳定的因素是(B)A 溶解的CO2的影响 B 自催化影响C 空气中氧气的影响D 细菌作用的影响13. 在1mol·L-1的H2SO4溶液中,用Ce4+滴定Fe2+,已知φCe4+,Ce3+Ø=1.44V,φFe3+,Fe2+Ø=0.68V,化学计量点的电势φsp=(C)。

A. 1.01VB. 2.01VC. 1.06VD. 0.98V14.在反应 4P + 3KOH + 3H2O → 3KH2PO2+ PH3中,磷( C)。

A. 仅被还原B. 仅被氧化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没有15.能够影响电极电势值的因素是( D)。

A. 氧化型浓度B. 还原型浓度C. 温度D. 以上都有16.用0.1mol·L-1Sn2+和0.01mol·L-1 Sn4+组成的电极,其电极电势是( D)。

A. EΘ + 0.0592/2B. EΘ + 0.0592C. EΘ - 0.0592D. EΘ - 00592/217.下列反应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D)。

A. 2KClO3 = 2KCl + 3O2B. NH4NO3= N2O + 2H2OC. NaOH + HCl = NaCl + H2OD. 2Na2O2+ 2CO2= 2Na2CO3+ O218.已知Fe3+ +e ≒Fe2+,EΘ= 0.77V,当Fe3+/Fe2+电极E = 0.750V时,则溶液中必定是( D )。

A. c(Fe3+)<1B. c(Fe2+) < 1C. c(Fe2+)/c(Fe3+)<1D.c(Fe3+)/c(Fe2+) < 119.由氧化还原反应 Cu + 2Ag+ = Cu2+ + 2Ag组成的电池,若用E1、E2分别表示Cu2+/Cu和Ag+/Ag电对的电极电势,则电池电动势ε为( C)。

A. E1-E2B. E1-2E2C. E2-E1D. 2E2-E120.对于电对Cr 2O 72-/Cr 3+ ,溶液pH 值上升,则其( A )。

A. 电极电势下降 B. 电极电势上升 C. 电极电势不变 D. EΘCr 2O 72-/Cr 3+下降 21.已知3+2+Fe/FeE Θ>2I /I E -Θ>4+2+Sn/Sn E Θ,下列物质能共存的是( B )。

A. Fe 3+和Sn 2+B. Fe 2+和I 2C. Fe 3+和I -D. I 2和Sn 2+22.下列银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D )。

A. AgClB. AgBrC. AgID. AgNO 3 23. ()()()V Ag Ag V Cu Cu V Mn Mn 799.0/;342.0/;029.1/22==-=+++θθθφϕϕ,判断氧化剂 强弱的顺序是( C )。

A.+++>>22Cu Mn AgB.+++>>Ag Cu Mn 22C.+++>>22Mn Cu AgD.+++>>Ag Mn Cu 22 24.下列电极的电极电势与介质酸度无关的为( D ) A.O 2/H 2O B.MnO 4-/Mn 2+ C. Ag(CN)2-/Ag D.AgCl/Ag25. 下列离子中,S 的氧化数最高的是 ( D )a .S 2O 32- B .S 2O 72- C .S 2O 62- D .S 2O 82-26.已知Fe 3++e=Fe 2+,EΘ=0.771V,当[Fe 3+]=1mol·l -1,[Fe 2+]=0.0001mol·l -1,且298.15K 时,EFe 3+/Fe 2+ ( B )。

A .1.01VB .0.202VC .0.889VD .0.771V27.碘量法测定铜的过程中,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A )A. 还原剂、配位剂、沉淀剂 B 还原剂、催化剂、沉淀剂 C. 氧化剂、配位剂、沉淀剂 D. 氧化剂、配位剂、指示剂 28. 原电池(-)Zn|ZnSO 4(1mol·L-1)║NiSO 4(1mol·L-1)|Ni(+),在负极溶液中加入NaOH,其电动势( A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 D. 无法判断29.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不同,等量点在突跃范围内的位置也不同,等量点位于突跃范围中点的条件是(C)。

A. n1=1B.n2=1C.n1=n2D.n1≠n230.在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时,指示剂变色的( B)应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至少也要部分重合。

A. 电极电势B.电势范围C.标准电极电势D.电势31.某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剂,若它们在标准状态时都能与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此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先后进行的因素是(D)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B.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极电势差C.各可能反应的反应速率D.既考虑B,又要考虑C32.用Na2C2O4基准物标定KMnO4溶液,应掌握的条件有(A)A. 终点时,粉红色应保持30秒内不褪色B.温度不需要控制C.需加入Mn2+催化剂D.滴定速度开始要快33 .K2Cr2O7法测定铁时,不是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有(C)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高E(Fe3+/Fe2+)D.降低E(Fe3+/Fe2+)34. Na2S2O3标准溶液只能用间接法配制的原因有(A)A. Na2S2O3试剂纯度不高 B. Na2S2O3·5H2O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C.不能与K2Cr2O7直接反应 D. Na2S2O3·5H2O的化学式与组成不一致35.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A.滴定开始时就应该加入指示剂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36.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当用新煮沸并冷却的纯水,其原因是(D)A.使水中杂质都被破坏B.除去NH3C.除去氮气D. .除去CO2和O2、杀死细菌37.在2KMnO4 + 16HCl =5Cl2+ 2MnCl2+ 2KCl + 8H2O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哪一种(D)A. Cl2 B. HCl C. KCl D. MnCl238.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A.反应物之间有电子转移B.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有氧化数的变化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系数一定要相等D.电子转移的方向由电极电位的高低来决定39.在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由于KI与重铬酸钾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D).A. 增加 KI的量B.适当增加酸度C. 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D.加热E.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40.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A ).A. 重铬酸钾B. 高锰酸钾C. 碘D. 硫代硫酸钠41.下列哪种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读液面周边的最高点(C).A.NaOH标准溶液B.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 碘标准溶液D.高锰酸钾标准溶液42.配制I2 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是(A)。

A.碘溶于浓碘化钾溶液中B. 碘直接溶于蒸馏水中C.碘溶解于水后,加碘化钾D. 碘能溶于酸性中43.能够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是(D)A.氧化型浓度B.还原型浓度C.温度D.以上都有44.用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滴定无色或浅色的样品溶液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A )指示剂。

A.自身B.氧化还原C.特殊D.不可逆45.用直接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含量时,需在( B )溶液中进行.A.中性或弱碱性B.中性或弱酸性C.强酸性D.强碱性46.微量分析天平可准确称到0.0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0.1%,至少应称取样品(D)A. 0.05gB. 0.1gC. 0.15gD. 0.2g47.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D)A.进行量器校正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对照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48.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D)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D.砝码未经校正49.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D)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50.下列有关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当置信度一定时,测定次数增加,置信区间变小B.当置信度一定时,测定次数增加,置信区间变大C.测定次数一定时,置信区间越小,置信度越大D.测定次数一定时,置信区间越小,数据越可靠51. 电极反应属于:( C)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或还原的应 D.非氧化还原反应52. 氧化还原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标准溶液是:( B )A.高锰酸钾 B.碘 C.硫代硫酸钠 D.磺化钾53. 高锰酸钾应在下列哪一种介质中进行滴定分析:( A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草酸54. 在酸性溶液中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 C )A.SO32- B.S2- C.CO32- D.C2O42-55.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D )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至近终点时C.滴定至溶液变无色时 D.加过量碘化钾后加入56. 标定高锰酸钾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B )A.NaCl B.Na2C2O4C.Na2CO3D.ZnO57. 标定硫代硫酸钠时不需用到的试剂是:( A )A.KI B.K2Cr2O7C.I2D.淀粉58.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的指示剂为:( D )A.酸碱指示剂 B.吸附指示剂 C.金属指示剂 D.自身指示剂59. 在盐酸与铁钉的反应中,盐酸是( B )A.还原剂B.氧化剂C.催化剂60.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A.反应物之间有电子转移B.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有氧化数的变化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系数一定要相等D.电子转移的方向由电极电位的高低来决定61.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C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62. 在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由于KI与重铬酸钾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D).A.增加KI的量B.适当增加酸度C.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D.加热63. 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 ).A.重铬酸钾B.高锰酸钾C.碘D.硫代硫酸钠64. 下列哪种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读液面周边的最高点(C).A.NaOH标准溶液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碘标准溶液D.高锰酸钾标准溶液65. 配制I2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是(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