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保护森林 1.国际: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 了《⑲___关__于__森__林__问__题__的__原__则__声__明_________》,在国际范围内确 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984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 《⑳__森__林__法____》),2002 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
2.中国湿地(湖泊)减少
1.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2.保护湿地的措施 (1)1971 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 6 国签署了 《湿地公约》。 (2)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 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砍伐森林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锐减
3.森林的生态功能 (1)吸收⑬__二__氧__化__碳__,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2)⑭__保__持__水__土__,__防__风__固__沙_____。 (3)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4)⑮_过__滤__尘__埃___,吸收噪声。 (5)调节气候,⑯__涵__养__水__源__。 4.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灾难 导致洪水频发、⑰__水__土__流__失__加__剧__、⑱__土__地__沙__化__、河道 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青藏高原
G草场退化、湿 高寒气源自、降水少导 地萎缩、土壤 致生态环境脆弱 侵蚀
人口稠密 过度开垦
人民生活贫穷,过杜开 垦、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2、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 相关性
森林破坏
森林破坏 土地侵蚀 草场退化
土地侵蚀 生物多样性锐减
这里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1.湿地的定义 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三个层次
注意: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是 仅从字面上理解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 狭窄的部分,而忽略了水体部分。
2.湿地的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 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 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物种灭绝表现:1985 年前后每年灭绝几千种,而 1990 年增加到一年灭绝⑦__1__万__种。
2.灭绝的物种主要是:⑧__植__物__和⑨__昆__虫__。 3.物种灭绝的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由于⑩__狩__猎__和 采集加剧物种灭绝。300 万年的⑪__狩__猎_历__史___,是许多地区的野 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因素:被来自湖泊内外的⑭__沉__积__物____所充满。
(2)人为因素 截流改向
泥沙量
富营养化 海滨滩涂
2.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及后果 (1)原因:主要是过度⑲_引__水__灌__溉___和盲目⑳_围__湖__造__田___。
(2) 后果 : 导致湖水○21 ___矿__化__度___ 增加 ,使 水质 ○22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它们 之间的关系用相关图示法理解:
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即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经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 至少有 90%已经演化为别的物种,或者永远消失了。地球历史 最近 2 亿年以来,每百万年平均 90 万个物种灭绝,平均 1.1 年 灭绝一个物种。可见,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 度放牧
B
西北干旱半干 旱地区
土壤侵蚀 草场退化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度放牧 人口稠密 过度开垦
D 南方亚热带丘 E 陵地区
土壤侵蚀严重 降水丰富,且集中
土壤侵蚀,森
亚热带的横断 林破坏严重, 地质条件复杂,地形
F
山区、云贵高 原
物种灭绝和多 崎岖,降水集中 样性锐减。
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已经从 ○21_林__木__采__伐_转为 ○22__森__林__培__育_。
1.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2.森林的分类
(1)按森林疏密
密林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天然林
(2)按受人为影响程度
“半天然”林
人工林
3.森林的面积和分布 (1)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 顷,人均 0.6 公顷,世界森林覆盖率 30%。
_____变__劣_____。 三、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截至
2000 年 6 月,已有 121 个国家加入国际公约—— ○23_《__湿__地__公__约_,》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2 .目前,湿地保护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
○24 __恢__复__和__重__建____。
2、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
森林砍伐 水 土 流 失
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 自然背景。 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
读 图 思 考
?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森林破坏、土壤
A 大兴安岭西侧 侵蚀、草场退化
严重
降水较少 气候较干
1.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 (1)原始社会及其以前,森林自然更新。 (2)农业社会,森林面积⑤__逐__渐__减__少__。 (3)工业社会,世界森林尤其是⑥__热__带__雨__林__面积锐减。
2.森林现状 (1)世界: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约占全球 陆地面积的⑦____3_0_%____,其中 2/3 为⑧____密__林____,1/3 为由 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⑨____疏__林____。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 ⑩___人__工__林___,或“⑪__半__天__然____”林。 (2)我国: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占有 0.11 公顷,覆盖率⑫__1__6_.5_5_%___。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 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 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 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 然充满湖沼。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 (1) 内容 : 包括 ①____遗__传__多__样__性__ 、 ②____物__种__多__样__性__ 和 ③___生__态__系__统__多__样__性_____三个层次。 (2)分布:约 3/4 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④__热__带__雨__林__ 和⑤__珊__瑚__礁____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2.物种灭绝: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有发生、发育和消亡 的过程,即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最近 2 亿年来,平均 ⑥____1_._1____年灭绝一个物种。
一、什么是湿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 淡水或咸水、由①_沼__泽__、__泥__沼__、__泥__炭__地___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 包括②_低__潮__时__水__深__6__米__以__内__的海域。
2 .生态功能: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 ③___气__候_____、调蓄④____水__量____、净化⑤____水__体____、释放 氧气 、 美化 ⑥____环__境____ 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 “⑦地__球__之__肾____”。
②西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4。
③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包括江西省、福 建省、台湾省。
缺林地区:广大的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 北、河南。
4.森林的生态效益 图 4-1-1
5.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1)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 境。 (3)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 (4)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5)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 水与长江洪水叠加;
④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 曲,水流不畅;
⑤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 (2)人为原因 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 量增大; 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 水能力减弱。
【答案】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
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 择偶、产仔、哺乳等行动)。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 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
一、森林的特点 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①___最__复__杂___、最能长久存在的 生态系统。 2.②__保__护__森__林__、③__植__树__造__林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3.森林是最丰富的④___物__种__库___。 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现存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 美洲、亚欧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在工业化国家中, 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