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评价
概念: 机体在生命活动中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一
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抵抗力。 与固有免疫区别:
一般后天获得、有高度特异性、不能稳定遗传、有 记忆性、个体差别明显。 构成:
T细胞 抗原 致敏淋巴细胞 B细胞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负责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中枢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 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
1)T淋巴细胞 2)CD4+细胞 3)CD8+细胞 4)CD4+/CD8+的比值
总T淋巴细胞可以结合总B淋巴细胞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CD4+和CD8+T细胞有助于监测:
免疫缺陷疾病(如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AIDS的病人体 内CD4+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相对降低,而CD8+群体的百分率 相对升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在SLE病人中,CD8+淋巴细胞的相对 百分比往往会降低,但当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时,也可能 上升。在急性GVHD和移植排斥中,CD8+淋巴细胞所占的 比例有可能在正常人的范围之外)
在淋巴细胞的分化中产生的总T细胞的数量是有限的, 加之在病变中主要为辅助T或抑制T的升高或降低,因 而CD4(+)和CD8(+)细胞的比值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该值就成为一个简单和明确的指标。
T supressor/cytotoxic cell (CD3+/CD8+)
CD4/CD8
27-51% 15-44% 0.71-2.78
T细胞功能检测
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正常,除了要T淋巴细胞数量正常 外,还要T细胞功能正常。
检测T细胞功能正常的试验有: (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二)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检测 (三)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
B细胞的功能测定 血清中Ig的测定:
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反应在 血清中有正常数量的免疫球蛋白。
常用有IgG, IgM, IgA
抗原刺激机体后抗体应答反应:
NK细胞
来源:骨髓 分布:外周血和淋巴组织 特征:胞浆中含丰富的嗜天青颗粒,又称大颗粒细胞 标志:CD16、CD56 功能: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结核病
疟疾
血吸虫病
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
CD3+ ↑ ↓ ↓
↓
CD4+
CD8+ CD4/CD8
↑
↑
↑(急性期) ↓
↑
↓
↑ ↑
↓ ↓ ↓
T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
项目
百分含量(%淋巴细胞)
Total T lymphocyte (CD3+)
50-84%
T helper/inducer cell (CD3+/CD4+)
微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又称胸腺依 赖的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简 称T细胞。 而T淋巴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 和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前临床主要可以做以下项目的检测
免疫器官中具体执行免疫功能的主要是各类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及其他参与免疫应答和效应的细胞(如肥大细胞、红 细胞、血小板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淋巴细胞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是一个复杂不均一的 细胞群体,分为许多形态相似而功能不同的亚群。
包括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3种。 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它分为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CD3+)和主
要参与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CD19+)。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血液和再循环中主要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来自胚肝或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内
CD4/CD8比值与肿瘤
当发生癌转移时,CD3 、CD4 细胞数明显减少的同时 CD8 细胞数明显增多,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提示恶 性肿瘤患者晚期细胞免疫功能更低,预后更差。
肿瘤终未期患者CD4/CD8比值异常,可预测患者存活 期。
常见疾病与T细胞免疫检测关系
疾病
CD3+
肿瘤
固有免疫
特点: 先天具有、无针对性(无特异性)、能稳定遗传、
无记忆性、同种间个体差别不明显。 构成:
1. 屏障结构:外部屏障、内部屏障。 2. 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皮 肤粘膜上皮细胞、NKT细胞等。 3. 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补体、溶菌酶、干扰素、 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方法
1.形态学方法
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按一定比例加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 染色后计数残留靶细胞(肿瘤细胞)数,计算淋巴细 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2.同位素法:常用51Cr释放试验
原理:
用51Cr标记靶细胞(一般为肿瘤细胞),将它与待测 淋巴细胞(效应细胞)一起培养,效应细胞破坏靶细胞, 51Cr释放出来,测定其51Cr数量,便可推知效应细胞的杀 伤能力。
↓↓
再生障碍性贫 血
粒细胞减少症
过敏性皮炎 ↓
类风湿
红斑狼疮
膜性肾小球肾 炎
胰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
乙型肝炎急性/ 慢性
CD4+ ↓↓
CD8+ ↑↑
↓
↑
↓
↓
↑(活动期) ↓ ↓(活动期) ↑↓
↓
↑
↑
CD4/CD8 ↓↓ ↑ ↓
↑ ↑ ↑ ↓ ↓
疾病
自身溶血性贫 血 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 巨细胞病毒感 染 (innate immunity) 先天性免疫 天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后天免疫 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即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又简称B细胞。 B细胞来源于哺乳动物胎肝和成年骨髓中的淋巴样干
细胞,在骨髓造血微环境参与下,发育成熟后定居于 外周淋巴器官和组织中。在外周血中,B细胞约占淋 巴细胞总数的10%~15%。
B细胞的表面受体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 细胞因子受体( CKR ) 补体受体 丝裂原受体 B细胞的表面抗原 HLA-I、II类抗原 分化抗原(CD抗原) CD3、CD19
在早期抗病毒感染、清除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 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杀伤作用无需抗原致敏,不 受MHC限制。
单核吞噬细胞
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 织内的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 调节的作用。
表面抗原:高表达MHC-I/II类分子 表面受体:
1)IgG Fc受体,参与调理和ADCC。 2)补体受体(CR),为C3b受体,与吞噬和免疫 黏附作用有关。
常用的正常参考值为1.4~2.5。若其比值>2.5表明细 胞免疫功能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容易出现自体免 疫反应。CD4/CD8<1.4一般被称为“免疫抑制”状 态。
CD4+/CD8+的比值
评价那些自身免疫失调或被怀疑是免疫失调或已知患有 免疫缺陷的病人的免疫状态,此外,这一比值还可用来 监测器官抑制的排斥反应,如骨髓移植病人以免受到急 性GVHD的攻击 CD4/CD8 升高:“免疫过度活跃”,容易出现自身免疫 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CD4/CD8 降低:“免疫抑制状态”常见于免疫缺陷疾病、 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