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分录范本

会计分录范本

营业执照工商年检:管理费用--办公费
卖废品:其他业务收入
出租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收入
买支票:管理费用—办公费
付邮费|快递费:管理费用—办公费
付电话费:管理费用—电话费
停车费:管理费用——车辆费
报关费:管理费用——报关费
加汽油:管理费用——车辆费
原来的预提基本上,现在的会计处理都走“其他应付款”
1.预提时:借:**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2.最后一期,全部摊销时:借:**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现金
销售产品的摘要:
向**销售**产品款已收/款未收
原材料盘亏:无法查明原因:管理费用——其他
由责任人赔偿:其他应收款——**
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其他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职工出差回来差旅费报销时:应填制企业自制“还款凭证”,一式几联,表示款已结清
卖废品等现金存入本公司银行基本户:需要去银行填制“现金缴款单”即可
计提坏账: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债务重组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计提质量保证金: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从分为可供出售性金融资产:有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提取**租金:
借:**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所得税费用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结转: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债务从组时发生固定资产清偿的:其固定资产以账面原值入账。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红: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查明原因后,固定资产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盘盈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为什么固定资产盘盈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固定资产盘亏却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2011-5-25 20:58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
为什么固定资产盘盈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固定资产盘亏却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2011-5-25 21:01
满意回答
因为固定资产金额比较大。

一般来说,资产只会因为各种原因(如责任人、自然灾害等)灭失,毁损,偶尔会因为计量差错而盘盈。

但是固定资产这么大金额,而且一般体积也比较大的东西,能盘盈,就比较奇怪了。

所以,肯定是以前年度出现了差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准则规定将其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至于盘亏,则和其他资产盘亏一样,是有可能的。

1,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
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2,根据最新的会计法则,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待处理财产盘盈”的会计科目。

3,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一般为: (1)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所得税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是先发放实发工资,然后,再计提。

因为计提的基础是要根据工资的变动而变动。

虽然每个人的计提基数,每年只变化一次。

但是,单位每月会有人员变动,所以每月的五险一金(或二金)都会随之而变动的应付职工薪酬的核实: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实发工资
贷:银行存款
2.结转应付职工薪酬和计提企业支付的五险一金(或五险二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发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实发工资
应交税费-工资代扣—个税
其他应付款-工资代扣—保险费/公积金((保险费和公积金等都是个人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企业支付—保险费/公积金(保险费和公积金等都是单位负担部分)。

3.结转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发工资
4.支付时,
借:其他应付款-企业支付-保险费/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工资代扣—保险费/公积金
应交税费-工资代扣—个税,
贷:银行存款。

新会计准则中怎么规定坏帐准备的计提和分录
新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或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坏账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例如:
20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2008年2月收回已转销坏账3万元,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600万元(坏帐计提比例1%)
1、借: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
贷:坏帐准备5万元
2、借:本年利润5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
3、借:银行存款3万元
贷:应收账款3万元
4、借:应收账款3万元
贷:坏帐准备3万元
5、借:坏帐准备2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2万元
6、借:资产减值损失2万元
贷:本年利润2万元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