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博试题经济学原理2011 经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4‘*5)劳动生产率消费者剩余边际成本价格指数赤字率二、简答(15’*2)1、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与价值的决定2、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三、论述(50)二选一1、西方经济学的预期与通货膨胀理论,如何降低通货膨胀的预期。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2011年名词解释:商品,财富效应,拉弗曲线,布雷顿森林体系,规模报酬递增,二,解答题: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异同,三,论述题:1边际效用递增对所有商品都成立吗?2国家为何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浅析。
2010年一、名词解释(30字以上)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递减广义货币M2 布雷顿森林体系绝对剩余价值二、简答(500字以上)1、垄断竞争市场的性质和特征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三、论述(二选一,1000字以上)1、通货紧缩的产生与治理2、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政府报告中的话)2009年一、名词解释(5×6)吉芬商品国际收支虚拟资产庇古效应剩余价值率二、简答(15×2)1、试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说明厂商的收支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2、试用持久性收入理论说明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三、论述(40 二选一)1、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政策组合和运用环境进行评述。
2、对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假说”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进行评述。
2008年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法定准备金率全要素生产率重商主义简答:(每题20分,共2题)公共产品的六种提供方式垄断,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引致列宁《帝国主义论》重的一句话:垄断是资本主义腐朽……的开始)论述:(40分)论地租形成原因及实际意义2007年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折旧流动性陷阱寡头垄断资本项目消费者剩余简答(每题20分,共2题)解释“剩余价值生产不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的理论要点论述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在当前中国的表现形态(40分)2006年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无差异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流动性陷阱相对剩余价值有效剩余价值简答(每题15分,共2题。
每题300字以上)加速原理的含义及要点。
外延式粗放型增长与内涵式集约型增长的异同。
论述(每题25分,共2题。
每题800字以上)为什么说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是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而是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试述科学发展观主要含义及实践意义。
2005年:一、名词:环比价格指数试验经济学萨缪尔逊均衡二、简答: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新古典经济学派与新凯恩经济学派的区别三、论述: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过程的统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我国近期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2004年:一、名词:需求弹性基尼系数汇价垄断二、简答: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吗?何谓帕累托效率准则?三、论述:简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
简述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2003年:1.评论实验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挑战。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
2002年: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2.用图形分析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3.试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4.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001年: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政府规制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0年:一、简答: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资本集聚、资本集中之间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4.你如何看待“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5.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6.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7.简述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A蒙德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论述: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1999年:一、概念:萨伊定律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边际消费倾向公开市场业务二、简答: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结构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隐蔽性失业的争论。
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哪些?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三、论述:试述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意义和结果。
1998年:一、概念:自然失业率挤出效应边际替代率经济租二、简答:用AVC与MC的关系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简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四、论述:试论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状况的变化。
金融学专业课历年试题2011年金融学试题(四题任选三题)1、巴塞尔协议III2、宏观审慎监管3、国际储备货币中的特别提款权问题4、保险方面的问题2010年金融学博士考试一、简答题1、资本充足率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论述题1、本轮金融危机治理中的“去杠杆化”倾向2009年金融学博士考试1、简评主要西方国家在此轮金融危机救助中的“国有化”措施。
(30分)2、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信贷渠道。
(30分)3、论述国际货币体系的要素、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主要发展及现存问题。
(40分)2008年金融学博士考试1、论述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30分)2、论述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在汇率政策中的作用;(30分)3、分析2007年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40分)2007年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的内容及意义(30分)如何看待当前的流动性过剩?(30分)如何看待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40分)2006年解释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30分)试述金融创新的动因。
(30分)解释中国银行业近期存贷比不断扩大的原因。
(40分)2005年1、试述互换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类型。
(30分)2、试述中央银行独立性。
(30分)3、我国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40分)2004年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源流及发展趋势。
(30分)2、资本结构定理的主要内容。
(30分)3、金融稳定的主要内容及金融稳定的政策体系。
(40分)2003年1、试述米什金的金融结构八大迷团。
(30分)2、试述债券定价的三大原则及其运用,并举例说明。
(30分)3、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发展沿革及其对中国汇率制度的指导意义。
(40分)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经济类统考科目“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目:1、《政治经济学》,可选读由吴树青教授、魏埙教授、谷书堂教授、张维达教授、蒋学模教授等分别主编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教材│2、司春林、王安宁编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10月版│3、郭熙保、何铃编著:《微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4、[美]多恩布什、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98年2月版金融学入学考试参考书1、【美】瓦什著《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美】兹维·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美】法博齐著《投资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李扬和王国刚主编《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考博经济学原理1998一、概念1、自然失业率2、挤出效应3、边际替代率4、经济租二、简答1、用AVC与MC的关系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2、简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3、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三、论述论述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状况的变化。
1999一、概念1、萨伊定律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3、边际消费倾向4、公开市场业务二、简答1、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2、试评结构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隐蔽性失业的争论。
3、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那些?4、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三、论述试论述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意义和结果。
一、简答题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4、你如何看待“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5、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6、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7、简述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孟德尔(Robert A. Mundell)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论述题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2001简答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其政府规制。
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2年论述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2、用图形分析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4、2001诺贝尔获奖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003年(每题必答1000字以上)1、评论实验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挑战(30分)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35分)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
(3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需求弹性2、基尼系数3、汇价4、垄断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1、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么?2、何谓帕累脱效率准则?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