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非政府组织

中国非政府组织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加,被看作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新兴组织。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银行则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就业,经济与志愿服务的贡献是衡量非政府部门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问题:
1.中国非政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初具规模。

截止2004年底,中国各类民间组织28.9万个。

其中社会团体15.3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多个,基金会936个。

主要种类有:扶贫、支教、社会(社区)、三农、环保、医疗卫生及行业协会等。

2002年,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总支出大约为865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704%。

中国非政府部门的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地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中国非政府组织相比较下少于发达国家,这也与中国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很高有关,并且只对少部分非政府组织全额免税,这无异于阻碍了中国非政府主组织的发展。

2.就业规模
根据调查报告估算,2002年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275万全职就业机会,占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0.36%,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7.4%。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促进了就业。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工作岗位所占全国工作岗位的比重很小,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存进就业的作用,中国非政府部门在提供就业方面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

如果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占经济活动的比重达到36国平均水平4.4%的话(20实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中心的推动下,全球450多位学者联合起来在数是个个国家开展了非政府部门的国际比较项目),那么中国的非政府部门将能够提供3316万就业岗位。

不仅可以吸纳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人员也可以吸纳大量农村人员,促进中国的城市化。

3.近年来,中国社会对于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活动热情越来越高,这在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在后表现的很明显。

中国非政府部门的志愿者所占的全职就业量占整个政府部门全职就业量的3.13%,远远低于36国的平均水平38.4%。

这反映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乏志愿者,也反映了中国的志愿服务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

二.解决方案
1.政府适当降低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当非政府组织增多时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社会捐款,调动更多的资源。

政府要给更多的具有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减免税收以促进其发展。

尽管公众对于非营利机构的作用越来越了解,我们仍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2.大力挖掘非政府组织促进就业的潜能,当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时,那么又将反过来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以就业为突破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得非政府组织不断壮大。

3.中国公民的志愿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应该大力推广志愿者文化,增加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

4.增加非政府组织地资金来源,政府增加资金投入,鼓励私人捐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