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全面检查与保养
(2)手触 主要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管路的振动 、高压油管的脉冲等。 在运行中不能进行手触温度检查的部件,应在 停车后马上进行。手触时先用手指感觉温度,再用 手背判断温度。手背触及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 应的温度可参照下表:
表2.9 手背触及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应温度 对应关系
热
别平热ຫໍສະໝຸດ 微热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3、站立检查(图3.23) 检查处所:两端车钩、风管、蓄电池。 检查姿势:身体前倾,右脚向右后迈半步,或 左脚向前迈一步。 检查动作:对检查部位做到“三到”,即眼到 、锤指点(或锤击)到、呼唤到。 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4、蹲步侧身(图2.34、图2.35) 检查处所:车辆走行步外侧。 检查姿势:面向所检查的车辆部位,手持检查 锤伸到之处,身体与车辆相距约400mm。右侧身时 ,右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落右脚,左脚向外伸直 。左侧身时,左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落左脚,右 脚向外伸直。 检查动作:对检查部位做到“三到”,即眼到 、锤指点(或锤击)到、呼唤到。
轨道车全面检查与保养
静态 检 查
一、轨道车检查基本方法 共有七种方法:锤检法、手检法、目视 法、测量法、测试法、耳听法、鼻嗅法 二、轨道车检查规范 分为七个部分:着装、检查工具、检查 前的准备、检查动作要求、检查步伐(地面 检查共36步,不包括车下检查)、检查线路 及各部检查要领。
第一节 轨道车检查基本方法
(4)轨道车零部件的变形、裂纹、丢失、脱落、 歪斜、折损、擦伤、剥离、堵塞、泄漏、卡滞、磨 耗、缺油、拉伤、发热、火花、变色程度。
(5)油、水、砂储量,工具、备品,消防器材。 4、测量法 使用塞尺、直尺、卷尺及专用工具测量有关部 件正常间隙、距离、行程等限度尺寸。本检查程序 中相同的尺寸限度只标注一次。
5、测试法 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电阻、电流的数值;使 用试灯测试电路中的断路、虚接等故障。 6、耳听法 凭听觉或借助锤柄、听棒等判断机件运转不正 常现象和故障。 7、鼻嗅法 根据气味判断部件及电器装置发热、烧损等。
第二节 轨道车检查规范
一、着 装 司机应穿戴好工作服、帽、衣、裤、劳保绝缘 鞋。 二、轨道车检查工具 轨道车检查工具有检查锤、手电筒。检查锤的 尺寸如图2.30所示,手持锤的方法如图2.31所示。 (锤柄长480mm,锤头高117mm。)
三、轨道车检查的准备工作 轨道车检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第一、四动轮外侧打上止轮器。 (2)单独制动阀(小闸)处于制动位(停留时间 较长时应拧紧手制动机)。 (3)单独制动阀(小闸)挂上“禁动牌”。 (4)电源总开关断开。
四、轨道车检查动作要求 轨道车检查的步阀与动作规范,是保证按顺序 检查车辆 、不漏掉检查处所和检查者安全的基础工 作。检查开始时,每走一步,必检一处,不得空步 ,只准前进,不得后退。 下面分别介绍轨道车检查的基本动作。 1、过渡步 进入检查部位前的步伐称“过渡步”,一般运 用在两个检查部位之间。
(2)锤触 锤触是将检车锤接触被检物件后,用一定的力去 压、勾、顶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 、卡子以及一些脆弱部件,也适用于14mm及其以下的 螺栓、螺钉,看其是否松缓或裂损。
(3)锤撬 用锤柄或锤尖拔动、撬动一些零部件,检查其 跳动量、横动量及间隙等。 2、手检法 (1)手动 对不适宜锤检的部件应用手动检查。手动包括 晃、拍、握、拧。适用于较细小的螺钉、管接头、 各种阀门及仪表、电器等。采用“晃动看安装、手 拧看松漏”的方法,检查是否存在松缓、泄漏、安 装不牢固等现象,判断各油、水、风管路中阀门的 正确位置。
1、锤检法:锤检法分为锤击、锤触、锤撬 (1)锤击 锤击是依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发出的音响 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栓的紧固程度和部 件是否发生断裂。锤击适用于14mm以上的各紧固螺 栓、弹簧装置以及适宜用锤击判断的容易发生断裂 的部件。
使用锤击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 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缓急”,不可用力 过大,以免损伤部件,不准许锤击带有压力的管接头 以及摩擦工作面和光洁度较高的部件。14mm及其以下 的螺栓、螺钉禁止锤击。
轨道车司机应该对所使用车辆的结构、各部件名 称、安装位置、工作状态非常熟悉,并掌握该车型的 运用特点以及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和关键部位,充分 合理地利用检查时间。在检查轨道车时应以有条不紊 的顺序,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方法进行。要掌握“步身 眼手法(手眼身法步)”几个方面的技能,做到“步 到身到、身到眼到、眼到手法到”;检查顺序要做到 “由前至后、由上至下、由外至内,不错不乱不漏”。
强热
激热
烧热
相 应 的温度 40℃上下 70℃上下 90℃上下 150℃上下 150℃以上
判别方法 能长时间触手 手触能持续3s
不能手触 变色 生烟
3、目视法 是通过对各零部件总成外观是否裂纹、变形、弯 曲、脱落、位移等现象的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在使用 锤检和手检的同时进行目视检查,做到手、眼、锤、 灯配合协调,动作一致。目视检查范围主要包括: (1)各仪表指针的位置,检验日期的确认。 (2)各紧固螺栓平垫及弹簧垫片状态。 (3)油、水管路的泄漏程度,各油、水位的确认。
过渡步是当一个检查完毕后进入下一个检查部 位时的步伐,如车辆前端外观检查完毕进入检查车 钩项目时,或前端检查完毕转入侧部检查时,依次 类推。
2、直立前视(图2.32) 检查处所:车辆前后端、两侧墙面。 检查姿势:身体起立,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 ,面向检查部位。 检查动作:对检查部位做到“三到”,即眼到 、锤指点(或锤击)到、呼唤到。
要求做到: 顺序检查、不错不漏、姿式正确、步伐不乱; 锤分轻重、目标明确、耳听目视、仔细周到; 测试工具、运用自如、手触鼻嗅、灵活熟练。 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声音、颜色、形态、温度、 气味等线索,准确及时地判断出故障所处的位置和 故障产生的不良程度,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 加以排除。
轨道车检查基本方法主要有:锤检法、手检法、 目视法、测量法、测试法、耳听法和鼻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