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与信贷乘数
主讲人:贾敬豪小组成员:刘胜刘吉军胡云峰
信贷乘数
指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所贷出款项的变化和(促成此项变化的)法定储备金变化之间的比率。
例如,一家银行接受100万元存款,按法定储备20%的规定,它可以放款80万元。
一家厂商借走此款后,存入其开户银行,该行留下法定储备金以后又可放款64万元。
如此存放下去,直到最初存入的100万元为历次留下的储备金扣光为止。
由于贷出款又都存入银行,信贷乘数亦可视为存款乘数。
存款乘数的计算方法
2
一般的,用r表示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表
示增加存款总额,R表示原始存款,C表示派生存款,
则有:r
R
D
1
•
=
R
r
R
R
D
C-
•
=
-
=
1
直接反映存款增加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倍数关系1/r,被称为“简单的货币乘数”,通常用m进行表示,m 代表的是是每一单位法定准备金的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存款额的变动,
存款乘数的影响因素
31.超额准备金
2.现金漏损
3.定期存款准备金
对简单的存款货币乘数进行修正
4
t
k
e
r
m
•
+
+
+
=
t r
1
其中:m为存款乘数,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
t 为法
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k为现金比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
基础货币
5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
也成为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
影响因素:
1.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入或卖出,就会使基础货币发生等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2.储户日常的存取款行为影响银行准备金数
量的变化。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
货币创造的总量。
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创造
越多。
因此货币乘数是决定货币供应量的重要
因素。
货币乘数的数学表达
许多经济学家对货币乘数模型进行了分析,再次讨论有
代表性的以乔顿模型为基础修订的货币乘数模型我们首先定义M
为狭义货币存量(现金+活期存款)
1
B为基础货币(公众持有现金+商业银行准备金
)
C为公众持有现金D为活期存款T为定期存款
S为储蓄存款R为法定准备金E为超额准
备金r为法定准备金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s为储蓄存款比率c为现金比率d为活期存款比率
S
T D C c ++=S T D T t ++=S T D S s ++=D
C M +=1E
R C B ++=e
r c d c S T D e r c S T D d c E R C D C B M k +++=+++++++=+++==))(())((11B e
r c d c M +++=1S T D E e ++=S T D R r ++=S
T D D d ++=因为所以
现在我们把狭义货币模型扩大为M 2,即广义的货币供给用k 2来表示相应的货币乘数,则有:
))(())((22S T D e r c S T D s t d c E R C S T D C B M k +++++++++=+++++==e
r c c +++=1B e r c c M +++=12
t k e r m •+++=t r 1e
r c d c k +++=1e
r c c k +++=12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222)
(1)()1()(e r c e r e r c c e r c c k ++-+=+++-++=∂∂221)
()()()(e r c d e r e r c d c e r c c k ++-+=+++-++=∂∂1.流通中的现金比率c
由上两式中各个变量的定义可知,在一般情况下:,01<-+e r 0<-+d e r 0)(2>++e r c 01<∂∂c k 02
<∂∂c k 而所以由此可见,c 的变动方向与k 1,k 2的变动方向相反,即c 上升,货币乘数下降;反之货币上升
2.活期存款比率d
活期存款比率d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因货币供应量定义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当货币供应量定义为M
1时
e
r
c
d
c
k
+
+
+
=
1
d的变动必然引起货币乘数k的同向变动
当货币供应量定义扩大为M
2
时
活期存款比率d对货币乘数k
2并没有影
响。
3.法定准备金r
从货币乘数的公式可以看出,法定准备金率认为货币公式中分母的组成部分
因此r越大,货币乘数越小,r越小,货币乘数越大。
所以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
币政策工具之一。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
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来直接改变货币乘数。
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的目的。
法定准备金率
的存在对货币创造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4.超额准备金率e
超额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比较清晰,因为它只出现在乘数公式的分母中。
因此超额准备金率总是与货币乘数成反向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创造出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机理以货币乘数的形式放大,从而实现货币创造。
这也是货币供给机制的全过程。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