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3)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3)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3、简答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4、简答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5、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简述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7、什么是因材施教?如何贯切这一原则?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贯切这一原则教师要:
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8、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从内容上看,德育主要内容是指
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9、班主任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答: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10、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素质包括哪些?)
答: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11、目前,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1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意义。
答: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效率;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但,讲授法
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
1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情感陶冶、奖励和惩罚等。
1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16、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答: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
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这是教育的基本特点,亦即造就人。
17、简答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答:要尊重儿童的感受;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要鼓励学生的创造。
18、简答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19、简答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有哪些方面?
答: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20、简答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可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从主观方面来看,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
哲学、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客观依据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
社会历史条件,必须考虑到受教育对象的
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
2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
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的要求。
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22、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答: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23、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24、儿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
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25、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有哪些?
答: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
2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7、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答:(1)教学认识是学生
..的认识;
(2)教学认识是间接
..的认识;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
...的认识;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
...的认识;
28、在教学活动中贯切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
的原则对教师的要求有哪些?
答: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
29、什么是量力性原则?如何贯切这一原则?
答: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贯切这一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征;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30、综合课的结构是什么?
答: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
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31、教师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什么?
答: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讲究语言艺术;注意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2、有人认为“不学教育学照样能教好学生”,
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1)在以往教育中,
确实有极少数教师没有学习教育学而教好了学生。
但他们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摸索掌握了
教育理论和规律,才教好了学生;(2)当今社会
急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社会不允许再去
慢慢摸索;(3)我们学习教育学后,就可以直接
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从而少走弯路,早获成功。
33、教育的社会功能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
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
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
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34、什么是学校教育?
答: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
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发展。
35、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
答:(1)遗传素质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2)环境因素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它不能自动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
(3)唯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
36、我国学校对教师风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语言文明;(2)举止端庄,礼貌待人;
(3)仪容整洁大方。
37、教师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38为什么要五育并重,不可偏废?
答:(1)区别:五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各有自己的任务,不可互相代替。
(2)联系:五育都是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互相渗透是指每一育当中
都渗透其它各育的因素,互相影响是指每一育任务的完成
都影响着其它各育任务的完成。
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
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
正因为五育具有上述关系,所以要五育并重,不可偏废。
39、新时期应特别注意培养人才的哪些素质?
答:(1)创新精神;(2)实践能力;
(3)开放思维;(4)崇高理想。
40、为什么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特殊认识活动?
答:(1)教学认识是学生
..的认识;
(2)教学认识是间接
..的认识;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
...的认识;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
...的认识。
4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哪些形式?
答: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
42、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日期和时间、
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
教具、教学进程等。
43、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
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44、班主任的作用是什么?
答: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
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
教育者、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