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冲压件检验准则(doc 8页)

浅析冲压件检验准则(doc 8页)

浅析冲压件检验准则(doc 8页)1 目的规定了冲压件检验的评价准则,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冲压件质量的认可。

3 术语无4 职责检验员负责按照本准则对冲压件进行检验。

5 流程图无6 规定6.1冲压件检验区域划分,参照《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中的附件3“车身表面区域的划分”。

6.2冲压件检验方法6.2.1触摸检验6.2.1.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1.2检验员需戴上触摸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

6.2.1.3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6.2.2油石打磨6.2.2.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2.2打磨用油石(20×20×100mm或更大)6.2.2.3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圆形油石)6.2.2.4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

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6.2.2.5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6.2.2.66.2.2.7瘪塘6.3.2.1检验方法:目视、油石打磨、触摸、涂油6.3.2.2评价准则:A类缺陷:是用户不能接收的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此类瘪塘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A类瘪塘冲压件在任何区域都不允许存在。

B类缺陷:是一种使人感到不愉快的缺陷,它是在冲压件外表面上摸得着和看得见的可确定的瘪塘,在冲压件Ⅰ、Ⅱ区外表面不允许存在此类瘪塘。

C类缺陷:是需要修正的缺陷,这些瘪塘绝大多数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只有在油石打磨后才看得出。

此类瘪塘的冲压件可以接受。

6.3.3波浪6.3.3.1检验方法:目视、油石打磨、触摸、涂油6.3.3.2评价准则:A类缺陷:此类波浪在冲压件Ⅰ、Ⅱ区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是用户不能接收,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此类波浪是一种使人感到不愉快的缺陷,在冲压件Ⅰ、Ⅱ区摸得着和看得见的可确定的波浪,是需要返修的。

C类缺陷:是需要修正的缺陷,此类波浪多数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只有在油石打磨后才看得出。

此类波浪的冲压件可以接受。

6.3.4翻边、切边不平整及短缺6.3.4.1检验方法:目视、触摸6.3.4.2评价准则:A类缺陷:对于内、外覆盖件任何翻边、切边的不平整及短缺,影响了咬边质量及焊接搭边不平整、短缺,从而影响焊接质量都是不可接受的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看得见,可确定的对咬边、焊接搭边及焊接质量没有影响的翻边、切边的不平整及短缺。

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在Ⅱ区内部Ⅲ、Ⅳ可以接受。

C类缺陷:轻微的翻边、切边的不平整及短缺对咬边及搭边焊接质量没有影响,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可以接受。

6.3.5毛刺:(切边、冲孔)6.3.5.1检验方法:目视6.3.5.2评价准则:A类缺陷:严重影响焊接搭边贴合程度及零件定位装配的冲孔、容易导致人身伤害的粗大毛刺,此缺陷的冲压件不允许存在,必须返修。

B类缺陷:对焊接搭边贴合程度及零件定位装配的冲孔有轻微影响的中等毛刺。

此缺陷的冲压件不允许存在于Ⅰ、Ⅱ区。

C类缺陷:较小的毛刺,此缺陷的冲压件在不影响整车质量的情况下允许存在。

6.3.6拉毛及划伤:6.3.6.1检验方法:目视6.3.6.2评价准则:A类缺陷:严重影响表面质量、潜在的可导致零件拉裂的拉毛及划伤,此类缺陷的冲压件不允许存在。

B类缺陷:看得见可确定的拉毛及划伤,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允许存在于Ⅳ区。

C类缺陷:轻微的可能导致零件拉毛及划伤,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允许存在于Ⅲ、Ⅳ区。

6.3.8回弹:6.3.8.1检验方法:放在检具上检验6.3.8.2评价准则:A类缺陷:导致零件间的尺寸匹配和焊接变形严重的回弹,此类缺陷冲压件不允许存在。

B类缺陷:尺寸超差较大,对零件间的尺寸匹配和焊接变形有影响的回弹,此类缺陷冲压件允许存在Ⅲ、Ⅳ区。

C类缺陷:尺寸超差较小,对零件间的尺寸匹配和焊接变形有轻微影响的回弹,此类缺陷冲压件允许存在Ⅰ、Ⅱ、Ⅲ、Ⅳ区。

6.3.9漏冲孔6.3.9.1检验方法:目视检验并用水溶性记号笔作计数标记6.3.9.2评价准则:零件上任何孔的漏冲将影响零件的定位与装配,是不可接受的。

6.3.10起皱:6.3.10.1检验方法:目视6.3.10.2评价准则:A类缺陷:严重的从而导致材料重叠的起皱,此缺陷的冲压件不允许存在。

B类缺陷:可看到、可摸到的起皱,此类缺陷在Ⅳ区可以接受。

C类缺陷:轻微的、不太明显的起皱,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在Ⅱ、Ⅲ、Ⅳ区可以接受。

6.3.11麻点群、麻点、压痕6.3.11.1检验方法:目视、油石打磨、触摸、涂油6.3.11.2评价准则:A类缺陷:麻点集中,超过整个面积2/3都分布有麻点,此类缺陷在Ⅰ、Ⅱ区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麻点可看到、可摸到。

此类缺陷不允许在Ⅰ、Ⅱ区出现。

C类缺陷:打磨后可见单独分布的麻点,在Ⅰ区要求麻点间距离为300mm或更大。

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可以接受。

6.3.12打磨缺陷、打磨印6.3.12.1检验方法:目视、油石打磨6.3.12.2评价准则:A类缺陷:打磨穿了,在外表面上明显可见,所有顾客都立即可见。

此类冲压印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B类缺陷:能看到、摸到,在有争议的地方打磨后也能证明,此类缺陷在Ⅲ、Ⅳ区可以接受。

C类缺陷:用油石打磨后能看出,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可以接受。

6.3.13材料缺陷6.3.13.1检验方法:目视6.3.13.2评价准则:A类缺陷:材料强度不符合要求,轧钢板留下的痕迹、重叠、桔皮、有条纹、镀锌表面疏松、镀锌层剥落。

此类冲压印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轧钢板留下的,明显的痕迹、重叠、桔皮、有条纹、镀锌表面疏松、镀锌层剥落的材料缺陷,此类缺陷在Ⅳ区可以接受。

C类缺陷:轧钢板留下的模菱两可的痕迹、重叠、桔皮、有条纹、镀锌表面疏松、镀锌层剥落的材料缺陷此类缺陷Ⅲ、Ⅳ区可接受。

6.3.14油花纹6.3.14.1检验方法:目视、油石打磨6.3.14.2评价准则:Ⅰ、Ⅱ区经油石打磨后不允许存在明显得印痕。

6.3.15凸点、凹陷6.3.15.1检验方法:目视、触摸、油石打磨6.3.15.2评价准则:A类缺陷:是用户不能接收的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A类凸点、凹陷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是一种使人感到不愉快的缺陷,它是在冲压件外表面上摸得着和看得见的可确定的凸点、凹陷。

此类缺陷在Ⅳ区可以接受。

C类缺陷:是需要修正的缺陷,这些凸点、凹陷多数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只有在油石打磨后才看得出。

此类缺陷Ⅱ、Ⅲ、Ⅳ区可接受。

6.3.16锈蚀6.3.16.1检验方法:目视6.3.16.2评价准则:冲压件不允许有任何程度锈蚀。

6.3.17冲压印:6.3.17.1检验方法:目视6.3.17.2评价准则:A类缺陷:是用户不能接收的,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的冲压印,此类冲压印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是一种使人感到不愉快的,是在冲压件外表面上摸得着和看得见的可确定的冲压印。

此类缺陷在Ⅰ、Ⅱ区是不允许存在的,在Ⅲ、Ⅳ区不影响整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接受。

C类缺陷:需用油石打磨才能确定的冲压印。

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在不影响整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接受。

7 评审和更改质量保证部至少每年一次对本准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并再次批准。

8 相关文件《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9 记录无10 附件附件1 冲压缺陷评价参考表附件1冲压缺陷评价参考表任何冲压零件不得存在A类缺陷,不得存在漏冲孔、锈蚀在Ⅰ、Ⅱ区不允许存在明显的油花纹以下区域的缺陷不允许存在:序号区域缺陷模式Ⅰ区Ⅱ区(外部)Ⅱ区(内部)Ⅲ区Ⅳ区1 开裂A、B、C A、B、C A、B、C** A、B、C**A、B**、C**2 拉伤、晶粒粗大、暗伤A、B、C A、B、C A、B A、B A3 瘪塘A、B A、B A、B A A4 波浪A、B A、B A、B A A5 翻边、切边不平、缺料A、B A、B A、B A A6 毛刺A、B A、B A、B A A7 拉毛、划伤A、B、C A、B、C A、B A、B A8 起皱A、B、C A、B A、B A A9 麻点、麻点群、压痕A、B、C*A、B A、B A A10 打磨印A、B A、B A、B A A11 材料缺陷A、B A、B A、B A A12 凸点、凹陷A、B A、B A、B*A、B* A13 冲压印A、B A、B A、B A A14 回弹A、B A、B A、B A A**需作补焊处理,但返修部位是不易察觉的,不影响整车功能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