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竞赛评分规则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二0一0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1.1 宗旨 41.2 竞赛性质 41.3竞赛种类41.4 竞赛项目 41.5 竞赛分组 51.6 参赛资格 51.7 参赛要求 61.8 竞赛场地71.9 成套动作时间:71.10 音乐伴奏81.11竞赛程序81.12 出场顺序81.13 竞赛服装、发饰与化妆9 1.14 道具91.15 裁判长减分 9第二章啦啦操运动团队文化11 2.1 啦啦操定义112.2 啦啦操项目特征112.3 啦啦队口号122.4啦啦队吉祥物122.5啦啦队队旗、徽标132.6 现场鼓动13第三章成套动作评分133.1 成套动作评分因素133.2 艺术编排133.3 完成情况16第四章竞赛组织与裁判法174.1裁判组组成174.2 裁判员职责174.3评分方法194.4 裁判长减分20第五章安全准则205.1安全常规要求215.2 安全与保险215.3 救护应急预案225.4 技术安全规定22第六章行为规范236.1教练员手册236.2 运动员手册28附录:29啦啦操规定套路评分表29裁判长减分表26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比赛成绩公告表27第一章总则1.1 宗旨A.为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表演、竞赛提供客观统一的竞赛规则;B.为裁判员公正、准确地评分提供客观依据;C.为参赛者提供赛前训练和比赛的依据;D.是全国推广普及啦啦操规定套路展示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1.2 竞赛性质本规则适用于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五级制"赛事活动。
1.3 竞赛种类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比赛分为五级赛制,层层递进。
A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达标"赛B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人"大赛C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星"大赛D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精英"大赛E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全明星"总决赛1.4 竞赛项目1.4.1 规定套路A.舞蹈啦啦操规定套路: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B.技巧啦啦操规定套路:技巧啦啦操一级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1.4.2 自编动作具体要求详见1.7。
1.5 竞赛分组组别竞赛项目性别参赛人数A级赛事B.C.D.E级赛事幼儿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技巧啦啦操一级6~30人6~30人小学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中学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大学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明星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俱乐部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行业体协组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不限1~30人5~30人二级街舞舞蹈啦啦操三级爵士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级不限6~30人6~30人技巧啦啦操二级技巧啦啦操三级备注:明星组参赛资格:仅限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1.6 参赛资格A级.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达标"赛各基层推广单位举行的比赛:参加"啦啦操规定套路" 学习、培训的所有人员及啦啦操爱好者;B级.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人"大赛各区县级举行的比赛: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达标"赛中各基层推广单位各组别各级别各单项前三名的啦啦队;C级.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星"大赛各地区、市级举行的比赛: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人"大赛各分站赛各组别各级别各单项前六名的啦啦队;D级.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精英"大赛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举行的比赛: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星"大赛各分站赛各组别各级别各单项前六名的啦啦队;E级.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全明星"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精英"大赛各分站赛各组别各级别各单项前三名的啦啦队。
备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只参加A.B.C级赛事的表演赛,名次单独录取;也可直接参加D.E级赛事的明星组的比赛。
1.7 参赛要求赛事级别要求赛制规定动作自选动作音乐动作队形A全国啦啦操规定动套路"通级"比赛规定规定无要求无B全国啦啦操规定动套路"新人"大赛规定规定要有队形变化无C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新星"大赛规定规定动作,允许改变开始与结束队形变化不得少于5次无D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精英"大赛自选同上队形变化不得少于8次规定动作任意改编组合成套E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全明星"总决赛自选同上,技巧啦啦操允许改变基本手位动作、个性舞蹈动作队形变化不得少于8次参照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要求,分组不分级备注:(1)参加规定套路比赛的队伍可以不参加自编动作的比赛;(2)参加自编动作比赛的队伍,必须参加规定套路的比赛,各组级别任选。
1.8 竞赛场地1.8.1 比赛区域A级赛事:场地不限;B、C、D、E级赛事:比赛场地可为地板或地毯,要清楚地标出14x14平方米的比赛区域,标志带为5厘米宽;1.8.2座位区裁判席裁判1裁判2裁判3裁判4裁判5裁判6裁判7记录组高级裁判组仲裁记录员记录长计时员副裁判长裁判长副裁判长委员主任委员1.9 成套动作时间:A.规定套路:按《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各单项各级别规定时间执行。
B.自编动作:成套时间为2分15秒至2分30秒。
1.10 音乐伴奏A.规定套路音乐由比赛竞赛组提供,并统一播放;B.自选音乐由参赛队自备,音乐时间、速度与原曲相同,参赛报到时上交。
1.11竞赛程序A.B.C级:比赛采用一场决赛制;D.E级:赛程分为预赛和决赛。
各组各项目各级别参赛队伍不足8支,直接进入决赛。
1.12 出场顺序预赛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抽签在赛前一周进行,由竞赛部门负责抽签。
决赛出场顺序按预赛名次倒序进行。
1.13竞赛服装、发饰与化妆运动员服饰要求适合运动,外表要求整洁,妆饰适宜不得过于夸张和浓艳;运动员身体禁止涂抹油彩,不可留长指甲。
参加A.B.C级赛事服装原则上可不要求按照规定图例。
1.13.1 技巧啦啦操:●服装以弹性面料为主,式样见规定图例,长短袖不限。
服装可适当修饰,但不得出现悬垂物、水钻和亮片。
●运动员必须着合适内衣,服装上禁止描绘战争、暴力、宗教信仰或性爱主题的元素。
不可穿透明材质衣服及裤袜。
●比赛用鞋要求着全白色且有牢固软底的运动鞋以及白色运动袜。
禁止穿丝袜、舞蹈鞋、靴子、体操鞋(或类似)等;●不得佩戴任何首饰,包括耳环、手链、脚链、戒指、项链、手表等等;但可以使用平板夹、医用绷带;●技巧啦啦操所有参赛运动员(除短发者)头发必须扎起,不可遮挡面部。
●严禁在表演中佩戴眼镜(隐行眼镜除外)等其他医学用品。
特殊情况要求参赛者以书面形式向高级裁判组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使用。
●领奖时必须穿比赛装。
女装样例男装样例技巧啦啦操鞋样例发式样例1.13.2 舞蹈啦啦操:●服装款式不限,与成套动作风格相吻合,允许使用部分透明材质的面料;可根据成套编排以及表演效果的要求,适当佩戴饰物。
●运动员必须着合适内衣,不得过于暴露。
服装上禁止描绘战争、暴力、宗教信仰或性爱主题的元素。
可穿啦啦操鞋、舞蹈鞋、体操鞋等,颜色不限,但不可赤脚。
●舞蹈啦啦操可根据舞蹈内容、风格需要适当夸张化妆,或佩戴饰物,,但不得造型怪异。
●领奖时必须穿比赛装。
舞蹈啦啦操鞋样例1.14 道具1.14.1 技巧啦啦操A.所有道具都必须安全。
允许使用的道具包括:旗、横幅、标志牌、花球、扩音器。
禁止使用伞、接力棒、金属、玻璃、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的道具,禁止使用多凌角的道具。
B.禁止使用带有杆或类似能起支撑翻腾或托举作用的道具;禁止将一个坚硬的标志牌从一组托举运动员手中扔到远处的地面上。
C.任何可以从比赛服上卸下来产生视觉效果的东西都会被认为是道具。
D.使用的标志牌等道具可以由站在场中的运动员摆放在场外,但不可抛出场外,同时运动员必须保持始终停留在场地内。
道具举例1.14.2 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除花球外不允许使用其它道具。
1.15裁判长减分第二章啦啦队团队文化2.1 啦啦操定义啦啦操:英文cheerleading,起源于美国。
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2.2 啦啦操项目特征2.2.1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啦啦操运动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最显著的特征。
它是通过口号、各种动作的配合、各类难度的展现以及不同队形的转换,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激励运动员高昂的斗志,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在啦啦操运动中,既强调团队完成动作的高度一致性,又重视运动员个体不同能力的展示,使每个队员在参与团队的配合中均能在不同位置扮演不同的重要角色,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集体意识。
它包括:团队整体的运动能力、表演的激情、自信心、感染力、号召力、表演能力、默契配合等因素。
2.2.2 技术特征啦啦操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的发力方式,即通过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具有清晰的开始和结束;在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控制精确、位置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