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1)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1)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山原鹿
初中生应掌握和了解的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

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

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初中生应了解的修辞方法: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

十八、通感(移觉)
(1)概念:通感是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将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用到乙类感官上去的修辞方法。

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

例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梵婀玲,即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2)通感的类别:
比喻通感:凭借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达到移觉的通感。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听觉)
形容通感:用描述性词语直接移觉的通感。

例如: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视觉→味觉)(“酽”,yan,四声,指味浓,味厚。


(3)通感的作用:使词语变异配用,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