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1)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1)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作者何其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单元内容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展开。

《一夜的工作》节选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

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

然后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

最后抒发了作者自己真切的感受。

课本选编这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

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得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生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

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

因此,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三、说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本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字里行间里饱含的作者的真情实感。

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为此,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选编的意图,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力: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略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任务高尚人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从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崇高的品质。

教学难点: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教法:通过检查布置预习,进行三步预习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法:以找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以读来体会文章情感。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为此,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感导读法,辅以听、思、说、写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听中揣摩,在说和写中发展思维,深化阅读感受,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说预习设计1、课前自学字词,扫清课堂阅读障碍,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学本课词语,把学生能学懂的放给学生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前信息交流,丰富对总理的感知,积淀情感。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交流对周总理的认识,丰富对周总理的感知。

使学生认识到周总理,一位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伟大,他的伟大人格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从而为学习课文铺垫情感基调。

(二)创设情境,切题导入(课前两分钟故事秀)1.谈话交流。

你们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说的吗?2. 出示周总理的照片,描述周总理让人敬佩的历史,创设情境。

此导语以教师提问及图片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初读感知,浏览课文(前置作业汇报)1.)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课件)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通过读文,你觉得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四)精读探究,合作交流。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子。

阅读教学应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本课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

教学时,我首先质疑:总理一夜的工作给作者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再让学生找相关句子来理解。

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或默读,或小声朗读,或大声诵读。

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所谈适时点拨,从整体感知的层面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

也交给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找中心句理解课文。

(出示多媒体课件)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自学建议1)通过读课文,找出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相关句子。

2)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

(分小组合作探究,第一二小组讨论交流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第三四小组合作交流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要求用语简洁、准确。

)3)交流汇报。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体会。

3.指导朗读。

(配乐)学生个性化朗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再细细品读文章,勾画出描写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句子,反复诵读,细细体会,在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作批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相互质疑、解疑,最后全班交流。

老师只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愉悦,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创设情景,发展思维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地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里话,这时学生已深深地被总理伟大的人格所感动,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升。

(五)读中悟情,深化情感体验。

1.读中感悟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2.配乐朗读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读中有所感悟。

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最后两自然段的教师,让学生在用心聆听中去揣摩作者自豪、激动的心情,再让学生怀着同样的心情读一读,在读中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情感诵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有感情朗读,作者自豪、激动的心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感情,已深深感染了学生。

使学生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说当堂训练(口语交际)当你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后,假如你就在总理身边,你想对周总理说些什么呢?本题注重了知识的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考虑问题,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配乐朗诵(师生)《你是这样的人》,升华情感。

(六)总结写法,畅谈收获概括写作特点,交流学习体会(七)开放式作业(任选两项)1、积累好词佳句。

抄一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2、课后读一读《一月的哀思》和《周总理,你在哪里?》3、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献给周总理,读给别人听。

六、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中心句(工作劳苦,生活俭朴),从内容上升到了情感的升华。

板书利用色彩的搭配,比较醒目,引起学生的注意。

六、课后反思:本课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课文。

这节课上下来,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由于本文的语言十分朴实,感情十分真挚,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品读方面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较为自信地表达自己的体会。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

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尝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

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

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通过以前几届的学生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觉得学生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

因此课前就让学生通过去图书室、网络等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

通过搜集资料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广泛搜集并交流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还在课前布置了前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有的放矢,展开了周总理故事交流会,为《一夜的工作》做了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回想这一节课,也有一些存在的不足:1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只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课堂上因时间紧张,朗读与作业的时间太少,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得还不够。

2.由于学生品读的能力还较弱,所以表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不能充分表达对总理的爱戴,崇敬之情。

3、感动还不多。

这样的课文,如何借助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还有待于探索。

4.生活是我们课程的重要资源,在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总理的工作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时,我应该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感受。

学生拿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跟周总理对比,才能发现不足,决心向周总理学习,在学习上要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做一个简朴的人。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更感悟到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难免会顾此失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急需提高,今后,还需要多看、多听,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