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 有限公司品保课培训资料1.进料检验部分:1.1目的:对本司采购回来的物料、客户提供的产品和外协加工产品的检验与验证作出规定,确保未经检验、正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物料不被使用或加工。
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原材料、客户提供的物料和外协加工产品的检验与验证。
1.3职责:IQC负责采购回来的物料、客户提供的产品的检验与验证,各生产车间负责外协加工产品的检验与验证。
资材部负责与供应商包括外协加工厂商的沟通与联络。
对于客户提供的产品,由营销部负责与客户的沟通与联络。
品保部主管负责来料的评审和处置,并就有关事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1.4名词定义: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5检验流程:a)进料后,货仓要对其型号、规格、数量、重量等进行核实,送货单与实物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则对来料进行接收,放于待检区(外协加工产品直接办理入库手续,再由车间领出全检),并在供应商送货单上签字盖章,同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中货仓填写栏目,送交IQC进行检验。
b)IQC人员收到货仓转来的进料检验报告后,要检查物料所对应的检验依据是否足够,检验依据包括图纸、工程部提供的样品等。
c)如果没有或检验依据不充分,IQC要及时向主管汇报,由主管向工程部索取相关的资料、样品或其它的检验依据。
d)IQC根据产品所对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图纸、合同、技术协议、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抽样检验。
检验工作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当物料急用时,待检物料要优先检验。
e)所检物料合格时,认真填写进料检验报告的相关栏目并签名,由检验组长审核确认。
并在产品包装上贴上“合格”标签,由货仓入库。
f)当所检物料不合格时,检验组长审核后要上交主管处,由主管根据具体情况对来料进行评审并处置,详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对由于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生产计划课应开《紧急放行/例外转序审批单》,由品保部主管批准,IQC在物料外包装(或标识上)上盖好“紧急放行”的印章,按紧急放行处理,生产部先领用部分物料,同时IQC人员对剩余物料按正常程序进行检验,当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检验结果要及时反馈至生产部,对放行的物料追回或更换。
h)对于因本司的检验手段不足或其它原因,无法对来料进行检验但可以通过生产线试用进行验证的,IQC要填写《来料试样委托单》,交生产部进行试用,并对其结果进行跟踪。
i)IQC每天做好《质量履历表》,并在月末对本月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进行汇总,汇总的结果要反馈至资材部,以作为供应商考核的依据。
1.过程检验部分:2.1目的:对本司生产过程当中的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作出规定,确保未经检验、正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被投入使用或加工。
2.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生产过程当中的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2.3职责:IPQC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质量的符合性进行检验和验证。
生产部负责生产当中半成品的自检或互检。
工程部给予品保部和生产部以技术上的支持。
2.4名词定义:a)首检:由指定人员对生产出的首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b)巡检:由指定人员按照固定或事先安排好的路线对生产过程进行的巡回检验。
c)自检:由产品的生产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生产出的半成品进行的检验。
d)互检:下一生产工序对前面生产工序所生产出的半成品进行的检验或验证。
2.5检验流程:a)各生产工序员工按照图纸、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做好自检工作。
b)每个生产工序生产出的首件产品(包括首次生产、工艺的重新调试,原材料和/或生产员工和/或生产设备更换时生产的产品),在员工自检合格后,要送交IPQC首检,IPQC首检合格后,要认真填写《IPQC首检、巡检报告》,并通知生产员工批量生产。
c)员工自检或IPQC首检不合格时,要通知生产部技术员对过程要素进行分析和加以适当的调整,调整之后所生产出的首件产品要重新经过自检和首检,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d)各生产员工和生产工序的班组长要做好工序与工序之间的互检工作,当发现异常时要及时通知发生异常的工序进行相应的改善。
e)生产当中,IPQC要按照《IPQC作业指导书》、产品图纸、工艺卡等文件的要求过程中的巡检,对生产出的半成品从外观和/或功能和/或尺寸方面进行检验。
f)当巡检合格时,由生产部继续进行生产,并填写《IPQC首检、巡检报告》。
g)当巡检不合格时,要及时通知生产部班组长进行改善,除了在IPQC巡检报告上记录之外,从当班开始生产或上次巡检到此次巡检发现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时为止,此段时间内所生产出的产品要挂上红色“不合格”标示牌,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h)生产当中所有检验不合格、未经检验和正在检验的产品不得投入生产或流入下一工序,因生产较急或其它特殊原因需作例外转序时,由生产部填写《紧急放行/例外转序审批单》,由品保部主管批准,IPQC在产品流程卡上盖上“例外转序”印章后给予放行。
2.成品检验部分:3.1目的:对本司生产出成品的检验与试验作出规定,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会被入库或交付。
3.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生产出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3.3职责:生产部负责生产出成品的送检。
QA负责对生产部送检的成品的符合性进行检验和验证。
3.4检验流程:a)生产出的成品由所在部门存放于成品待检区,并填写《成品、半成品送检单》送交QA检验。
b)QA收到送检单后,要检查产品所对应的检验依据是否足够,检验依据包括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图纸、工程部提供的样品等。
c)如果没有或检验依据不充分,QA要及时向主管汇报,由主管向工程部索取相关的资料、样品或其它的检验依据。
d)QA根据待检产品所对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图纸、样品或其它由工程部发放的技术文件,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尺寸进行抽样检验。
e)检验合格时,认真填写成品检验报告的相关栏目并签名,由检验组长审核确认,并在产品包装上或标签上盖上“合格”印章,由生产部填写《产成品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f)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检验组长审核确认后要上交主管处,由主管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并处置,详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客户要求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或检验报告时,QA要提交相应报告至营销部,由营售部随货送交客户。
h)QA每天填写《质量履历表》,月底对本月的成品检验的结果进行汇总,由品保部指定人员把本月产品的质量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
i)对于仓库超出保存期限的产品,由货仓填写《成品、半成品送检单》,送交QA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QA在相应的报告上签署相应的意见及结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作业。
3.出厂检验部分:4.1目的:对本司出厂产品的检验与试验作出规定,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或本司规定的要求。
4.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出厂产品的检验与试验。
4.3职责:货仓负责出厂产品的送检。
QA负责对出厂产品的符合性进行检验和验证。
4.4检验流程:a)营销部出货之前,填写《出货通知单》通知货仓及品控,准备出货并联系QA进行出货检验。
b)QA收到通知单后,按照《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准备出厂的产品进行检验,特别是产品或产品组成部分的外观对保存时间、保存环境有要求时,必须严格检查,对于入库时间在半个月之内的,可免除检验作直接出货处理(不含铜线和铜绞线产品)。
c)如果检验合格,QA填写《出厂检验报告》,并在包装箱上或标签上盖上“合格”印章,通知营销部出货。
d)检验不合格时,待出厂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作业。
e)出厂检验的QA在每月的月底对出厂检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4.不合格品控制部分:5.1目的:对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记录、评审、处置等加以规定,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加工或交付。
5.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来料(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客户提供的加工物料、外协加工产品)、半成品、成品、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和仓库超期复检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5.3职责:品保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
各责任部门或分管部门负责对查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品保部负责对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对处置方法提出意见。
资材部负责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置。
营销部负责客户提供的加工物料不合格时与客户的沟通事宜。
生产部负责半成品、成品、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和仓库超期复检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
5.4名词定义:a)不合格品:未满足明确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的产品。
b)筛选:当来料不合格时,由产品的使用者把来料中不合格品挑选出来,剩下的合格品加以使用的相关的活动。
c)加工:当来料不合格时,由产品的使用者对不合格品进行加工,使其变成合格品,能够符合规定的要求的相关的活动。
d)特采使用:当来料不合格时,考虑到不合格的现象属于轻微缺陷,虽然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但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从而对产品特别接收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e)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由产品的生产者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f)降级改作它用: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g)例外转序:当制程中的半成品因来不及检验,因生产急需而对部分半成品加以放行的活动(例外转序的半成品要盖上“例外转序”印章,并对剩余的产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以便当半成品不合格时能够及时的追回或更换)。
h)让步接收:当不合格品属于轻微缺陷,虽然没有满足预期的要求,但是可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从而由指定的部门或人员向顾客提出申请,由顾客对其特别接收采用的活动。
i)报废:为避免不合格品原有的和/或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5.5工作流程:5.5.1来料不合格品的控制:a)IQC在不合格的物料上贴上“不合格”红色标识,由货仓人员将判为不合格的物料隔离存放到不合格品区。
b)IQC将抽样检验时查出的不合格情形和不合格品数量等填写在《进料检验报告》内,经组长审核后,随不良品样板一起交品保部主管。
c)品保部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就有关事宜与生产计划课、资材部(或营销部)、工程部等进行沟通,并对最终的处置结果作出判定。
d)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置分为特采使用、退货、筛选和加工四种情况:①特采使用时,IQC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黄色“特采使用”标签,由货仓入库;②退货时,IQC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红色“不合格”标签,由资材部(或营销部)开《退货单》退还供应商(或客户);③筛选时,IQC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黄色“筛选”标签,由资材部开《加工、筛选使用单》发放生产部,生产部筛选后,合格的使用,不合格的填写《退仓单》,经IQC验证属实后退回货仓,由资材部(或营销部)开退货单退还供应商(或客户);④加工时,IQC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黄色“加工”标签,由资材部开《加工、筛选使用单》发放生产部,由生产部代供应商返工 (注:特采使用、筛选、加工三种状态使用同一标签,由IQC依据最终判定结果在相应的状态选项后的方框内打“√”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