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
(3)集合名词:用表示群体的集合量词、不定量词修
饰或不能用量词短语修饰的名词。
(4)专有名词:一般不受量词短语修饰。
(5)时间名词
可以作“在、到”的宾语。可以用“什么时候” 提问。
在今天 到春节
有的时间名词可受数量成分修饰
两个下午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 绝对时间:唐朝
2000年……
相对时间:上午 下午 过去 将来 当代……
唐朝以前 2000年以来
* 过去以来 * 将来以前
特点: ①组成“在/到+~”; ② 能用“when”提问; ③能用“这个/那个时候” 指代 。
(6)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
可以作“在、到”的宾语。可以用“什么地方,哪儿”提问。
在东面 到外边 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处所名词表示绝对位置;方位名词表示相对位置。 方位名词一般跟在表实体的名词后面,指示处所/位置。
(1)助动词
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 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
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
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
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助动词的语法特点
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根据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先把汉语中所有的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组合关系、词语充当句法成分 的能力,实词和虚词内部都可以进一步分类。
体词:主要充当主、宾语的词。名词、数词、量词 谓词:主要充当谓语、述语和补语的词。动、形 加词:主要充当定语和状语的词。区别词、副词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
(二)动词
1、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多数可带宾语。 2)能受“不”和“没有”修饰,心理动词可用“很”
修饰。 3)多数可以重叠。 表示短时、尝试意义。 4)多数可带“着”、“了”、“过”。
2、动词的语法意义:表示动作行为,事物的存现、变 化,及事物间的关系
(3)语法功能
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 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与造 句功用。
形容词的功能有:a.前加“很” b.后加“的” C.后加“了” d.作谓语 e.作定语
组合能力
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 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
过火
过问
过失
造句功用
判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作用是对事物加以判断或 说明。
判断动词后面带体词性宾语,构成述宾短语。由判断述宾 短语的述语和宾语之间没有施受关系。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撞伤老王的车是民工骑的那种板车。 新任县委书记是个年轻人。 他是一米八的个子。 遍地是红山楂。 门外是一个小水塘。
不同的标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语言。
(1)形态标准 形态——指体现一个词的语法功能的词法上 的形式,它包括 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形态标志——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可以 通过这个词的词头或词尾标示出来 。
英语语例: —ation —ment —ness —ity (名词词尾) —ful (形容词词尾) —ly (副词词尾)
助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 不能带动态助词。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 “不~不”和“~不~”的格式中。例如:
能——不能不/能不能
要——不要不/要不要
会——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应该——不应该不/应该来自应该(2)判断动词“是”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表示是非、有无 等意义。
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 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
3、动词的分类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咳嗽 游行 休息 生存 劳动… 两个人咳嗽了— * 咳嗽了两个人
体宾动词 买 唱 驾驶 修理 属于…
单宾动词 谓宾动词 打算 以为 想要 感到…
准谓宾动词 进行 予以 加以 受到…
(2)意义标准
词语,特别是实词,都是有意义的,这些 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 性。
比如,一个词如果表示数目和次序,基本 上可以断定它是数词,如果表示事物的名 称,多数会看作是( )词;如果表示动 作,一般会判为( )词;如果表示性质, 一般是( )词。
但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有时意义会产生误导。例如:
动| 宾
动| 宾
请记住:
“没”和“没有”在动 词 前都是副词;在名词 前都是动词。
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
游泳好。游泳最锻炼身体。 他就喜欢游泳。
主 ||谓
主 || 谓
主|| 谓
状] 中
状] 中
动 |宾
动| 宾
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 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 “是” “使” “让” “叫”等动词
忽然 + - - - -
并不~ + -
* 一块金(子) 一块银(子) 一块铜/铁/锡
失败 输 成功 赢 胜利
~了 很~
+
+
+
-
+
+
+
-
+
-
因此,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有两个问 题:
词义并不一定反映词的组合性质 词义无法直接观察,操作性不强
例如:大苹果可以出口。但是到底“大” 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出口呢?
中间 当中 背后
思考题1: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组合:
A组 人不人鬼不鬼 、中不中西不西 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 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
习题
信息结构:主语是传递已知信息,谓语传递新信息。 1,不怕辣:以“怕”为中心词,“辣”是宾语,“不”是 状语
一般的语气,我喜欢吃不辣的菜,但是辣的也不怕,也能吃, 但是不一定很喜欢
2,辣不怕:以“辣”为主语,重点是“不怕”,语义重于 “不怕辣”。 我喜欢吃辣的,不管怎么辣,我都不怕,我还要继续吃
3,怕不辣:以“不辣”为中心词,强调“非辣不 可”。 最为夸张,意思是如果菜不辣,我就不敢吃,毕现“爱辣、耐 辣”的形象
双宾动词
送 教 借 问 骗 偷 告诉…
按意义和功能分(传统分类方法)
动作动词: 打 跑 跳 使令动词: 请 派 让 要求 心理动词: 想 爱 喜欢 妒忌 了解 存现动词: 有 在 增加 减少 趋向动词: 来 去 上来 回去 能愿动词: 能 肯 会 能够 可以 判断动词: 是 如 叫 姓 等于 形式动词: 加以 给以 予以 致以
• 1.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 子里净杂草。
• 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
不人不鬼 什么山不山的
• 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 士 太传统 非常专业 这类名词都包含一 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B组 (1) 她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2) 我又见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小伙。……他告诉我,
如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 形式后面加-s或-es;形容词的比较级 是在原式后面加-er或 前面加more; 动词有“人称、时、数”的变化。
汉语语例:
名(指人)+们——不定量的复数 动+着/了/过——时态 形容词AB——AABB(老老实实)、ABAB(通红通红)
◆无论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在汉语中都缺乏普遍 性,也没有强制性。因此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中,形态 只能作为参考标准。
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重叠。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坑坑洼洼
少数已经定型为成语: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引申义
或比喻义)
3、名词的分类
根据名词与不同量词之间的关系,可以给名 词分类。
(1)一般名词: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2)抽象名词:用“种、类、点儿、些”或含有动量
词的 量词短语修饰。
• 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问:今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答:今天晚上我不看电视。
问:昨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答:昨天晚上我没有看电视。 问:节目好极了,你怎么不看? 答:我没有时间。
问题:2、3两例中,斜体字部分应该怎样分析?
我没有看电视。 我没有时间。
主|| 谓
主|| 谓
状] 中
状] 中
(3)*看来我确实老了,不能思索,更不能情感了。 (4)*老人家很感触地说,这就是小柱儿的爷爷当年扛过
的红缨枪。”
结论: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 别。词类不是词的内部结构分类。
汉语的词类划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 形态是辅助标准,意义是参考标准。
划分词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不男不女 不人不鬼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2)名词重叠的例外情况
名词量化。有些名词可以表示单位,带有量词的性 质,如 “人、家、年、天”等可以重叠。表示 “每一”、“众多”。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等。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划类标准
1、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
2、划分词类的目的:为了说明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则
例1:
编写教材
打扫房间
学习文件
例2:
饭不热了。
(歧义句)
他原来是教师。 (歧义句)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3、词类的标准: (1)形态标准 (2)意义标准 (3)功能标准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