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根治糖尿病的系统方法论文摘要:关于糖尿病,对西医来说只能治标,而对中医来说是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实质是肝火旺。
一方面,肝火旺,火势上炙,连成心肝之大火,大火又使肺胃燥热;另一方面,肝热火旺,燥热之火灼肾致阴虚。
肾因阴虚乏水,不能制肝火,这样就出现了水火对立的矛盾。
这是糖尿病表现出来的最普遍的、又最主要的矛盾。
肺胃之燥火无制,火又严重的灼伤了脾。
脾受伤,脾气虚,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不能有效地气化糖、脂肪、蛋白质,布施于全身,才导致糖尿病的。
由此可见,糖尿病是由脏腑的阴阳五行关系,功能性的变化而造成的。
表面看来脾成为糖尿病的病灶,但根源又在于肾阴虚,是水不灭火,水又不能滋土润脾,救脾也。
所以,治糖尿病要靠中医,既要抓住水火失衡的主要矛盾,又要抓住“火”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灭肝火旺,才救脾又救肾。
然后,再滋阴补肾生水,调理水火关系,使水火平衡。
在辩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系统的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
从补气入手,扶正气,推进精血气互治,由标到本,来达到阴阳五行的平衡,才实现治本之策。
许多糖尿病患者,一开始就频繁地往大医院里走,不断地验血糖、验尿糖,不断地吃西药或打胰岛素。
明天又不断地换这个或换那个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医生嘱咐要吃药,还要戒口。
可是,糖尿病依然是老样子。
拖呀拖,捱呀捱,心情不好过,吃不香睡不好,持续了十年八年的西药,身体却日趋衰落。
高血压、蛋白尿、皮肤瘙痒、水肿、眼底出血,一系列的并发症又冒起来了。
西药啊,不吃不行,但吃了还是不管用,恨不得要去死,却又舍不得。
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哇。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救糖尿病患者一条生路?我可以响亮地回答大家,必须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因为糖尿病的病变,可归之于脏腑功能性的变化。
中医能从病理上,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去科学认识;从医理上,抓住主要矛盾,系统的修复脏腑的功能,实现标本兼治;从药理上,使用中西药达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从疗理上,针对主要矛盾,区分类型,善抓主症又兼顾并发症相结合的辨治方法,从根不上把糖尿病治好。
一从病理上,要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去科学认识。
糖尿病的病灶在于脾,是脾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把脂肪、糖、蛋白质有效地气化,布施于全身。
脾气不运化精微,一部份糖就进入血液,致血糖升高;另一部份糖就随小便排出,致尿糖升高。
是什么原因使脾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是燥热所致的。
何谓燥热?是肺胃燥热。
脾性属土,是湿润之土,被肺胃燥火所烤,蒸发了水份,失去了润泽,脾就受伤了,功能就降低了,不能分泌出正常量的胰岛素,即是胰岛素相对量的不足。
这是形成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会引起肺胃燥热?燥火从何而来啊?是由肝火旺引起的。
一般健康正常人,是水火相济,水火平衡的。
火在于心,心火能温胃。
胃五行之性属土,是储储存食物之库,其性喜暖。
得心火暖胃,胃才有能量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胃一舒张一收缩,胃气下行,把食物送到肠子里去。
可是,糖尿病的本质是肝火旺。
从五行来看,肝属木。
木干,生起了火就是肝火旺。
肝火向上窜,就与心火连成一片,变成心肝大火。
这大火烧的太过,先把胃灼得燥热,胃土干,胃土大动起来就吃而不饱,吃而不停。
五行来说火势过盛,则火反克土,母病累及子。
同时,心肝之火向上再克肺金,肺金被火所烤,就口渴如牛了,这是火克金也。
肺胃合其燥热,其燥热更甚,结果又把脾灼伤了。
脾不运化精微,这是糖尿病的病灶所在了。
肝火旺又是由何而起呢?根本是肾阴虚,是水不制火。
肝性刚,肾性柔。
肾阴虚,肾水不足,是水不制火,肾不养肝,才有肝火旺也原来阴虚是本,是致糖尿病的源泉。
那么肾阴虚之因又是什么?主要有四:①素体阴虚。
根本是肾阴虚。
阴虚是肾水弱,水不涵木之故。
木干了,点燃了,就是肝火旺。
就是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②饮食不节。
主要是过吃肥腻甘甜之物,增加了胃脾的负担。
特别是脾的消耗过大,要大量分泌胰岛素,透支过度,得不到休养生息,功能就会减弱衰退,逐步地出现了分泌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
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积秽过多,堆于体内,不能被气化,则会生起内热,引致阴虚阳燥。
③情志失调。
情志失,必心烦意乱,动起肝火、燃起心火。
心肝之火缠绵不绝。
火灼伤脾土,又耗损肾阴。
为思过则伤脾,怒过伤肝,再过损阴也。
④劳欲过度。
过欲者必耗阴精。
肾精缺,肾亏虚,则肝火旺。
是母病及子。
由以上分析我们就知道,肝火旺是糖尿病的燥火之根。
肾阴虚又是肝火旺的根本原因。
肾肝的问题还是引起水火失衡的最深层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从医理上,要抓住主要矛盾,由标到本,系统地修复脏腑的功能。
1抓住水火失衡这对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
关于糖尿病,对西医来说只能治标,而对中医来说是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实质是肝火旺。
一方面,肝火旺,火势上炙,连成心肝之大火,大火又使肺胃燥热;另一方面,肝热火旺,燥热之火灼肾致阴虚。
肾因阴虚乏水,不能制肝火,灭大火。
这样就出现了水火对立的矛盾。
这是糖尿病表现出来的最普遍的、又最主要的矛盾。
肺胃之燥火无制,火又严重的灼伤了脾。
脾受伤,脾气虚,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不能有效地气化糖、脂肪、蛋白质,布施于全身,才导致糖尿病的。
由此可见,糖尿病是由脏腑的阴阳五行关系,功能性的变化而造成的。
表面看来脾成为糖尿病的病灶,但根源又在于肾阴虚,是水不灭火,水又不能滋土润脾,救脾也。
所以,治糖尿病要靠中医,既要抓住水火失衡的主要矛盾,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灭肝火旺,才救脾又救肾。
然后,再滋阴补肾生水,调理水火关系,使水火平衡。
在辩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系统的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
从补气入手,扶正气,推进精血气互治,由标到本,来达到阴阳五行的平衡,才实现治本之策。
2由标到本,系统地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
(1)理清标本关系的逐级修复。
糖尿病是水火失衡为主要的矛盾。
水火的对立,使五脏六腑发生功能性的变化,涌现出一系列的“标本”复杂的关系,呈现阶梯式的状态。
糖尿病最明显的标象是血糖与尿糖的升高,这是脾运化失常的问题。
脾的问题,可追溯到肺胃的燥热。
治脾降糖是一个处理标的手法。
同时还要考虑怎样去散肺胃的燥热,才能救脾。
这是第一级的“标与本”的关系。
推进一步,肺胃之热,又是由心肝之火烧灼而来的,没有肝火旺,那会有肺胃之热?这是第二级的“标与本”的关系,肺胃热是标,心肝之火又为本。
再进一步,肝火旺又与肾阴有密切的关系。
肝火无制,又归于肾阴虚的问题。
心肝之火为标,肾阴虚的是本了。
这是第三级的标本关系。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三个“标与本”的呈现阶梯式的关系。
最后的总根本才是肾阴虚的问题。
难怪西医无法治好糖尿病的啊。
就算是工作了多年的中医师,面对众多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也不一定能深刻的去把握其中的因果,弄清楚这三级的标与本的关系。
所以治疗就十分棘手。
面对着一些病号,花了几个月到一年,还是没有把糖尿病治好,连医生都怕了,病患者更是没了信心啦总的来说,糖尿病最主要的矛盾是水火的矛盾关系。
表现出来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肝火旺。
所以,医生一上阵的大手笔一定要捉住肺胃之燥火,心肝之大火而灭之。
当火被控住了,就可以把治疗推进到肾这个根本上去了,去强肾长阴生水了。
(2)抓住肝肾是根本的修复。
水火的矛盾关系,反映了糖尿病的焦点问题就是肝肾的问题。
肝火旺是主症、肾阴虚是根本。
由肝肾的根本问题,又牵及其他的脏腑的功能病变。
从生理功能上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
一方面,肝火旺,致血热,血有燥火烧灼肾,则损伤肾阴。
是肝不护肾,血不生精。
另一方面,肾阴亏损,所生之精则虚。
精虚,无力生血,也致血虚。
是肾不养肝,精不养血。
同时,肾精无力,肾阳不升,精不化气。
使元气受损,气虚也。
原来,精、血、气是人体的养命之源,更是养肝肾的能量了。
精、血气这三种物质的循环流动,是促进了肝肾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融合了阴阳的对立制约,转化为互生。
所以,抓肝肾的修复,是从治精血气来实现的长期肝肾阴虚,致患者三虚:精虚、血虚、气虚。
俗话说,补精不如补血,补血不如补气。
这样,我们又找到了补精血气的突破之口,是从补气打开的。
精血气三者,最具阳气的是气,最显阴性的是精,血又介于两者之间。
气最动,气最快,补气气即生,得生气有力。
气动血就动。
这对化血淤,清血热有很重要的意义。
补了气,进一步,再补血、又再补精。
这对修复肝肾是很重要的方法论。
从人的生理上去作进一步的探讨,有肾可纳气,精可化气之说,的确如此。
如果你是一个气功养生大师,你就能炼精化气。
当你打通了全身的任督两脉,通了大小洞天,意念一动,感觉肾腰部位马上就会热起来,是气能入肾、肾可纳气的表现。
气可养血,血又生精,精能化气。
气能入肾,肾可纳气,能促使精血气三位融于一体,这才是治病的最高境界。
(3)最后推进围绕以脾为病灶的全面的修复。
抓肝肾是根本的修复,又是重点的修复。
在此基础上就能推进脾的修复,和全面的修复脾不运化的问题,是水火的矛盾所致的。
糖尿病迁延日久,火引起热,水化为湿。
火与水交织在一起,演化为中焦湿热。
热不散,水不消。
脾受水火的煎熬,左右为难,进退不了。
在肝肾的修复没有得到根本突破的前提下,火之根“肝火”,水湿之源,肾阴虚”,对脾会不断地带来反复的中焦湿热的影响。
所以要想办法不断地散掉中焦湿热。
化热又除湿是护脾的很重要的任务。
除此之外,对心火过盛,心失所养,造成的冠心病,高血压要治之;对肺金受伤,肺脏感染,出现的气管炎,肺炎等症要处理好;对大火反克胃土,有肠胃炎,肠胃溃疡的,要兼顾好;更严重的,在高血糖的状态下,还会出现了糖尿病的白内障,眼底出血,牙龈溃疡,皮肤水肿,神经病变,脑中风等等。
这些都要兼顾好,针对不同的症状下不同的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样才能推进全面的修复三从药理上,要中西药相结合的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虽说西药只治标,但不要弃而不用。
因为西药见效快,是立竿见影的。
对特别高血糖、高尿糖的病号,要马上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尽快把糖降下来。
毕竟高血糖与高尿糖持久下去,会严重地损伤脏腑的功能,损害心脑血管,损害肾功能。
导致高血压,甚至中风,尿毒症等。
所以治糖尿病首选要先用西药为要为急。
在糖尿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来说,还未至五脏六腑器质性的损害,而应是功能性的减弱和衰退。
既然是功能性的变化,那么就要想办法去修复器官的功能,而不是单纯用降血糖与降尿糖的唯一办法。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只服西药或注射胰岛素,虽然降了血糖与尿糖,但依然有心闷气短,眼底出血,皮肤溃烂,水肿,尿蛋白......等的并发症出现?根本的原因是西药治标,不能深入脏腑,针对心、肝、肺、胃、脾、肾等的病变进行调理,去修复器官的功能。
所以,就算十年八年过去,却依然停留在病发初时的方式、状态,病情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好转。
花钱花时间花精神,虽然生命得于延续,但也这就反证了西药治糖尿病的存在有局限性,仅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