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图象的应用(江苏扬州市宝应县中学刘益民)
高中物理图象的应用(江苏扬州市宝应县中学刘益民)
A
B
C
小灯泡目前的电阻(Ω)y/mwd/xtjx/xtjx_06.htm
『教与学的设计』先让学生展示求电阻与功率的分析过程,教师总结:图象识别与应用中的三大ysics/article.php?es/2008-4-17/r345212.html
『教与学的设计』先让学生展示解题作图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将图象与运动示意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教师剖析应用图象分析过程与运动细节。
一、识图篇
【例1】在06年多哈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黄珊汕夺得亚运会首枚蹦床金牌。假如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依据图象,回答下列物理量能否求出,如能求出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和最后结果。(g取10m/s2)①m=?②稳spx?ID=9d126c5b-d3d2-467a-b1779f7212-a53d-11df-bdID=4413a58a-9169-4ac5-87a0-d4a1562be467
『教与学的设计』此环节让学生自已总结,对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的应用优点与处理图象问题的常用要点进行归纳,侧重于感悟与心得。并且通过图象法再应用再现物理过程,学会用图象的直观手法来分析复杂的物理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gzwl/jszx/gkzl/fxcl/201009/t20100903_869226.htm
『教与学的设计』先让学生展示作图的过程,分析运动过程,通过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弄清楚物理过程,学会建立物理条件,关键分析加速度度,抓临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利用图象blog/item/37b0ff3207de6ef21b4cff13.html
『教与学的设计』先让学生展示作图的过程与理由,学会控制图象的斜率与面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研究相对运动、多体作用时运用图象法解题需要考虑使用图象法。
(三)、分组展示
『师生互动』这是本节课教与学的主要部分,时间大约为30分钟,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小组代表展示的方式。学习小组代表上讲台,在黑板旁讲解识图、作图过程,剖析解题思路、小结与拓展图象方法等,同时也可以将本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求援。在小组代表展示过程同组同学可以适时地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也可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对一些关键点适当总结与提升,但要控制好点拨的时间。
3、课堂教学要预设,更需要生成
本课由于题目事先也为学生设定好了,学生本课只需要解决这几个有关图象识别及应用的题就行,因此,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多数仍然集中在题目的理解,图象的画法等方面,少有其他发散性,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质疑也偏少,课堂中生成的内容极少,另学生参与深度还需要进行研究与发掘。
七、教师个人介绍
二、作图篇
【例2】木块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m以水平初速度V0击穿木块。假设木块与子弹间摩擦力大小f不变,木块长度为d,则当子弹入射初速度增大时:
①木块获得的动能如何变化?
2522/album/item/0cfedc412eb373063109波
/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47741
『教与学的设计』先让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与思路,然后播放蹦床视频,建立物理情景,并且引导学生建立振动模型,从运动过程中明确图象的含义。教师总结时突出分阶段分析的思想方法,强调数理转换。
【小试身手1】“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部分),假设蜻蜓做匀速直线飞行且隔相等时间点一次水。求蜻蜓当时的5232f60ddccda38a00e.html
『教与学的设计』先展示图片,再让学生展动态过程,真正让学生能看图说话。
【小试身手2】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每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乙图所示。根据电路结构和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通过计算,然后正确填写下表。
(四)、反思小结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请学生代表总结本课所学,重点是重对图象法的应用体会,时间大约1分钟。最后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经典考题的探究。
【名题赏析】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物理压轴题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 、 两个物块, 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 .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 图象(作在答题卡上). 取10m/s2.
【热身训练】如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对学群学』学生进行预习交流时间,大约为8分钟,本专题有六道题,教师在黑板上给六个学习小组分配上课展示任务,本课内容主要以书面展示呈现。上课一开始,在教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后,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先交流自己小组所分配任务的内容,并推选一名的同学准备展示内容,小组代表迅速将准备的内容先进行组内展示讨论,解决或整理自身疑难问题。然后有书面展示任务的组员上黑板板书,其余五名同学继续采取对学与群学的形式交流预习中对图象理解与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清除大部分问题,并将自己还未能理解与掌握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全班展示时进行提问质疑。
省份:江苏省学校:江苏省扬州市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姓名:刘益民职称:中学高级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邮编:225800
宝应县“学科带头人”、扬州市第四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江苏省物理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宝应县中学物理奥赛主教练、宝应县中学高三物理教研组组长。曾获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所撰写的论文有五十多篇在省“师陶杯”,及省教育学会与教研室等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另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
五、教学过程
(一)、高考目标导航
『PPT展示』江苏省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试说明中关于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强调“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比较、表达,能够从所给图像通过分析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内容,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预习交流
六、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图象的应用》是高三二轮复习时的一节专题复习课,经历高三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力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从问题的分析,到方法的总结,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实践,本人也有以下几点感受:
1、课堂教学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物理(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学会识图与作图;
2)、自已总结一些有关图象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课题:《高中物理图象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图象中的信息,通过物理图象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是上课教师多喊几位同学回答问题,上讲台板演等就行,这些都还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一般性教学考虑。而在本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以学生展示交流以主,教师则更多地成了引导者、组织者,实际学生在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占半小时以上。
2、课堂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高三复习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并巩固知识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所说的“授之以渔”,本课我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多方位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在具体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对图象的理解能力和应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中看,复习课比较适合使用展示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学会运用物理图象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通过数理结合,学会对物理图象的分析;
2、运用图象法解题的图象控制与灵活应用;
择、整理,制作成PPT课关图象法应用的资料。
【综合应用】如下图所示,在真空中竖直放置带水平小孔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两板相距为l.有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A板的小孔无初速释放,若两板间加上电压为U(φA<φB=的直流电压时,经时间T,电子可从两板间的小孔飞出电场.现在两板间加上如右图所示的周期性交变电压,若t=T/8时,电子开始释放,电子飞出A、B两板小孔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四、教学方法
本专题复习采用学生展示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学生对专题复习导学案的预习,课堂先让学生小组进行预习交流,然后学生分组展示,讲解质疑,教师在其中恰当地进行点拔,最后总结提升。二轮复习中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分析拓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理解方法,学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