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探究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文章就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为满足建筑行业持续化发展与建设的需求,各地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我国推行了住房制度后,高层建筑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在过去的数年中,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地面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为确保对土地空间的合理化使用,人们将工程建设的视野转移到了地下空间的开发中,与此同时,基坑工程成为了工程施工的关注重点。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相关概述
在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施工都是在其他建筑旁边进行施工的,由于支护工程深度大,因此具有很大的施工难度。
对此,就需要设计部门在设计阶段,要注重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合理性,而建筑企业也要对其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并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来进行施工。
若是想保障建筑项目基坑施工现场有着较高安全性,促使施工作业稳定进行,就应该加强支护技术的充分运用,以便于快速达成预期目标。
将深基坑支护技术融入到施工作业中,可以更好的保护施工环境或者是基坑侧壁安全。
2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2.1土钉支护施工
为保持地基的稳定性,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作业时往往采用土钉墙的方式。
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土钉墙加入桩体,借助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有效连接,保
证桩体承重能力较好;其次,土钉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放线定位工作以
及基坑降水工作,采用分层开挖土方的形式,对坡面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完善;最后,做好喷射混凝土、安装土钉墙和土方开挖。
土钉支护施工的优势在于能够有
效防止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土体结构变形,实现边坡加固的效果。
2.2灌注桩施工
(1)施工前需对桩位置进行精准测量与界定,以桩中心位置为基准来确定
钻机钻头位置。
同时,钻孔作业时应尽可能与桩身轴线保持重合状态,误差不得
超过2cm。
(2)注意对钻孔速度的严格控制,为避免因速率过大而影响钻孔质量,要求人员对孔口段人工填土层钻探速度加以控制。
(3)密切关注钻孔的垂直度,若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钻孔偏差,则需第一时间予以纠正处理。
要求人员全
过程记录钻孔过程,并依据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钻孔参数,以保证
灌注桩施工符合预期标准。
(4)根据现场情况利用换浆法来处理钻孔,待钻进
至标高后及时置入泥浆,通过对沉渣、含沙泥浆的置换来达到清孔的目的。
在清
孔作业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密切观察孔内水位情况,以地下水位为基准,尽可能
将孔内水位控制在高出1.5~2.0m。
(5)要求人员对钢筋笼分段制作,并采用焊
接工艺来强化钢筋笼质量控制,钢筋笼接头需错开布置,进一步提升钢筋笼整体
可靠性。
(6)要求施工人员再次清孔后方可浇灌混凝土,避免孔内存在沉渣而
影响灌注桩质量。
(7)对于水位下混凝土的灌注,结合对该项目现场情况的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导管法,以高出设计标准500mm为基准开展灌注施工。
2.3土方开挖工作
土方开挖量太少,对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极为不利,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土方
开挖量太大,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恶劣
影响。
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保障土方开挖的量在合理范围内。
要想做好土层开挖
工作,施工人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方式,例如采用边挖边移,分层开
挖的挖掘模式,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定时进行废土清理。
2.4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相对重要的支护技术,由于锚杆支护是在基坑内插入锚杆维持稳定性,本身的施工方法就具备一定稳定性能。
采用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提升支护稳定性。
施工中想要保证锚杆技术稳定性得到保障,需要做好土方开挖与灌注桩施工。
施工前,对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勘察。
制作高质量的锚杆,确保其成孔效果良好。
锚杆需要配置塑料管,保护锚杆。
制作好的锚杆钻孔后插入,采用灌浆作业的方式,提高锚杆稳定性。
2.5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属于建筑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护结构,将所有桩体以特殊队形进行排列,并通过混凝土冠梁等构件将周围桩体顶端都充分连接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必要条件下,工作人员应该在周围桩体间隔范围内敷设一层钢丝网,如此就能够增强排桩结构本身的支护功能。
在建筑项目开展深基坑施工的时候,排桩支护技术往往被运用在一级到三级项目中。
3深基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3.1施工方案
为保障在约定工期内顺利完工,该项目开工建设中,按照确定的基坑支护类型与工程桩规划点位,选择支护桩与工程桩施工同步推进。
施工过程中,要保障机械运行状态良好,可以实现平稳运行。
实际操作中,借助经纬仪和全站仪进行二次测量,用以复核各标记点位置是否准确,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
利用水平仪对现场高程进行测量,并要保障闭合。
3.2建筑工程现场勘察
因为建筑项目所处的施工场地和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深基坑支护技术有着各不相同的应用领域,若是工作人员并未对现场进行全面调查,也没有挑选合理有效的支护技术,必定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在将来的施工环节中,遭遇边坡滑塌、土壁坍塌等问题,无法完整体现出技术本身的性能。
所以,企业应该
通过现场勘察工作,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水文和地质信息等,将所有障碍物都
着重标记出来,知晓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位置。
3.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层要总结工程中各方面的工作需求,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做好
这项工作,管理层可制定科学的技术考评管理方法,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
优化,建立专项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操守。
最后,施工人员自身也需提高对先进施工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能力,根据相关技术需求,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想,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活动,重视各种施工工艺的操
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工作技术执行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
3.4基坑监测
需要对基坑进行监测,保证基坑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在监测过程中重点对围
护结构的完整性和强度进行监测,利用垂直钻孔测斜仪作为监测设备。
根据建筑
深基坑支护施工实际情况,确定设备的精准度,保证最终建筑深基坑监测结果的
准确性。
在对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场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可以使
用水准仪完成。
在实际建筑深基坑支护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掌握监测重点,
目前基坑监测重点是对围护结构顶部位置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在基坑开挖的初
期阶段,需要每隔2~3d进行一次水平位移监测,判断其是否发生位移,获取发
生位移的长度数据。
结语
总而言之,工作人员需要联系项目情况,更加科学的对支护方案、支护技术
进行挑选,明确各项关键技术的操作要点和应用范围,综合考虑各种支护技术优
缺点,并优化原本的支护体系。
在一个项目中组合使用以上各项支护技术,如此,才可以保障项目有着良好质量,尽可能减少问题的发生几率,增强项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邓广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1):55-58.
[2]杜娟.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4):147-149.
[3]傅刚良.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J].居
舍,2021(10):4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