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滥用监测报告奖励办法》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机制》

《药品滥用监测报告奖励办法》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机制》

《医院药品滥用监测报告奖励办法》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机制》
附件1
药品滥用监测报告奖励办法
一、报告时限
各临床科室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上报临床工作中发现的药物滥用,上报原则为“可疑即报”,严重的立即电话上报并24小时内填写报表,一般的、可疑的48小时内完成上报。

二、报表质量
(一)各栏目填写完整、规范、正确,无缺项。

(二)药物滥用发生、处理过程描述详细并在病历中有相关记录。

(三)因果关系评价合理。

三、奖励措施
(一)对于积极上报药物滥用的科室给予奖励,每份奖励绩效1分。

(二)鼓励各科室积极上报药物滥用以及潜在药物滥用风险的案例。

四、处罚措施
(一)未及时发现药物滥用的科室以及超时限的,每少报或迟报一份,扣发绩效1分。

(二)未按照“可疑即报”上报原则的科室,扣绩效2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报表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每份扣绩效2分,并与科室上报人员年终考核挂钩。

(四)无故不参加全院药物滥用报告培训的科室,扣科主任和护士长绩效1分。

(五)对上报核实不属于药物滥用报告范围的病例,需再次进行药物滥用专门指导培训。

五、持续改进
药学部对收集到的药物滥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每季度向全院反馈。

并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物滥用及降低潜在药物滥用的风险。

附件2
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机制
一、药物滥用监测室每季度利用信息系统分析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药品使用数据,对处方数、药品用量、用药总天数、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以及就诊次数等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滥用现象。

对于处方、用量、用药周期等异常药品,进行预警并重点关注,通过跟踪调查、回访分析等方式,确认是否存在药物滥用。

二、药物滥用监测室根据就诊患者特点,每季度利用信息系统,筛选重点关注患者人群:门诊病历中诊断为“睡眠障碍”者,在精神心理门诊就诊次数较多的患者;住院病历中精神科,疼痛康复科,老年科,神经内科,肿瘤微创科与药物滥用相关性较强的科室就诊的患者,因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过量中毒在急诊科治疗的患者。

三、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医嘱处方点评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的药品、重点监控科室中的患者病历筛查,查看否合理,是否与治疗的疾病相关,对于存在药物依赖的患者可疑患者,提醒医生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并督促填写药物滥用监测表上报。

四、药物滥用监测室对可疑为药物滥用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发现潜在的药物滥用/依赖人群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及时向相关科室提示监管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

五、药物滥用监测室接收到药物滥用报告后,需再次对患者进行信息核实,进一步明确诊断,药物滥用监测室及时将药物滥用监测信息向国家药物滥用监测系统上报,每半年从所上报的调查表中抽取一定比例调查表,通过随访药物滥用者、查阅病历档案资料等方式,对药物滥用监测进行质量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