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无人机的研发 B.研发新型药品 C.合成新材料D.研发氢能源2.下列变化中一定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是()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 C.滴水成冰 D.大海捞针3.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是()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4.当前,汕尾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 B.蒸馏 C.吸附沉淀 D.消毒6.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7.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B.58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9.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C.Cl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1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评卷人得分:11/111.化学学科不研究无人机的研发,属于以下哪个选项。
A。
A B。
B C。
C D。
D2.下列变化中,一定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是。
A。
A B。
B C。
C D。
D3."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的"钙"、"铁"、"碘"指的是什么。
A。
A B。
B C。
C D。
D4.下列措施中,哪项不可行。
A。
A B。
B C。
C D。
D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
A B。
B C。
C D。
D6.以下哪项不符合"中国水周"活动2016年的宣传主题。
A。
A B。
B C。
C D。
D7.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多少。
A。
A B。
B C。
C D。
D8.以下有关催化剂的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A B。
B C。
C D。
D9.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是哪个。
A。
A B。
B C。
C D。
D10.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
A B。
B C。
C D。
D11.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评卷人得分:11/1112.钠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1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1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11个质子和11个电子,外层电子层数为3层,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正确选项为C。
13.文章中未给出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该题无法回答。
14.图中只有A和D两个选项的粒子是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选项B和C分别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混合物。
15.(1) 氧元素的符号为O;(2)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3) 氮分子的符号为N2;(4) 两个氢原子的符号为H2.16.(1) 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后果是可能无法正确识别液体的种类和性质,导致操作失误;(2)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可能会取得错误的液体体积,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3)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后果是可能会使实验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气体收集瓶中,影响气体的纯度和实验结果。
17.(1) (A) 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 燃烧红磷可以产生大量白烟。
(2) 属于纯净物的是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的是白酒、自来水、二氧化硫和冰水共存物。
18.(1) 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2) 6~11号元素中,钠(Na)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 铝(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1个质子和11个电子,外层电子层数为3层,分别为2、8、1个电子。
文章格式已修正,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了每段话。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排布规律。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选项b(Be和Mg)和c(Al和Si)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19.将如图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 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E;2) 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B;3) 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是C;4)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仪器是A;5)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D;6) 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F;7)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H;8)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G。
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顶部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内焰层温度最高。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黑色沉淀。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CO2、H2O。
21.请用分子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使墨水分子向周围扩散。
2) 氧气变为液氧后体积减小是因为氧气分子在液态下分子间距更小,占据的空间更小。
3)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都是含氧分子,能提供氧气支持燃烧。
22.将某暗紫色粉末状固体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固体C和固体D。
固体C可用作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另一种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能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
气体F能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1) 名称A:未知,B:氧气,E:煤,F:二氧化碳。
2) 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C(s) + O2(g) → CO2(g),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A、电子显微镜是物理学研究的工具,不属于化学领域,不符合题意;B、分子模拟是化学计算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实验,不符合题意;C、酸碱滴定是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符合题意;D、质谱仪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不属于化学实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需要考生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了解。
4.B解析】详解】A、物质的密度是一种物理性质,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物质的颜色是一种物理性质,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D、物质的形状是一种物理性质,与化学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关系,需要考生对化学变化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5.D解析】详解】A、气态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化学反应无关,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体积可能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性质变化,需要考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6.C解析】详解】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2KOH + 3O22MnO22H2O。
选用D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选用B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
2) 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选用B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为:水封吸收瓶。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考生对常见实验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7.略。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的“钙”、“铁”、“碘”并不是指单独的原子、离子或分子,而是指这些元素以某种形式存在于食品中。
因此选C。
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应该采用更加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方式。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决定反应是否进行。
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虽然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是即使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可以缓慢分解放出氧气。
C可以表示氯元素、一个氯原子、氯气等多种含义,因此符合题意。
为了防止液体在加热时溅出伤人,液体不应超过容积的1/3;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应超过容积的2/3.因此A和B都是正确的。
这道题目没有明确的问题或选项,需要自己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式,可以看出反应物是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Mg2+和氮气,生成物是2H。
由于没有具体的反应条件和方程式,无法判断正确与否。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式应该使用正确的符号和下标,并且反应条件和方程式对于判断正确与否也非常重要。
1.O是氧元素的符号,代表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当离子带一个电荷时,数字1可以省略。
例如,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Mg2+。
3.N2是氮气的化学式,表示氮气。
4.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
当表示多个该原子时,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例如,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16.腐蚀标签读数不准确可能导致液体流下,造成标签腐蚀。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会导致读数不准确。
在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会导致集气瓶炸裂。
17.EBCBCEFADG中,E代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B代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C代表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红磷。
BCEF属于纯净物,ADG属于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