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5篇数学教学设计1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生活情境中负数有关资料,如气温、收支,股票涨跌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银行有存钱和取钱……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课件2、3、4、5、6)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课件7)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课件8)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课件9)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说一说。

(课件10)生活中还有能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吗?4.进一步认识“0。

”(课件11)以温度计为例,观察“0”的作用?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5、联系生活中的气温;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应用。

(1)介绍温度计相关知识。

(课件12、13)(2)一次读出4个城市的温度。

(课件14、15、16、17、18)三、练习应用(1)辩一辩:“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课件19、20、21、22)(2)做一做:指出下面数中的正负数。

(课件23)(3)填一填: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

(课件24)四、课堂小结:(课件25)五、课外拓展:负数的历史。

(课件26、27、28、29、30)六、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读作:负六。

“-”,叫“负号”。

像“+6”这样的数叫正数,读作:正六。

“+”,叫“正号”。

也可省略不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目的: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43-85.6 +0.9 -+ 0-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课后反思: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1、搜集有关奥运的数学信息,并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

2、应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决奥运会上的“射击项目”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同学们,在的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奥运的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出示主题图,引入新课,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1、做课本第79页的“田径项目”中的数学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想一想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3、小组汇报交流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五、当堂训练完成80页“跳水”“射击”中的数学问题。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

个别题全班解决。

六、知识拓展下面是校达标运动会上50米短跑男生成绩记录表。

姓名李明胡军郑浩王乐乐陆兵成绩(秒) 9.23 8.98 9.019.11 9.05(1)、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和你好朋友比赛一下,并记录下来。

数学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1、认识心形,三角形,星形的形状特征。

2、学习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重点:学习按形状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幼儿根据不同形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挂图,心形,三角形,星形图卡。

2.音乐《找朋友》活动过程1.师幼问好2.学习心形,三角形,星形名称。

(1)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出示心形图片,它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爱心,所以它叫心形。

(2)师:出示三角形图卡,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3)师:出示星形图卡,引导幼儿认识它的形状名称。

3.学习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人物身上的符号。

A.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画面中3个爸爸身上分别是什么图形?(抽幼儿说)B.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中3个妈妈身上分别是什么图形?C.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中3个宝宝身上分别是什么图形?(2)按形状进行连线A.引导幼儿把身上形状相同符号的爸爸、妈妈、宝宝一家三口人用线连起来。

B.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身上都有××图形)C.请小朋友给三角形、星形一家人连线。

4.学习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请小朋友把相同符号的一家人贴在一起。

5.游戏找朋友播放音乐《找朋友》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身上贴的图形卡片找到相同符号的小朋友。

数学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师:孩子们,今天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你们能够猜出它们是谁吗?孩子们自由猜(小猫、小狗、小猪……)师评:有可能也有可能说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愿一切皆有可能师:它们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生:小狗小猫小狗小猫……师:猜猜看,接下来会是谁呢?生:小狗小猫师:孩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有规律出示:规律师评: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真棒!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规律。

孩子们,让我们用心地读一下课题,好吗?——找规律二、自主探究,认识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看,同学位正在举行联欢会呢,他们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数学教学设计5课题正比例函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理解正比例函数,能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2.教会学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三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提出问题】《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

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21000千米,耗费了他150天时间。

(1)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2)阿甘的行程y(km)与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阿甘一个月(30天)的行程是多少千米?【生】列算式回答【师】点评总结2.写出下列变量间的函数表达式(1)正方形的周长l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抽象问题让学生思考】(2)大米每千克四元,则售价y元与数量x(kg)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3)下列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合作)【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规律】(1) y=200x(2) l=2∏r (3) m=7.8V 【生回答,师点评】【引入新课】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 (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板书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 【例题讲解】例1 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y=0.5x y=x y=3x 解:【略】【掌握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3.练习(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 x=3 时 y=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