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农业产值统计报表(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辽宁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8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A301-1表) (4)2.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A301-2表) (7)3.乡镇粮食作物生产情况(LA302表) (8)4.经济作物生产情况(A303表) (10)5.设施农业生产情况(A304表) (12)6.水果及食用坚果生产情况(A306表) (14)7.非主要畜禽生产情况(A308表) (16)(二)综合定报表式1.乡镇夏粮作物生产情况(LA402-1表) (18)2.乡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LA402-2表) (18)3.乡镇粮食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LA402-3) (19)4.乡镇粮食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LA402-4表) (1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A403-1表) (20)6.经济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A403-2) (20)7.经济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A403-3表) (21)8.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A404表) (22)9.农作物成灾情况(LA401表) (23)10.蔬菜、瓜果生产情况(A412表) (24)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报表制度一、说明 (26)二、报表目录 (27)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 (28)2.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度计算表(M304) (30)(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401表) (3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季度计算表(M404表) (34)3.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情况(DTZL 1表) (35)四、附录1.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37)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42)3.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45)农林牧渔中间消耗统计调查制度一、说明 (46)二、报表目录 (46)三、调查表式1.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47)2.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计算表(M302表附表) (48)四、附录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指标解释 (49)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反映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是辽宁省统计局对各市统计局和有关业务部门报送统计调查资料的要求。

统计调查内容包含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需要的主要农业统计指标。

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可以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但应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重复。

(三)本报表制度的调查统计范围,包括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各市所属的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单位。

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四)种植业的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国家实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调查。

但为了满足省本级及地方政府、农业核算等工作需要,仍然采取全面调查。

农业生产条件、园林作物、设施农业等生产统计报表为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调查方法由各市统计局自行确定。

(五)本报表制度中的计量单位只用于省、市级汇总,市级以下视具体情况而定。

除在制度中特殊注明外,其他指标一律取整数。

(六)本报表制度中各项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应严格按照各表的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执行。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中未列入的,以农林牧渔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为准。

(七)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级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各级统计局和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可在本报表制度中增加个别指标和在统计目录中补充个别品种,但报省统计局时不得打乱指标的排列顺序和改变统一编码。

(八)本报表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二、报表目录(一)综合年报表式(二)综合定报表式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表号:A301-1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18)116号说明:1.表上类别按合计、乡(镇)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三个类型分别填列。

2.本表由各市统计局报送;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3.报送时间为次年1月20日前。

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填报说明乡镇个数指农村中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

不包括城关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工矿区。

村委会个数指农村中经上级政府批准,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个数。

含城关镇中的村。

乡村户数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

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不包括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

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乡村劳动力资源数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以上(16周岁)能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劳动年龄内指男性16-59周岁(含),女性16-54周岁(含)。

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

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从业人员年龄为16岁以上。

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农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直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活动的从业人员。

种植业从业人员是指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的从业人员。

包括从事各种粮食作物(包括大豆)、棉、油、麻、糖、烟、蔬菜、瓜类、饲料、绿肥等各种农作物,以及桑果等生产的从业人员等。

工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服务、管理的从业人员。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下列两个方面:(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

(2)对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的加工和对工业品的修理。

对农产品的加工,如碾米、磨粉、酿酒、榨油、轧花、缫丝、屠宰、药材加工等;对工业品的加工,如炼铁、炼钢、轧钢、炼焦、制碱、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等;对工业品的修理,如修理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但不包括对生活用品的修理。

工业包括手工业。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从事工业性生产活动。

手工业生产主要是脱离农业形成为独立的个体手工业,或者进一步发展为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

包括各种制作、刺绣、编织、雕刻、加工等工业。

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空闲时间兼营的家庭手工业则应计算在农业从业人员种。

建筑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经常从事房屋或建筑物的新建、维修以及安装设备工程的从业人员。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经常从事货物与旅客运送及货物装卸、搬运的从业人员。

邮政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领取邮政部门的补贴、从事邮政业务的从业人员。

包括邮件的收寄和传递,报刊、汇总等邮政业务。

仓储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仓储系统物资的集中、整理、保管、分发生产第一线劳动和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和其他电信服务、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的从业人员。

计算机服务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和其他计算机服务的从业人员。

软件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为互联网和数据库提供软件设计与技术规范;为软件所支持的系统及环境提供咨询、协调和指导;为硬件嵌入式软件及系统提供咨询、设计、鉴定工作的人员。

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从事商品批发贸易和零售贸易(包括经纪商和代理商)的从业人员。

包括从事商品(包括生产资料)收购、销售、储存、调拨和供应的从业人员。

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住宿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

包括:各种旅馆、旅社、客栈;城镇、乡村的家庭旅馆等。

不包括:提供长期住宿场所的活动(如出租房、公寓等)。

餐饮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出售加工烹制的饮食业,并提供就地消费服务的从业人员,他们经常从事烹饪、调制、出售和就地消费服务,包括在饭店、酒店、菜馆、茶馆、小吃铺等生产和管理的从业人员,但不包括在不对外营业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附属食堂劳动的从业人员。

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指本乡(镇、场)内以上各专业从业人员之外的从业人员。

包括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文教、卫生、体育、社会福利、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等业及外出的从业人员。

外出从业人员指在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场)以外且劳动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

自来水受益村包括取水、净水、输配水三部分组成的自来水供给,或由取水和输配水两部分组成的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简易自来水,年末实际受益的村委会个数。

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表号:A301-2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18)116号说明:1.本表由各市统计局报送;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