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旋碳纳米管TEM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B.稳定且有非凡的比表面积的铝硅酸盐沸石(ZEO-1)属于金属材料C.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清华大学打造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的主要材料与光导纤维的相同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异戊烷的结构简式:CH 3 C(CH 3 ) 2 CHB.丁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3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D.氮气的电子式:3.下列有关化学试剂的保存或实验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熔融烧碱和纯碱固体时用铁坩埚D.水玻璃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Fe溶于过量稀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中含有0.4 N A个C—Cl键C.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每生成1 mol SO 2时,转移电子数为11 N AD.常温常压下,9.2 g由NO 2和N 2 O 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6 N A 5.下列实验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制取并收集SO 分离固体NaCl和碘测浓硫酸的pHA.A B.B C.C D.D6.粗盐(含泥沙、CaCl2、MgSO4等)提纯得到的NaCl溶液中仍含有少量K+,需进一步提纯才可得到试剂级氯化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aCl+H2SO4(浓)HCl↑+NaHSO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粗盐提纯实验需要NaOH溶液、BaCl 2溶液、Na 2 CO 3溶液、HCl溶液B.关闭止水夹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液体不滴落,证明a中气密性良好C.实验过程中,c中有固体析出D.d中加入NaOH溶液吸收尾气7.已知A、B、C、D为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转化关系,且D为强电解质(其他相关物质可能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为非金属单质,C转化为D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B.若A为非金属单质,其所含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IVA族C.不论A为单质还是化合物,D都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D.若A是共价化合物,0.1 mol A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可能为N A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溶液中含有A.A B.B C.C D.D9.已知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3.215g·L-1,取7.2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过浓H2SO4,浓H2SO4质量增加10.8g,再把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2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烃的摩尔质量为72B.该烃的分子式为C 5 H 12C.该烃能与溴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该烃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10.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 3、CaSO 3、Ca(OH) 2B.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N 2D.处理含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 + =N 2↑+2H 2 O11.关于如下图进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为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B.选择适当的X和Y溶液可产生有色喷泉C.若烧瓶内产生喷泉,则Y溶液一定呈酸性D.若通入气体为Cl 2,则烧瓶内一定无喷泉产生12.下列有关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沸点:正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代表了3种不同的烷烃C.质量相同,完全燃烧时耗O 2量:CH 4 >C 2 H 6 >C 3 H 8D.若1 mol甲烷全部生成CCl 4,最多消耗2 mol氯气13.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 3 W 214.下列关于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的通式相同的一系列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分子式为C 4 H 9 Cl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分子式为C 6 H 14的烃,主链含4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15.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用的药品:浓氨水、H2O2溶液、NaOH固体、MnO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A 中圆底烧瓶内盛装的固体为MnO 2B .E 中的反应是C .F 中可能会产生白烟,其主要成分是NH 4 NO 3D .一段时间后,G 中溶液可能变蓝16. 为探究Na 2SO 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 、b 、c 、d 四个凹槽中滴入Na 2SO 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还原性:和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Na 2 SO 3 类似Na 2 CO 3 显碱性,所以滴入酚酞变红;(白),Na2 SO3 反应完,红色褪去 Na SO 溶液已变质A.A B.B C.C D.D1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A是元素Y的单质。
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
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和戊都具有漂白性且原理相同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D.A可由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制得18.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分别可能为①②③④饱和的溶液浓硫酸溶液溶液B.①②②③D.③④19.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反应②说明SO 2具有酸性B.反应②中生成物时,则反应物C.反应⑤中消耗的Zn和生成Na 2 S 2 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 220.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A.(a+b)×63g B.(a+b)×186g C.(a+b)mol D.( cV - )mol 2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A~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A、B、F、G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A、B、F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A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请写出C7H16分子中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其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不同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4)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B的氧化物和G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工业上用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G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足量吸收剂与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元素C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2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部分含氮及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上述部分物质间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a和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B.工业上通过a→b→d→e来制备HNO 3C.浓的溶液和浓的溶液反应可以得到D.a和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2)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a.该转化过程①②③反应中_______为氧化还原反应(填编号)。
b.参与该人工固氮转化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氢键c.假设每一步均完全转化,每生成1 mol NH3,同时生成_______mol O2。
(3)由氮和氯组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该液态化合物遇水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3.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O2、21.0%的ZnO、4.5%的ZnS和12.8%的CuS,某同学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
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S。
(2)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步骤②和④的“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洗涤晶体时用乙醇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并缩短干燥所需时间。
(4)实验室中也可用Cu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去未画)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再进一步从所得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
①a仪器名称为_______。
②为避免生成的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硝酸铜,该实验中最好控制所加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③若使用的硝酸是浓硝酸,则铜与混合酸反应生成NO2和NO,若这两种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SO2性质探究。
已知:①“青矾”是指,高温受热可完全分解得红棕色固体和气体混合物;②SO2熔点-75.5℃,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
请回答下列问题:I、制取硫酸,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活塞K1、K2,打开活塞K3,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青矾。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打开活塞K1,再通入一段时间N2,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