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

2023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

一、单选题1.()研究具有明确性可行性风险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A.应用2.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视情况,属于教学评价中的()方面评价。

A.认知3.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

C.欧洲中世纪大学4.()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B.毕业设计(论文)5.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公立主导型的是()。

A.美国6.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C.15%-50%7.牛津剑桥等英国古典大学具有悠久的()传统。

B.博雅教育8.校风校训属于校园文化的()文化。

B.精神9.()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B.智育10.()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B.经济体制11.学生的( )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表现的差异。

A.智力类型差异12.()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A.认知策略13.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主律是 C.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14.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

D.道德意志15.从迁移的方向来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

B.逆向迁移16.经典性条件反射说的创始人是() C.巴甫洛夫17.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 D.12岁18.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B.桑代克19.根据迁移的层次,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

D.纵向迁移20.( )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21.()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B.上课22.()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即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评定。

D.学业成绩考核23.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B.科尔24.布鲁贝克认为,()和政治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哲学基础。

A.认识论25.()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阶段 B.课程国际化26.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D.特殊27.最早系统阐述高等教育理念为“自由教育”的学者是()。

A.纽曼28.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C.欧洲中世纪大学29.()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A.思维定势30.个人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意识察觉来作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

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 D.内省智能31.( )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B.深入访谈法32.()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A.有意注意33.( )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D.观察法34.短时记忆的容量通常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 B.组块35.( )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A.注意稳定性35.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 ) A.陈述性知识36.()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柏林大学37.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院是在()成立的。

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8.提出实用主义教育观的著名学者是()。

B.杜威39.()是考试试题区分出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程度的指标。

D.区分度40.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真诚热情民主的程度,属于教学评价中的()方面评价。

D.情感41.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年创办的()。

B.天津西学学堂42.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主律是 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43.()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A.学生的认知发展44.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 )。

A.负迁移45.( )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B.记忆46.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判为最高心里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47.()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A.思维定势48.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49.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

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A.复杂性50.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一般认为是在西方()时代。

A.古希腊51.晚清设立的()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D.京师大学堂52.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公立主导型的是()。

A.美国53.( )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C.注意转移性54.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 ) C.外部动机55.()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A.正迁移56.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归因 C.自身能力57.()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

B.教学与科研结合58.()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教学59.()是衡量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

A.信度60.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C.维果斯基61.(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B.注意分配性62.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相同要素说63.( )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B.深入访谈法64.( )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

D.文件分析法65.( )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B.总括学习66.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是蔡元培仿效()高等教育系统设立的。

A.法国67.()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D.毕业设计(论文)68.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讲授法69.()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

A.课程建设71.心理学家()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桑代克72.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关键在于() D.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7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哪一年编写的? C.192474.( )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D.形式运算阶段75.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内部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 B.学习材料的趣味性76.()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培养专门人才77.()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

C.动作技能78.所谓(),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案、计划或办法,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具体步骤B.问题解决策略79.( )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B.无意注意80.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D.产生式81.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D.自主择业82.()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B.活动和交往83.提出“威斯康星思想”的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D.范·海斯84.( )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C.调查法85.( )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A.个案研究法86.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87.()的大学教授属于政府高级公务员。

B.德国88.重视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与开展,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层面的文化建设。

D.行为文化8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A.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90.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如何决定去做及什么时候去做”的知识是( ) C.条件性知识91.一名学生早上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被老师看到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这个学生经常早到校打扫卫生。

这种结果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B.操作性条什反射92.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C.上位学习93.()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B.莫里尔法案94.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

D.日本95.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的是()。

C.法国96.()大学首先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

D.德国97.( )是指将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成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过程,程序化之后执行某个动作不再需要提取陈述性知识。

C.程序化98.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而展开。

D.专业99.()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B.实验法100.()是学习某一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A.必修课程101.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归因 B.自身能力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雅典教育中“七艺”的是()。

A.文法B.修辞D.几何学2.评价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涉及()等三个方面。

A.认知C.情感D.技能与习惯3.下列()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范畴。

A.经济学 C.政治学 D.法律学4.下列()学科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范畴。

B.历史学 C.哲学5.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A.层次结构 B.类型结构 C.形式结构6.高等学校校园文化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即()。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行为文化7.中小学生的道德感常表现一些良好的品行中,如()。

相关主题